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养猪业的差距在“第一步”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山东畜牧网

生猪养殖作为猪肉生产链条中,基础投入最大、生产周期最长、风险变数最多,行业话语权最弱、最为基础的环节,正经历着由散养到规模化的阵痛。在装备、饲料、兽药、屠宰、加工等相关环节,其产业完成技术和资本结合,实现产业提升之后,生猪养殖环节依然在阵痛中摸不清方向。“养猪的不如收猪的,收猪的不如杀猪的,杀猪的不如卖猪肉的”,有人曾计算各环节每头猪每天所获利润比为:1:10:40:120。在这畸形的利润分配下,妄想跨越或者弱化、回避生猪养殖环节层面,直接对接与高工业化的下游产业层面,是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所不容许的。这种产业转型背后的疼痛,必须以生猪养殖环节的效益提升为根本。

生猪养殖在历次大小事件、市场波动中,荡涤出的差距在哪?

“品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育种的实质是什么?决定哪一个个体去配种(选择)、它们之间如何配种(交配系统)、 性能测定、遗传评估、优秀种选配、后代生产。可以说我国养猪业和发达国家养猪业最大的差距就在这第一步!”一供职于某国外育种公司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姚民仆强调,未来五年中国养猪业仍需将提高养殖效益摆在第一位。他认为如果在制造业上中国和外国是80分和100分的差距的话,在养猪业上,中外差距是40分比100分。目前中国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上市猪约为13头,而养猪水平最先进的广东可以达到15头,养猪发达国家则普遍在20头以上。假如全国都能达到广东的水准,一年就可以减少能繁母猪670万头,相当于河北、河南两省的存栏总和,节省饲料670万吨,相当于宁夏饲料的总产量,可以节省玉米400万吨,相当于667万亩的种植面积。

山东农业大学曾勇庆教授详细的算过一笔帐:以自繁自养万头猪场为例:优秀的猪场需饲养约500头母猪,较差的猪场则需饲养约700头母猪,同样的出栏数却需多饲养约200头母猪。每头母猪每年的饲养维持费约需3500元,则200头需70万元。每头母猪50kg体重时购入费约需1500元,则200头需30万元。每头母猪50kg—100kg体重的饲养费约需500元,则200头需10万元。30万+10万=40万元,分4年均摊,每年约需10万元。

则较差的万头猪场比优秀的万头猪场多饲养的200头母猪,每年多支出的饲养成本约为80万元。如果再加上圈舍等多投入的部分,则每年要多支出至少100万元以上(平均每头0.5万元)。

养猪业低效率、高能耗已是现实。饲料资源紧缺、土地受限、人力成本上涨,特别是还有占全国饲养总量一半以上的散户群体,生猪养殖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除去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效率之外,其根本还是提高猪群生产力,重视品种选育。本文来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王立贤教授曾笑言,在各地讲课的情形,让其时感尴尬。育种有什么好讲的,疾病讲座似乎更受大家欢迎。“中国的企业什么时候真正在育种了,中国畜禽育种也就有希望了!大学、科研院所没有能力把中国育种水平提高,因为育种的基础在企业,高校等科研院所只适合做些基础研究。”

基础性育种工作和遗传评估体系的缺失是导致我国种猪质量一直没有大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这与世界养猪第一大国的地位严重失衡。对于种猪企业来说,既是大责任,又是大契机。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应用现代育种技术进行种猪的遗传改育,加快育种进展,提高选择效率;同时,又要引导好的选种理念,普及猪种知识。养猪户要不断加深品种的认识程度,选购种猪不仅需要好的体质外貌,还要注重性能的选择,如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繁殖能力、肉质等。唯有如此,养猪业才有大的提升。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养猪业 经营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