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秋天养猪谨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25日 来源:互联网
   一、猪病介绍
 
  猪链球菌病(Swinestreptococcaldiseases)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包括猪淋巴结脓肿和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死亡。猪链球菌病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生。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流行病学
 
  链球菌种类多,属条件性致病菌,在自然界和猪群中广泛分布,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对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但大多数在3周龄~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尤其在断奶及混群时易出现发病高峰。
 
  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有些新生仔猪可在分娩时感染)。猪链球菌定植在猪的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和扁桃体)、生殖道和消化道,4周龄~6月龄的猪扁桃体带菌率为32%~50%。
 
  病猪和病死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亚临床健康的带菌猪可排出病菌成为传染源,对青年猪的感染起重要的作用。猪群携带该病原的比率在0%~100%之间,然而,病原的携带率和疾病的发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7月~10月份易出现大面积流行。猪链球菌感染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该病的暴发具有地域性。从外地引入带菌猪,混群、免疫接种、高温高湿、气候变化、圈舍卫生条件差等应激因子使动物的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猪链球菌病。昆虫媒介在疾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在猪场间的飞行传播病原菌。在猪链球菌众多血清型中,2型是猪的最主要病原,致病性最强。从表征健康的猪体扁桃体内分离的所有猪链球菌中,2型多达50.6%,同时其对人的致病性也最强。
 
  三、临床症状
 
  在临诊上,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分为以下几型:
 
  1.败血型
 
  主要常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急性病例的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问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3~5天内死亡。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
 
  2.脑膜炎型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浆液性和黏性鼻液,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急性型多在30~36小时内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长,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或康复。
 
  3.关节炎型
 
  主要由前两型转来的,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病猪在一肢或几胰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4.淋巴结脓肿型
 
  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断奶仔猪和出栏育肥猪多见,传播缓慢,发病率低,但猪群一旦发生,很难清除。
 
  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受害淋巴结最初出现小脓肿,然后逐渐增大,感染后3周局部显着隆起,触诊坚硬、有热痛。病猪的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均有障碍。脓肿成熟后,表皮坏死,破溃流出脓汁。脓汁排净后,全身症状显着减轻,肉芽组织生长结疤愈合。病程3~5周。
 
  四、病理变化
 
  1.急性败血型
 
  血凝不良,皮肤有紫斑,粘膜、浆膜皮下出血。鼻粘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管有不同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淡黄色,少数可见轻度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内膜有出血点。有的可见轻度的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腔有少量淡黄色积液,部分有较轻的纤维素性腹膜炎。多数病例脾肿大,少数增大1-3倍,呈暗红色或紫蓝色,软而易脆裂。胃和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肾脏多轻度肿大、充血和出血。脑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有时出血。
 
  2.脑膜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少数脑膜下充满积液,脑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出血,其它与败血型变化相似。
 
  3.慢性型
 
  心内膜炎时,心瓣增厚,表面粗糙,在瓣上有菜花样赘生物,常见二或三尖瓣,有时还见于心房、心室和血管内。关节炎时,关节囊内外有黄色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物质。
 
  五、诊断鉴别
 
  依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
 
  1.镜检涂片是比较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经涂片后染色镜检,观察有无典型的链球菌。
 
  2.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取肝、脾脏、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观察菌落生长,有无溶血,以及溶血的类型。若菌落出现β-型溶血,进一步做细菌形态和生化鉴定。还可进一步做血清学及分型鉴定。用PCR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
 
  3.动物接种试验。将采取的病料或细菌培养物接种家兔、小鼠和鸽子,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从死亡动物体内回收、鉴定细菌。
 
  鉴别诊断该病主要应与李氏杆菌病、猪丹毒、猪副伤寒、猪瘟相区别。
 
  六、综合防治
 
  1.治疗信息
 
  将病猪隔离,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0%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
 
  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每头每次40-10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庆大霉素1-2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环丙沙星治疗,2.5-1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连用3天,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
 
  2.预防信息
 
  (1)隔离病猪,清除传染源。屠宰后发现可疑病猪的猪胴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除去猪舍内的尖锐物体。
 
  (2)免疫预防疫区(场)在60日龄首次免疫接种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以后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毫升,浓缩菌苗注射3毫升,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6个月。猪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六个月。
 
  (3)药物预防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防治本病的发生。每吨饲料中加入10%阿莫西林一公斤,连喂4-6周。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秋天养猪 谨防猪链球菌病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