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的经过 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称为病程。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通常可将病程分为四个阶段,但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 1.潜伏期(又称隐蔽期) 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时为止。由于病因的特点和机体本身状况的不同,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传染病,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同,这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猪的免疫力。最短的数小时(如猪流感),长的可达数月至一年以上(如狂犬病),但多数都在数日内。即使是同一种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也不一样。如猪瘟的潜伏期最长为21天,最短的仅2-4天,平均为5-8天。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潜伏期较短,变动范围也小;慢性传染病潜伏期较长,变动范围也较大。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如果数量多或毒力强时,潜伏期就短;反之则较长。此外,有些疾病,其潜伏期的长短还与病原体的侵入部位有关,如狂犬病,咬伤部位距中枢神经越近,潜伏期越短;反之则长。在潜伏期中,机体动员各种防御机能与致病因素进行斗争。如果防御机能克服致病因素的损害,则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疾病就停止进行;反之,则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比较恒定,这有助于推算各种传染病的受感染期,也可根据潜伏期确定隔离、封锁时间。 2.前驱期(又称先兆期) 从临床症状出现起到特征性症状开始出现这段时间。 一般说来,此期病猪仅表现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加,被毛粗乱,不愿走动等一般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此期多数持续1~2天,这是传染病先兆阶段,预示着传染病开始发生。如果此期能做出初步诊断,并采取适宜的防制措施,将极大地减少经济损失。在临床上,根据这些症状很难对疾病进行确诊。 3.明显期 是前驱期之后,逐步明显地表现特征性症状和病变的时期。疾病的主要症状或典型症状完全显现的阶段,又称临床经过期:,在这—阶段,不同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不同,具有特异性,因此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阶段中,致病因素所造成的损伤表现得相当明显,因此,详细研究这一阶段中机体内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对于理解疾病本质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期是传染病发展的高峰阶段,比较容易做出诊断。本期持续时间因病而异,一般持续数日。 4.转归期(又称终结期) 经过明显期后,疾病进入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有些疾病结束得很快,疾病的症状几乎在数小时至24 h内迅速消除,称为骤退;有些疾病结束得很慢,其症状的强度逐渐减弱或消失,称为渐退或缓退。传染病在此期有两个转归方向,一个是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强大或猪的抵抗力较弱,最终导致死亡;另一个是猪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各种组织损伤和机能障碍得到修复和调整,症状逐渐消失而渐渐康复。实际工作中,此期要注意病猪是否彻底治愈,并防止继发其他猪病(如猪瘟继发巴氏杆菌感染)或复发(如仔猪副伤寒)或转为慢性(如猪丹毒)。在疾病的经过中,有时因抵抗力下降使症状和机能障碍加剧,称为疾病的恶化。若疾病的症状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减弱或消失,称为减轻。此外,在某些疾病的经过中,有时还可以发生并发症,如幼畜副伤寒时可并发肺炎。 二、疾病的转归及结局 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的发展走向和结局。转归的好坏取决于致病原因、发生条件、机体状况和是否得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根据机体的状况、病因的性质和是否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将疾病的转归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和死亡3种形式。 1.完全痊愈 当致病因素的作用停止或消失后,机体的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恢复正常;疾病的症状全部消除,病理性调节被生理性调节所取代,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及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得以重新建立;动物的生产能力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完全痊愈并不等于患畜又回到病前状态,这时,由于机体机能已经重新改建,所以在抵抗有害因素的能力和机体的反应性方面均有所改变。如患某种传染病后,一般可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对该病的不易感性,即产生了免疫。 2.不完全痊愈 疾病的主要症状虽然消失,但疾病时受损的机能和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未完全恢复,还遗留有某些损伤的残迹或持久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常可借助于其他器官机能活动的增强而得以代偿。如心内膜炎痊愈后所遗留瓣膜孔狭窄或闭锁不全,乳腺炎后引起的乳腺结缔组织增生,从而使泌乳机能降低等均属于不完全痊愈。这种在疾病之后所遗留的比较稳定的或发展极不明显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的变化,称为病理状态。 3.死亡 生命活动的终止,完整机体的解体,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生命活动永久性停止。死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致病因素的损伤作用过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耗尽,不能适应其生存条件的要求,引起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停止,最终走向死亡。 死亡可能发生在瞬间,也可能逐渐发生。凡是没有任何症状或先兆突然发生的死亡,称为急死或骤死,这种死亡通常见于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等遭到严重损伤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死亡是逐渐发生的,称为渐死。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l)濒死期:在此期间,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发生严重的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的部分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消失,反射迟钝,心跳微弱,血压降低,呼吸时断时续或出现周期性呼吸、括约肌松弛、大小便失禁等。此期持续时间因病而异,一般可由l ~ 2 min到数小时或2~3天。临床工作中特别要注意濒死期的症状,不应零把濒死期的症状作为诊断依据。 (2)临床死亡期:此期的主要标志是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但各组织仍然进行着微弱的代谢。此期一般持续5~6 min(即血流停止后,脑组织所能耐受的缺氧时间),超过此时间大脑将发生不可逆性的变化。 临床死亡期是一种相对死亡,在这一时期由于重要器官的代谢尚未停止,若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机体有复活的可能,称死亡的可逆时期。 (3)生物学死亡期:死亡的最后阶段,此时从大脑皮质开始到整个神经系统及其他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性变化,即细胞死亡。此时,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并逐渐出现尸僵、尸冷、尸斑、尸腐和血液凝固等五大尸症。(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