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我国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对策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e网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 养猪大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养猪生产已逐步发生了三个转变: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规模化 养猪,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国际间贸易往来渐多,引种也愈来愈频繁。而我国 猪病综合防治体系不完善、认识不统一,尤其是疫苗研制相对滞后,导致各类疫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日渐增多且日趋复杂。在封闭的环境中,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由空气传播的病原在猪群中及猪群之间传播。造成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低下、死亡率升高、治疗费用增加等严重经济损失。它通常以鼻炎、肺炎多见,以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为共同症状,易感猪群不分品种、性别、年龄。
第十六届、十七届世界 猪病大会有许多关于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专题,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已成为影响全球 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头号疾病。类似这种由多种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将是今后 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猪的呼吸道疾病被认为是困扰 猪场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从病理学上,按其发病部位,可分为3种主要类型:鼻炎、肺炎、胸膜炎。不同病原侵袭不同生理部位,造成靶器官损伤或全身各系统病征。在生产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MH),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猪链球菌病(SS),进行性萎缩性鼻炎(AR),猪肺疫等;(2)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PRRS),猪伪狂犬(PR),猪流感(SI),猪瘟(HC)等;(3)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4)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3.致病因素
猪呼吸道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传染性、环境、管理以及遗传因素等。
3.1传染性
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购猪、人员和物品等在 猪场间的流动,也可通过空气在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PRRS的病毒可通过精液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PRCV)等经空气传播,其传染性可达数公里。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3.2环境及发病的季节性
周边地区有屠宰厂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 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0 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2%等,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有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Bille等(1975)发现冬季 仔猪肺炎发病率远远高于夏季。丹麦屠宰场的资料证明,气候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影响,胸膜炎在夏季发生率最高,冬季最低,萎缩性鼻炎在秋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最低。但总体来说,在秋末、冬季、初春时,猪舍空气干燥,粉尘大,换气与保温的矛盾处理不当,常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3.3管理
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外引 种猪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AIAO)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消化道疾病可降低机体对肺炎的抵抗力,据屠宰发现,曾患有肠炎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Aalund等,1976)。
近年来, 养猪业发展迅猛,猪种流动频繁,加上有些 猪场饲养管理不当,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增多,如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等,在同一病猪体内可分离到多种细菌和病毒,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常使其临床症状更复杂,这就给临床诊断和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经研究证明多种病原间相互作用,往往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病原为钥匙病原,率先通过降低宿主局部或全身的防御机制而使其它病原相继侵袭感染。如猪肺炎支原体(MH)、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蓝耳病,PRRS)、猪的二型圆环病毒(PCVⅡ)被认为是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钥匙病。研究表明,MH的致病性在于其破坏呼吸道支气管纤毛,引起纤毛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和死亡,甚至还会进一步破坏呼吸道粘膜层,使纤毛发生萎缩或脱落,正常功能受损;另外,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免疫抑制现象,有证据表明支原体感染后,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肺泡巨噬细胞对病原的吞噬和清除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免疫力减弱,从而使其它病原继发感染;PRRSV主要损害和破坏肺部巨噬细胞和单核淋巴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PCVⅡ是PRDC潜在的原发病原,也可能引起PMWS,主要是破坏淋巴组织,降低机体免疫力。因此,在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时,首先要对钥匙病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猪肺炎支原体和蓝耳病的控制,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才有可能相应减少。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猪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学,免疫水平,营养状况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4遗传
多数研究表明,呼吸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影响。有临床观察表明,纯种汉普夏猪(Hampshires)比约克夏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低(Lundeheim和Tafvelin,1986)。约克夏猪比长白(Landrace)猪对萎鼻(AR)的易感性高(Lundeheim,1979;Smith,1983;Straw等,1983)。
有资料表明:去势公猪对肺炎和胸膜炎的发病率比母猪高10%,可能是去势造成的应激及其引起的激素变化导致了这种差异。
4.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确诊呼吸系统疾病应依据病史,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和尸体剖检包括屠宰时检查等做综合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
5.综合防制
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控制,应在整个猪群中消除病原或降低猪群的感染压力,同时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在明确病原,并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能进行准确诊断的情况下,净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许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订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5.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及猪群的保健等。
5.1.1健康猪群的建立
主要措施有:(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2)无论是从国外直接引种,还是从国内引种或引进精液,都应确保从非疫区、健康 猪场引进,对某些特定病原最好提前进行血检,经隔离检疫合格方可进场;(3)从猪群中消除病原:包括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血清阳性猪,早期断奶,不同年龄猪群严格隔离等。采用早期隔离断奶(SEW)和加药早期隔离断奶(MEM)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 仔猪从母猪身上感染病原菌的机会,但目前我国大部分 猪场都很难做到。
5.1.2 环境控制
对于设计规模较大,饲养数量较多的 猪场,应考虑建立多个生产线或分场,并确保生产线或分场间的距离在500米以外;
种猪场选址要远离养殖场,屠宰加工厂,排污方便,避风向阳,最好有自然隔离带; 猪场布局合理,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从上风向到下风向,各生产车间依次为配种舍��>妊娠舍��>产仔舍��>育成舍��>育肥舍��>出猪台;避免各猪群间交叉感染。
猪场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参观,减少人流物流;
定期灭鼠灭蚊蝇,定期驱虫,杜绝在场内饲养其它任何动物及猫等动物进入场区;
控制好猪舍小环境气候,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可以采用喷雾降温,水帘降温等;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可以采用暖风炉供暖,暖气管道供暖等;处理好通风换气与温湿度的矛盾;适度控制饲养密度,减少交叉哺乳;做好卫生清扫,保持猪舍整洁干净等;
常年定期进行血清检测。
5.1.3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
根据 猪场生产要求,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将卫生消毒工作实实在在的落实到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为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应经常更换消毒药的种类,同时应考虑不同病原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5.1.4 兽医管理和服务
现代 养猪生产对管理型保健型兽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保证最低限度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净化传染病;(3)开展与普及预防兽医学知识;(4)做好环境控制与保护,妥善处理好病死猪 。
5.1.5 实验室监测
为了更好的把握猪群健康状况,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监测,使免疫程序更加科学合理,更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2 猪场内采取封闭式管理
饲养人员应极大限度地减少流动。减少出入场频率,禁止串舍串栋。
5.3 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疫情, 结合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病原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种制度,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确保免疫剂量和有效浓度,一猪一针,安全接种。
5.4 科学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加强和改善猪群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产生,提高猪群对疫病的抗病力。
5.4.1采用“全进全出”(AIAO)的饲养方式,从 仔猪、保育、育成、育肥到出栏均严格采用AIAO,在每批猪转出或出栏后必须对猪舍按消毒程序严格消毒。研究表明,应用AIAO饲养技术,可以切断多种疾病在猪群间的传播和降低生产成本。
5.4.2 满足营养需要,均衡营养水平。配制满足适合各阶段猪群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均衡的营养水平,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很重要。同时注意饲料的保存条件,避免饲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霉菌毒素会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下降。所以,饲料厂应严格监督饲料原料质量, 猪场工人每天都应检查饲槽中残留的饲料并及时剔除。
5.4.3 临产母猪上栏时,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百菌消,进行严格冲洗消毒,严防由母猪体表携带病菌进入分娩舍。
5.4.4 尽量减少单元间哺乳 仔猪的并窝和寄养,如果需要并窝和寄养,一定要在24小时内进行,防止交叉感染。
5.4.5 预防 仔猪发生腹泻,造成肠炎等胃肠疾病,降低机体抵抗力,加大某些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机会。
5.4.6在 仔猪去势和断奶前后3天,避免注射各种疫苗;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打苗时要轻抓轻放等避免一切可避免的应激因素。
5.4.7 有人建议,分娩舍和 仔猪舍、育成舍的猪栏间尽量采用封闭不透风的隔栏,以限制 仔猪之间直接接触,防止飞沫传播。但可能会造成猪栏小环境内通风不良,为此存有争议。各 猪场可根据本 猪场实际情况而定。
5.4.8 做好断奶猪与育成猪的饲料过度,以减少饲料应激。一般需要7天时间,乳猪料和 仔猪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逐步过度,对于弱小 仔猪可适当延长乳猪料的饲喂时间。
5.5 预防性用药,防患于未然(以下各阶段猪群的预防用药仅供参考)
5.5.1 母猪围产期: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按每吨饲料中添加80%的支原净125克,15%金霉素2.5公斤,阿莫西林150克,连续饲喂2周。
5.5.2 仔猪料:饲喂方法同5.6.1。对于每批 仔猪转群后一周后开始使用。
5.5.3 对新生 仔猪,可实施得米先(辉瑞公司)“三针”保健计划,即在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得米先0 . 5毫升,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5.5.4 有资料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畜禽机体抵抗力,防治猪霉形体感染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5.5.5预防接种:预防接种仍然是目前预防、治疗 猪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猪的呼吸道疾病当然也不例外,比如预防治疗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其双相(水包油包水)油乳剂灭活苗,效果不错。
5. 6 发病猪群的治疗对策
5.6.1有些呼吸道疾病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 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来控制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
5.6.2 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精心护理,防止病原扩散。对于治疗无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僵猪,及时淘汰。
5.6.3 药物群控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母猪围产期饲料、 仔猪料、育成猪料中定期添加敏感药物。对某些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可采用脉冲式给药。常用的药物有支原净、加康、氟甲砜霉素、泰妙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根据病情选用单一或联合用药。注意:对于即将屠宰上市的猪只,考虑好药物的休药期。
5.6.4 对于由肺丝虫、蛔虫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可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粉剂,连喂1周,连续2周饲喂,间隔7�10天。或使用通灭(辉瑞公司)、阿福汀等。
6 小结
实践证明:科学饲养管理是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的关键,在 猪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订猪群保健计划和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是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的基础。做好基础,抓住关键,就能够有效的控制猪的呼吸道疾病,提高生产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B.E.斯特劳, 等主编. 猪病学[M]. 第八版.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947-968.
[2]. 陈健雄. 养猪[J],2003,(2):39-41.
[3]. 张国强, 等. 养猪[J], 2003,(2):42-44.
[4]. 林绍荣, 等. 养猪[J], 2002,(3):38.
[5]. 刘惠芳, 等. 饲料博览[J], 2002,(5):43-44.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