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场建设如何满足“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要求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01日 来源:学养猪
现代化养猪要求采用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来组织日常生产,即在同一时间将同处于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猪群全部移进或移出某一栏舍。也就是说要根据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采用工业流水生产线的方式,将处于同一生理阶段的猪放在同一个类型的猪舍或猪栏内,并给予符合该生长阶段的营养和管理方法。

“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不但可以有效、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技术和养猪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猪舍利用率,在减少疾病相互传播、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以及设备的保养维修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猪场为了实现“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在建场的时候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场实际的饲养工艺流程,常见的工艺流程有下面几种。

(一)三段饲养工艺流程

根据该饲养工艺流程,猪场需要三种猪舍,即母猪舍、分娩舍(产房)、育肥猪舍。后备母猪、公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等均可以在母猪舍内饲养,规模大、条件好、公猪数量多的猪场,可以建设公猪舍把公猪单独分出来饲养,但并不影响三阶段饲养工艺要求。

母猪产子以及哺乳仔猪,一直到仔猪断奶,然后将母猪赶回母猪舍这段时间,母猪和新出生的仔猪均在分娩舍(产房)内饲养。有的猪场采取仔猪断奶时,先将母猪赶回母猪舍,仔猪继续在产床上饲养7天的方式。仔猪断奶以后直至育肥出栏这段时间,均在育肥猪舍饲养。

三段饲养二次转群,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简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等。

(二)四段饲养工艺流程

在三段饲养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将仔猪保育阶段独立出来,在保育舍内饲养一段时间后再转出,进入育肥猪舍育肥后出售。猪场需要建设保育猪舍,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猪舍,而不是像三段饲养工艺流程那样直接进入育肥猪舍。

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持续到第10周,猪的体重达25千克,转入生长育肥舍。

优点:因为断奶仔猪比生长育肥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

(三)五段饲养工艺流程

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四段饲养工艺流程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猪场需要建设空怀母猪舍和妊娠母猪舍。将原来饲养在一个猪舍的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这样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饲养在空怀母猪舍,妊娠母猪饲养在妊娠母猪舍。

优点: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时间适时配种。

(四)六段饲养工艺流程

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五段饲养工艺流程相比,是将生长肥育期分成生长期和育肥期。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乳、保育、生长、育肥四段。猪场需要建设生长猪舍,将经过保育期的仔猪放进生长猪舍内饲养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育肥舍饲养直至出栏。

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

根据以上饲养工艺流程,猪场要结合自身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饲养工艺流程,然后根据饲养工艺流程确定应该建设哪个类型的猪舍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多大面积,以及确定猪场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各个功能区的布局等。

猪舍布局严格按照饲养的工艺流程进行安排,如按照母猪舍(种公猪和空怀母猪)→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育肥猪舍的顺序排开。要求种猪舍位于上风向,育肥猪舍位于下风向(注意观察当地主导性风向)。这样猪场建设就能满足“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要求。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感到全进全出的实现,还要结合猪场实际状况适当灵活运用。比如需要转群的猪数量多的时候可以整栋舍进行,需要转群的猪数量少的时候可以采取舍内单元单独实行,而不能为了全进全出就不顾生产实际,浪费宝贵的猪舍空间,这就需要在建设猪舍时,每栋猪舍都要有若干个独立的单元,这个独立的单元要求靠近猪舍的一端,封闭性好,有独立的供水和排污系统,能单独进行清洗、消毒作业,以便于单独实行全进全出管理,这样做也不违反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要求。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场建设 全进全出 饲养工艺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