今日热词:

中国养猪生产的新模式探讨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场动力网
养猪生产模式对养猪影响有多大?编辑此文供大家参考。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引种频繁,疫病泛滥,治疗困难,单靠以前的治疗和控制策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新的养猪模式的出现以适应新的养猪发展和改变传统养猪模式的不足。

1 我国养猪数量增长很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近30年来,中国的养猪数量增长很快。2005年出栏肉猪6.52亿头,占世界出栏猪总量的49.8%,猪肉产量5009万吨,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8.86%,猪肉人均占有量为38.31 kg,高出世界人均水平一倍以上。与1978年相比,年出栏猪数增加了4.92亿头,是1978年的4.1倍,猪肉产量增加了4152.7万吨,是1978年的5.85倍。但是,与国外养猪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1.1 存栏猪数量虽多,但每头猪的产肉量较少
反映一个国家的养猪生产水平并不是养猪数量的多少,而是出栏率和每头存栏猪的猪肉产量。据FAO生产年鉴(2003)显示,2003年中国生猪出栏率为124.68%,比八、九十年代提高很多,但与同期的美国(169.78%)、加拿大(152.29%)、法国(175.91%)、日本(168.44%)等国相比,相差30~40个百分点,甚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130.44%)。每头存栏猪的产肉量,2003年中国只有98.06 kg,与同期美国(146.3 kg)、加拿大(150.81 kg)、法国(174.66 kg)、日本(129.36 kg)相比,相差30~60 kg。说明中国存栏猪养得很多,但每头猪的产肉量不多,大量的存栏猪因维持需要消耗了很多饲料资源。
1.2 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
近十多年来,我国经过几次猪粮比价的上下浮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淘汰了许多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养猪农户,出现了一批年出栏肉猪50头至上万头的饲养专业户和大型养猪场,但这些养猪专业户多数是各自为政,没有组织起行业协会或没有参加当地的行业协会,在信息、技术、资源、资金上缺乏保障体系,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有疾病暴发或有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往往蒙受损失甚至被迫关闭。
目前,国家还无法对母猪养殖总量进行宏观调控。猪粮比价大起大落,不但对农民养猪不利,而且使养猪相关产业如饲料、兽药、肉品加工等行业都产生了风险。因此,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3 产业化程度不够高
在我国,进行饲料(添加剂)→种猪场→肉猪场→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大集团公司尚未形成。我国现有大的养猪公司、饲料公司或肉联厂,多数都施行单一的生产模式:饲料(添加剂)集团不办养猪场,种猪场不养或少养肉猪,不办肉联厂,肉联加工厂不办养猪场。这种单一的生产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同样也很弱:在猪价高时,许多屠宰企业出现亏损。在肉猪多时,他们又对养猪户压价,起不到保护养殖户利益的作用。有的屠宰企业自己没有销售渠道,又受到经销商的牵制。
1.4 活猪全国性大流动,无法对猪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2006年5月开始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及江苏等地发生了“无名高热病”,有的地方13周龄到25周龄仔猪发病率达10%~80%,死亡率20%~50% ,致使有的猪场面临倒闭的威险。该疫情在南方诸省大面积地流行,是与活猪的流动性大,病原传播快分不开的。
1.5 养猪生产的风险预警系统不健全、不规范
养猪生产与农民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应该建立养猪生产风险的预警系统。目前,虽有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多个与养猪有关的网站,但所列的指标与数据很多不突出,对养猪农民有用的数据不多或不够明显,农民无法从网站上或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获得关键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生产。许多养猪农民不知道我国目前养了多少母猪,本省养了多少母猪,母猪占存栏猪的比例是多少。


2 中国养猪生产发展的新模式探讨
2.1 控制母猪总数,推动实行“母猪饲养配额制”
母猪数占存栏猪数的比例过高是造成猪价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母猪数占存栏猪数的比例一直在9.4%以上(正常为8%左右,如低于8%,猪价有可能上升),这是造成猪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国家应从宏观上来控制母猪总数,对各省、县、区采用“指定配额,超额罚款”的方式(像欧盟对荷兰发展奶牛的控制一样),实行“养殖许可证”与“上岗资格证书”的制度。目前,要实行这个制度尚有许多困难,因为我国还没有“母猪养殖许可证”制度,农民养什么母猪,养多少,没有任何限制。《畜牧法》第39条规定,只要“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就可养猪。因此,要采用“指定配额,超额罚款”的方式,必需先有一定的配套措施。如鼓励各地养猪农民自愿组织起来,成立“养猪合作社”或“行业协会”,淘汰小的养猪农户。然后由政府给以“配额”,在政策上给以优惠,最后逐步实行“母猪饲养配额制”。这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2 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和“养猪合作社”拉长产业链,或实行强强联合
目前,我国真正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养猪生产联合企业极少。国家应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或实行强强联合,或与各种形式的“养猪合作社”或“行业协会”联合,向更大更紧密的方向发展,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条件的“养猪协会”在联合多家养殖专业户的基础上,也可自己办一个中等规模的肉品加工厂(委托大的肉联厂代屠宰),年加工能力在1~3万头(日加工40~80头)肉猪,生产冷却肉、小包装分割肉或加工熟制品。
2.3 建立新型的生猪养殖点和养殖区,实行全封闭饲养,防止猪病毒性传染病的蔓延
控制活猪(包括病猪与健康猪)的流动是所有传染病防制策略中的首要措施。改革活猪的流通体制,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提倡“集中屠宰,就近屠宰”,减少或禁止活猪(除种猪外)流通。减少屠宰点,把全国的屠宰场从现有的3万多个再进一步减少。大力发展年屠宰50万~100万头的中型屠宰场和年屠宰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屠宰场。这是控制全国猪的主要传染病的最好方法,但实行起来有很多困难。在目前无法改革我国活猪流通体制的情况下,建立新型的生猪养殖点和养殖区,实行全封闭饲养,是防止猪病毒性传染病蔓延的另一有效方法。
“新型生猪养殖点”不同于近年提倡的“养殖小区”。旧的“养殖小区”的做法是把多家养猪专业户的猪圈集中在一个小区,虽然人畜分离了,但仍然各人养各人的猪。这种方法与20世纪60年代“大办集体猪场”的模式相似,那时由于各家的猪群混在一起或无法控制各家活猪的进出流动,结果暴发了气喘病,一家生病祸及全区。2006年发生的“无名高热病”也多发生在小型的、开放型的农村养殖场,而且是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混合,这和40年前“气喘病”的暴发颇有相似之处。
“新型生猪养殖点”的做法是养殖点仍然离开农村居民点,但它是一个独立的封闭小院,一家饲养50头左右的母猪,2头公猪,自繁自养,年出栏1000头左右肉猪,全封闭饲养,活猪只出不进。在相隔1~2公里处或更远,再搞一个“生猪养殖点”,这样可防止相互交叉感染。如此多点分散,形成一个养殖区或专业村。若再加上沼气生产或肥料加工厂,则可实行生态循环。这种养殖点在我国已有成功的例子。如山东省莱芜市某优质肉猪繁殖场,占地15亩,投资100万,养母猪60头,年出栏肉猪1200头,年利润10万~15万元。重庆市某养殖公司位于一个山沟里,养母猪300头,自繁自养,年出栏肉猪6000头,并成立了养猪协会,带动周边农民养猪。这些猪场由于坚持自繁自养,都未受到“无名高热病”的影响。当然,养殖点的规模大小,应根据当地情况来决定。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一个养殖点的规模可小一些,如母猪养5~10头,年出栏肉猪100~200头。但必须做到养殖点是一个独立小院,不要与其他农户合在一起。如果只养肉猪则要坚持从一家健康的繁殖场进猪,不能从多家繁殖场进猪。
养殖点的另一种模式也是可行的,即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公司划出一块土地,由各养殖户出资建造统一的猪舍,由公司统一提供仔猪和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其关键点是公司统一供种,不从其他地方引种,农民实际是该公司的承包工人。广东的温氏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都有成功的经验。
2.4 建立养猪生产的风险预警系统
改进现有的农业和畜牧信息系统,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中设置专门的“养猪生产预警系统”。栏目要突出下列内容:①全国和各省的存栏母猪数;②母猪数占存栏猪数的比例;③活猪价;④玉米价;⑤猪粮比价。这些数字要按月公布,既有全国的数字,又有各省的数字(不是图表曲线)。通过这些数字,养猪协会可以预测今后的养猪价格走势,指导农民确定合理的母猪养殖数量。在实行“母猪饲养配额”之前,可以防止我国猪价的大起大落,使变动曲线趋于平缓。
2.5 提倡高效养猪生产和节粮型养猪生产两种模式同时并存
养猪需要粮食,在目前采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外国品种猪杂交生产肉猪,全部用“玉米+豆粕+添加剂”的饲养模式下,平均一头肉猪(包括公猪、母猪、仔猪料)约需要350 kg的粮食才能达到90 kg左右的出栏体重。如果我国全部采用这种饲养模式,2030年出栏6.89亿头肉猪,需饲料用粮2.41亿吨,占当年粮食总产量7.1亿吨的34%,如此高的耗粮量是我国无法承受的。因此,采用节粮型生态养猪饲养模式是我国养猪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发展趋势。
所谓“节粮型生态养猪”,是指在人少地多或偏远的半山区,采用青料、米糠、粮食加工副产品、城市泔水等多种饲料资源来养猪,减少粮食在饲料中的比例,平均用150 kg粮食养一头出栏肉猪(包括母猪、公猪、仔猪料)。这样可使用于养猪的粮食减少42.9%,如果在年出栏6.89亿头的肉猪中有50%的肉猪采用这一饲养模式,则可大大降低养猪业的耗粮量。该模式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和半山区都已有成功的先例(如江西赣州地区,云南省楚雄州等) ,应因地制宜地推广。
2.6 大力提倡发展节约型养猪 欢迎您。
2.6.1 科学利用城市泔水养猪,规模化科学处理是利用城市泔水这一资源的关键。由大的集团公司或政府资助的企业组织专门的城市泔水收集系统,及时运至远郊的加工厂统一处理,是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有的城市(如上海闵行区)已经在试验。
2.6.2 种植杂交狼尾草喂空怀母猪和妊娠前期母猪,在两餐中间投喂青草,任其采食。试验组母猪产仔高于对照组母猪0.6~1.5头。
2.6.3 饲养哺乳母猪的猪舍温度可适当降低,而保育箱内温度保持在30℃~32℃左右。在产房,可采用天花板加可调节的屋顶通风,保育箱采用红外线或电热垫板。可使空气流通,湿度降低,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大大减少。
2.6.4 在冬季,猪舍内排出的污气是热空气,通过一种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用这些热空气去预热进入猪舍的冷空气,节约能源。
2.6.5 采用新型节能型热风炉,把烟道与热空气道分开,这样送入猪舍的空气很清洁和干燥,室内的湿度也可降低。
2.6.6 改革猪舍排污处理技术方案,采用人工清粪,在猪舍内先把粪和尿分开,用手推车把粪集中,猪舍地面改用室内浅沟排污,减少冲洗地面用水。
2.6.7 采用“微缝地板”(缝隙宽度在5 mm),节约用水。可大大降低地板的漏粪率。
2.6.8 利用污水进行沼气发电或供热。深圳农牧总公司10万头养猪场的一个1700m3的卧式沼气发酵池,总投资97.4万元,年发电48万kwh,已运行四年,基本收回投资。
2.6.9 利用山坡林地,发展“自流式人工湿地”,它是由人工建造和监控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猪场污水进行沼气发酵后,经过水生植物塘,然后再流入“自流式人工湿地”,最后可达标排放。这种方法可使污水处理日常维持费用大大降低。
总结:中国的养猪业正在发生格局性的变化,以前单一的养猪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合当前的发展需要,市场呼唤适应当前发展的新的养猪模式。提示您,不论是“公司+农户”,“节粮型生态养猪”,还是建立“养殖小区”,都需要我们养猪人在思考摸索中把握行业的脉搏。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养猪模式 探讨 中国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