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amentals of Reproduction in Swine Mike Ellis 博 士 著 浙江省农科院 胡锦平 译 徐士清 校
前 言
在养猪生产中,繁育群的管理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母猪最高的产出。种公猪与种母猪的管理必须以繁殖的生物学机制和生殖过程为基础,只有了解这些潜在的机理,才能管理好种猪。母猪的生殖过程是周期性的(图23.1),其主要过程包括发情周期、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及断乳后再配种。另外,在公母猪繁殖寿命中,很关键的阶段是性成熟的启动。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猪的繁殖组成。
母猪
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与作用?
母猪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见图23.2。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子和分泌两种重要的雌性激素,雌激素和孕酮。卵子产生于卵巢上的卵泡中,卵泡在排卵前也分泌雌激素。排卵后不久,卵泡就会发育成黄体,黄体是间情期和妊娠期产生孕酮的来源。卵子掉入到输卵管中,并逐步移行到子宫里。猪的子宫由两条子宫角组成,胚胎和胚儿就在子宫角中发育。卵子在输卵管中与精子结合而受精,然后受精卵移入到子宫里,妊娠期间在子宫里发育生长。另外子宫会产生一种激素,称为前列腺素F-2-α,这种激素与分娩的发动有关。在子宫的后部有一部位称为子宫颈,它由许多皱褶组成。配种时,公猪的阴茎头就嵌进母猪的子宫颈中,子宫颈的衬壁有一些腺体,为阴道分泌粘液,阴道是子宫颈与外阴户的连接区,阴户是母猪外部性器官,在发情期间,通常表现为红肿状态。
发情周期
母猪发情周期中各阶段的时间见表23.1,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可分为3个阶段,即发情期(0~2天,这时母猪可接受配种),间情期(第3~15天,也称为黄体期)和发情前期 (第16~21天,也称为卵泡发育期)。在间情期和发情前期,卵巢开始发育,雌激素的产生不断增加,在发情开始时启动垂体前叶大量分泌促黄体素,在发情开始30~40小时后,促使卵泡排出卵子。不过,发情后开始排卵的时间,个体变异相当大,不一定都相同。在发期周期中,血液内激素含量的变化见图23.3。排卵后,卵泡破裂并发育成黄体,黄体产生孕酮激素,这种激素的作用是在配种后维持妊娠状态。如果未妊娠或妊娠中止,黄体就会在下个发情周期的第14天左右降解。在妊娠后期,胎盘组织中产生的雌激素水平增加,同时,子宫中产生前列腺素(PGF2α),从而引导母猪分娩。
表23.1 母猪繁殖周期各个阶段的时间
阶段 大致时间
发情周期 21天
发情期 2~3天
排卵期 发情开始后30~40小时
胚胎伸长及在子宫内移动 8~12天
胚胎附植 12~24天
妊娠期 114天
母猪的性成熟
青年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时间是以出现首次发情和排卵为准,西方猪种的性成熟年龄通常为180~200天,但个体间的变异较大,性成熟年龄有所不同,而中国猪种如梅山猪,其性成熟年龄要早得多,大约90日龄就达到了,与性成熟有关的激素分泌机制十分复杂。当青年母猪趋近性成熟时,雌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同时促黄体素的分泌量也达到高峰,两者结合最终启动母猪开始发情并排卵。
虽然性成熟的启动年龄是由猪的遗传决定的,但有许多环境因素表明对其有影响,相对于体重而言,猪的性成熟似乎与年龄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过,性成熟在较大的年龄范围内都会发生,很可能与个体的生理年龄有关,特别是当生理年龄涉及到生殖激素系统发育的阶段时,它对性成熟的启动是最为重要的,在其它限制因素都正常的情况下,猪的营养对性成熟发生的时间似乎也有一定影响,营养状况还会影响首次和后来各情期的排卵数。性成熟的年龄具有季节性变异,这种变异可能由光照或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引起。有迹象表明,增加光照长度会使性成熟提早,而提高环境温度会使性成熟推迟,在圈养舍饲方式中,光照和温度的效应可通过调节舍内的光照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母猪性成熟的诱导
生产实践中,有多种方法可诱导母猪的性成熟如运输、公猪刺激、外源激素的应用等。法国试验研究表明,在临近性成熟阶段时,将青年母猪装车运输,过几天后,这些母猪就有发情表现。运输对性成熟的作用与其它刺激方式如公猪刺激等无关。养猪场购入的后备母猪,通常为6月龄左右,用车子运进场中,如果运输刺激是有效的,那么这些新母猪进场后不久就会出现首次发情。在某些猪场中也有一种通常的管理方式,那就是当青年母猪的性成熟推迟时,将它们装上车,绕场运输一阵,以促进首次发情的到来。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将性成熟前的青年母猪与成年公猪放在一起,可使母猪的性成熟提前。在许多猪场的管理措施中,其中一条就是当青年母猪趋近性成熟阶段时,将它们移至紧靠行为活跃的成年公猪的猪栏旁。公猪刺激除了诱使母猪提早发情外,它还能诱导母猪群发情的同步化(即同期发情),这一点有助于猪场分娩哺乳等有计划的分批次管理。青年母猪接受公猪刺激的适宜年龄为160~180天,若早于这一年龄,母猪群首次发情的时间就会长短不一,母猪个体间的发情差异变化较大,从而使群体发情同期性降低。若接受公猪刺激的年龄偏大,比适宜年龄大得多,那么许多母猪会在公猪刺激前自然发情,母猪群的发情同期性也会降低。
应用外源激素也可诱导青年母猪的性成熟,这些应用的外源激素包括雌激素,以及联合使用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实践中用得最多、最广泛的就是后两种激素的联合使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与促卵泡素(FSH)相似,它可刺激卵巢产生成熟卵子。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则与促黄体素相似,它可引导卵泡排出成熟卵子,使用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时,小母猪的年龄不应低于160~170天。另外,用上述两种激素处理后,母猪第一个情期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是比较低的。因而较理想的做法是,先诱导小母猪进入发情阶段,然后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配种,小母猪进入发情周期后,还可用一些化学药物来控制发情时间,这些药物包括某些国家常用的促发情剂( Altrenogest ),当性成熟的小母猪发情过后,用此药口服10~14天,停药几天内就能诱导母猪群的同期发情,从而能使小母猪按全进全出产仔计划进入繁育群中,不过,药物使用要化成本,且采用公猪刺激也能引导小母猪同期发情,因而药物诱导方法的应用不太普及。
关于小母猪的适宜配种年龄有较大的争论,这里涉及许多因素诸如配种年龄对饲养成本的影响,配种年龄对母猪今后繁殖性能的影响等。诱导小母猪早期性成熟的目的是提早配种年龄,降低后备母猪的饲养 成本。理论上,有可能诱导不足180日龄的小母猪性成熟,并在首次发情期进行成功的配种。不过,在生产单位,这一做法并不普遍。这里有许多原因,一是首次发情期间,小母猪的排卵数较少,产仔数较低;进入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情期后进行配种,小母猪的排卵数和产仔数均会提高。另外,在第一情期后再进行配种有利于实施催情补饲措施,催情补饲是指在发情前的一段较短时间内(14~21天)提高饲养水平,这一方法已经证明具有提高原先限喂的小母猪的排卵数。关于小母猪的适宜配种体重(大小)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个体小的母猪,采用自然交配十分困难,早期配种可能会降低母猪的繁殖寿命,特别是在脂肪储备少、且早期进入繁育群的瘦肉型猪种上。
基于上述理由,实际中的常规做法是,小母猪的配种年龄应推迟到不小于7~8月龄,这时,它们有较大的体型和体重,且体内有较多的脂肪储备。在这种状况下,仍有利于应用公猪刺激诱导早期性成熟,小母猪经过几个发情期后再进行配种,这样可增加排卵数,并可增加第一胎的产仔数。实际上,在配种时,小母猪应达到如下指标:
1.8~9月龄
2.体重140~150kg。
3.背膘厚度20~25mm(最后一肋P2点膘厚)
关于从出生到性成熟阶段,后备种用小母猪的适宜饲喂方法有较多的争论。大多数情况下,后备母猪的饲养方法与商品屠宰猪相同,其目的是取得最佳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达到屠宰体重后,从中选择出用于繁殖的后备小母猪,继续饲养直到它们达到首次交配的体重。后备母猪的选择依据主要是生长性能、有效乳头数(至少14个)、肢蹄强健性以及运动能力。选择后至首次配种前的饲养方式有的是自由采食,有的是一定程度的限喂。有证据表明,从30kg左右体重开始到性成熟前采用限喂方式,与自由采食、增重较快的相比可增加母猪群的寿命和繁殖年限。不过,在商业性的猪场中,后备母猪单独限喂的做法较难实施,会增加种用后备猪的生产成本。
公猪
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与作用
公猪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见图23.4。这些器官中包括睾丸,其作用是产生精子和睾丸激素,它是公猪的主要雄激素。睾丸位于公猪体腔外的阴囊中,阴囊保持睾丸的温度略低于体温。附睾位于睾丸的旁边,其作用是将睾丸产生的精子运输到睾丸外。在公猪射精前,精子就储存在附睾的尾部。副性腺包括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这些腺体分泌一些液体和胶质,组成了精液的主要成分。射精时,精子通过输精管从附睾输送至阴茎。阴茎是公猪交配器官,它通常位于阴茎鞘内,交配时从阴茎鞘内伸出,头部竖起插入到母猪的子宫颈中。公猪的阴茎是螺旋状的,交配和射精时,其头部伸入子宫颈内,被其皱褶“夹牢”。
精子的产生
精子发生,即精子的产生过程,是在睾丸内出现的,精子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次射出来的精子是连续几天生产出来并储存在附睾内的。睾丸产生精子所需的温度要比体温低几度。体温中产生的精子是不育的,为使温度低于体温,睾丸必须位于体腔外的阴囊中,睾丸温度通过靠近和远离体腔的伸缩机制以及流入血管的血液冷却机制进行控制。阴囊表面有丰富的汗腺,其作用是在高温下增加蒸发散热。
公猪的性成熟
公猪性成熟的标志一般是认为附睾中首次出现精子,公猪配种能使母猪受孕。性成熟年龄与母猪差不多(约6月龄左右)。不过,刚达到性成熟时,公猪精子的受精力是比较低的,过几个月后。受精力迅速提高,大约在10~12月龄即可达正常配种能力。由此可见,诱导公猪性早熟和青年公猪早期配种应用是不理想的。另外,性成熟后,青年公猪的配种能力是逐步提高的,约12月龄时,才能达到成年公猪正常水平。
生殖的激素控制
公母猪生殖系统的激素控制及相互协调A分别例于图23.5和图23.6中。大脑与公母猪的生殖控制有密切关系。与繁殖及性行为控制有关的许多激素是在大脑中的下丘脑和垂体前、后叶中产生的。下丘脑是嗅觉、听觉和视觉的协调中心,并且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该激素用来调节垂体前叶中分泌的促黄体素 (LH)和促卵泡素 (FSH)。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CRF)也是在下丘脑中产生的,它可控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在一些应激状况下,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的分泌量增加,可能会抑制繁殖力的发挥(如影响公猪的精子产生)。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该激素能刺激平滑肌的收缩,控制公猪的射精、母猪配种时的站立反射和分娩时的子宫收缩。
性行为
决定繁殖过程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母猪的性行为。猪与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通过进化具有一套复杂的性行为,这种性行为确保繁殖过程的成功。了解性行为是研究应用适宜的种猪管理方式和取得最高繁殖力及经济产出的第一步。了解性行为的关键一点就是适宜配种时间的决定(在人工受精情况下即为公猪精液采集时间和母猪授精时间)。由于公猪配种时,产生大量的精液(可从100毫升直至1升以上),交配和射精过程要花很长时间,公猪的阴茎头必须插入到母猪的子宫颈中。猪的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能保证受精力和受孕力都处于十分高的水平。交配成功的关键是母猪的站立反射或称不动反应,在长时间的交配中,保证母猪处于静立状态。母猪站立反射是由垂体后叶中分泌的催产素所控制,受到外部刺激时,尤其是遇到性成熟的公猪时,催产素就会分泌出来。不过,催产素的分泌与否,以及母猪的站立反射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在配种时,应尽量减少不利的环境因素,小心安静地处理母猪。
配种时,公猪对母猪的亲昵动作也是确保交配成功的一种性行为,在公母猪的亲近过程中,公猪表现出一系列亲昵行为譬如用鼻拱母猪的肚皮和腹侧,这是诱导母猪站立反射的一种重要刺激,保证母猪能接受交配,让其爬跨。另外,饲养员也应了解公母猪之间亲昵动作的重要性,并让它们充分表现这一过程。若为缩短配种过程而减少亲昵行为的表现时间,通常会导致配种失败。
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技术在养牛业广泛应用。但在传统的养猪业上仅是零星应用,比较自然交配方式,人工受精有许多优势,因而近年来,商品猪场中人工受精的应用已比过去普及。
人工受精的优点
减少公猪数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一头公猪的一次采精量可供多头母猪授精,根据所采精液中的精子密度,一般可供10头母猪使用。因此,采用人工受精,猪场中公母猪的比例可从自然交配的1:20左右降低到1:50左右,明显降低饲养公猪所需的猪舍、饲料和劳力。在小型猪场内(母猪数少于10头),与自己饲养公猪相比,购买公猪精液,实行人工受精可以显著降低配种成本。
改良猪群的遗传潜力。猪群的遗传改良可通过购买遗传性能优良的公猪或通过人工受精站购买遗传性能优良公猪的精液来达到。因此,采用人工受精后,购买的公猪数量和饲养量均可减少,省下的钱可用来购买遗传性能高的公猪,从而达到改良猪群生产性能的目的。
提高生物安全性 (Bio-security)。在猪上,有多种疾病通过精液传播,采用人工受精,有可能减少疾病进入猪群的风险。疾病传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从外单位引入后备公母猪。人工受精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猪场内使用后,有可能不必从外面引入任何种猪。
降低劳动成本。给母猪实行人工受精所化的时间通常比自然交配、人工监督所化的平均时间要短。因此,配种所需的劳动投入有可能被减少。然而,人工采精和精液处理都需要较多的人工投入,故人工受精对劳力投入的净作用主要决定于每次采精量所输的母猪数。如果输精的母猪数增加,那么每次授精的时间将减少,数量越多,节省的时间和劳力也越多(一般一次采精可输10头母猪)。因此,在大型猪场中,人工受精对劳力的节省效益更为明显。
降低应激水平。对母猪,尤其是对初配小母猪来讲,自然交配是一个应激程度相当高的过程。与此相反,人工受精对经产母猪的应激程度却要低得多,应激水平增加后,母猪的生产性能会降低。因此,人工受精在降低应激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鉴别不育公猪。在人工受精中,所采精液通过检查评定,可鉴别出精子含量少、受精力低的不良精液,而要采用自然交配时,这种检查是做不到的。所以,从理论上讲,通过人工受精可淘汰品质差的精液,从而提高母猪受胎率。不过,精液品质检查需要专门的仪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对每次采集的精液进行受精力检查。
人工受精的缺点
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受精的主要缺点是可能降低母猪的繁殖力。人工受精过程中涉及多个步骤,需要较高水平的管理、技术与经验。如果一个猪场采用自然交配方式,由于管理不良,生产性能较低,那么采用人工受精方式,也不可能提高猪群生产性能。不过,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人工受精的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可与自然交配的差不多。
精液采集和检查
工受精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得输精所用的公猪精液,对于商品猪场,可以打电话给人工受精站,他们将安排精液送到场内;如果自己能干的话,也可在本场内的公猪上采精。采精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采精过程。精液的采集是一个“直接连续”的过程,当公猪爬上采精台(假母猪)时,多数采精员使用戴手套的手采精,用手紧握公猪的阴茎头,模拟自然交配中母猪的子宫颈紧嵌公猪的阴茎头方式,这里建议在采精前去掉公猪的包皮腺分泌液,以减少它们污染精液的风险,采下的精液通过灭菌纱布过滤,去掉射精开始时无精子的部分,将精液导入到保温的采精瓶中,以防止温度突变对精子的损害。如果公猪未经训练,不会爬跨采精台,也可通过爬跨发情母猪来采精。采精成功的关键是对年青公猪的训练。训练公猪必须仔细和耐心。早期不良的刺激会使公猪留下记忆,使采精永远困难。在训练的早期,要鼓励年青公猪爬跨采精台,训练时始终要安静对待,公猪进入发情期后,几乎任何年龄都可训练人工采精,但通常的训练年龄以7~9月龄为最佳。老公猪的训练期要长得多,且成功率也较低,采精栏的设计很重要,栏舍要阔裕,能使公猪安全行走,采精时栏内没有任何引起公猪失神的物体。采精栏使用硬墙体分隔,以防止公猪看见其它栏内的猪,或被其它猪分心打扰,这样做是比较好的。
精液检查。精液检查评定的主要依据是精子的含量、活力和可能的受精力。评定的许多参数包括精液量、精子密度(或精子计数)、精子形态和运动力。另外,还可检查精液的气味,看它是否受到包皮液的污染。正常的公猪精液几乎没有、或很少有不良气味,而包皮液却有一种特征性的霉味和酸尿样的气味。发现污染精液应予淘汰。
精子的计数可用比色仪进行估计。比色仪能测光波穿过精液样本的程度。事后用精子计数准确的精液样本进行校正,然后计算出精液的稀释比例。精子密度评定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血球计数板,这是一种专门的显微镜载玻片,上面刻有细小的格子,在显微镜下能方便地查看精子数目。每次采精的精子数计算方法为:血球计算板一个区上的精子数,乘以校正系数,再乘以总精液量。
精子的形态和运动力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形态检查是观察精子畸型的多少,如果畸型精子比例高,应淘汰那份精液。精子运动力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采用主观评分的方法,观察精子的运动性,以0至5分制实行评分(0分表示不运动,5分表示运动力很强)。另外,要评定向前运动的精子比例,通常,精液中向前运动的精子比例若低于60%,则其受精力较低,应予淘汰,评定精液品质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如采用伊红本胺黑染色法测定死精的比例。上述精液检查技术中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专门的仪器和实践经验,这些因素对精液品质检查的条件是十分敏感的。实践中,每头公猪每次采精都要进行品质检查是很费时间的,有些养猪场的做法是将每次所采精液中精子密度定为最低,而精子的受精力为正常水平来对待,以此来节省检查时间和费用。不过,我们建议对青年公猪的头几次精液要进行检查,成年配种公猪只进行分阶段的常规检查,看看有无异常即可。
精液处理和储存
精液的稀释。在公猪一次射精的精液中,包含的精子数远多于一头母猪受精所需的数量。因而,可将精液稀释多倍,供许多母猪输精用。如果已测定精子密度,那么可按比例稀释,使每头母猪一次输精剂量中的精子数为20~30亿个即可。如果精子密度没有测定,每份精液可稀释到6~8个母猪头份。在分为输精剂量前,精液中先加入稀释剂。
精液稀释剂。精液中加入稀释剂的目的是延长精液使用期。稀释剂的作用是为精子提供营养、维持渗透压、缓冲pH值的变化,保护精液不受细菌的破坏。因此,稀释剂的配方中主要包括单糖(一般为葡萄糖)、缓冲剂、电解质和抗菌素。使用期3~5天的精液稀释剂见表23.2。在一般实用情况下,3天期的稀释剂比较恰当。这些稀释剂方便易用,是人们通常推荐使用的。理论上,稀释剂可由各个组成配合起来应用,但现在,市场上已有各种配好的现成包装稀释剂供应,用前只需简单配合即可。在精液稀释过程中,保持精子受精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精液与稀释剂之间的渗透压、pH值和温度的差异为最小,在理想的情况下,对精液和稀释剂的温度均需测量,两者的温度差异保持在1~2℃之内。实际应用时不可能测定渗透压和pH值。但在精液中加入稀释剂时应缓慢操作,在10~15分钟内逐渐加入,这样做可使两者差异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尽可能降低。
稀释剂产地 BTS Guelph Zorpva Reading
预期精子活力保存时间(天) 3 3 5 5
配料(g)
D-葡萄糖 37.15 60.90 11.50 11.50
柠檬酸三钠 6.00 3.70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盐 1.25 2.35 2.35
乙二胺四醋酸�醋酸二钠盐 3.70
碳酸氢钠 1.25 1.20 1.75 1.75
氯化钾 0.75 0.75
青霉素钠盐 0.60 50万国际单位
硫酸链霉素 1.00 0.50 1.00 0.50
聚乙烯醇 1.00 1.00
柠檬酸三钠 11.65 11.65
三羧甲基氨基甲烷(甲胺) 5.50 5.50
柠檬酸 4.10 4.10
半胱胺酸 0.07 0.07
青霉素Benzyl 0.60
海藻糖 1.0
林肯霉素 1.0
精液储存。精液加入稀释剂混合均匀后,即可存放,以备使用,直到稀释剂失效期为止。精液的储存温度必须加以控制,以16℃左右为宜,可保存较长的时间,稀释好的精液不应放在冰箱内,一般以输精头份存放。在精液存放阶段,精子多沉淀在容器的底部,因此,通常每天要将容器倒置两次,以保证精子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
输精过程
输精剂量。母猪每次输精剂量为20~50亿个精子,一般会有较好的受精率。另外,精液量为80ml可能是必需的,可刺激精子成功地进入母猪的子宫内,一般而言,随着精子存放时间(精子年龄)的延长,每次输精剂量中的精子数应增加,以保持较高的繁殖性能。
输精技术。像自然交配一样,人工受精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母猪适宜输精时间的确定(见CPIH-24)。另外,使用灭菌的输精设备和良好的技术也是重要的。输精管的设计种类很多,一般都能在人工受精中成功应用,有些输精管是一次性的,用后即抛弃;另一些则可重复使用,但每次用过后,一定要经过煮沸消毒,并彻底干燥,输精过程基本上是模拟自然交配方式,将润滑后的输精管缓慢逆时针旋转插入到站立母猪的阴道中(注意不要插入到膀胱里面),直到进入子宫颈被嵌牢为止,输精瓶与输精管的后端相连通,通过挤压将精液输入到子宫颈内的子宫中,如果输精管穿过子宫颈并被“嵌牢”的话,输精过程就会很顺利,且较快。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精液就会从阴道中向外倒流。
人工受精与自然交配的生产性能比较
过去的证据似乎表明,人工受精的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不及自然交配。但人工受精较差的结果一般只能反映技术水平较低,而不能说明人工受精本身存在影响繁殖率的问题。近来有较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受精所取得的生产性能与自然交配的一样良好,只要采用正确的管理和人工受精方法。一个猪场从自然交配方式转为人工受精方式,在开始阶段,繁殖性能通常会下降一些;但随着操作人员水平和经验的提高,掌握了成功的受精方法后,猪群的繁殖性能会很快改善。在自然交配中,发情期的母猪采用两头或两头以上不同的公猪配种,证明比仅用一头公猪配种的受精率要高。同样的道理,在人工受精中,不同公猪的混合精液(两头或两头以上的不同公猪混合精液)比单一公猪的精液也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有些研究表明,一头母猪配种时既采用人工受精,也采用自然交配,两种方法结合比单一方法的分娩率和产仔数都要高。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用公猪自然交配可较准确地测出母猪配种时间,再用人工受精,减少了配种对母猪的应激,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导致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两者结合应用,第一次配种应先用公猪,这样能保证较准确地测出发期母猪,确定配种适期。
冷冻精液
多年来,公猪精液的冷冻方法和冷冻过程的研究持续不断。理论上,公猪冷冻精液的效益与其它种类家畜相同。冷冻后,精液可长时间保存,因此,优秀公畜可生产大量后代。冻精可在全世界方便地运输,精液的使用可完全脱离采集时间。然而,公猪精液与牛的精液不同,它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公猪冷冻精液的受精力明显低于新鲜精液。冻精的受胎率通常要降低20~40%,产仔数减少4~5头。目前,冻精在世界上只用来传送优秀的公猪种质,这里不太去考虑其繁殖力性能,而主要考虑取得高价值的公猪后裔,用于育种改良计划。不过,由于现代运输速度加快,且能应用5天保存期的稀释剂,故新鲜精液可运到世界大多数地区后仍然有效,使用效果优于冷冻精液。
胚胎移植
近些年来,胚胎移植一直令人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养牛业上,该方法通常用来增加高价值母牛的后代,在猪上,胚胎移植的规模要小得多,主要用来导入新的如抗病力等遗传物质,或在世界范围内用于远距离的遗传物质的递送。目前,猪的胚胎采集和移植是采用手术法,手术法是限制胚胎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不过,近来已开发出非手术方法,可能会方便胚胎移植的应用,另外繁殖学和遗传学的最新进展可能为猪的胚胎移植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进展包括胚胎处理转基因、克隆、胚胎性别鉴定等。这些新技术将对猪群的遗传改良和实际生产性能带来重大的影响,胚胎移植也有可能进入猪场的管理工作中。另外,由于大规模猪场的出现,以及由于人们对疾病危害生产性能和猪肉食品卫生的日益警觉,胚胎移植
在导入新的具有强抗病力的遗传品系方面的应用会增加。
胚胚采集和转移技术
胚胎移植包含两个主要过程即胚胎采集过程和转移过程。另外,胚胎也能长期冷冻储存,但冷冻胚胎的复活率一般较低。过去,胚胎采集和转移都采用手术法,采集需在母猪排卵后的三天内进行,胚胎供体母猪实施全身麻醉,整个采集过程中,母猪均处于麻醉状态。在最后肋骨的腹部中线处切开一小口,从腹内取出生殖器官(输卵管),用温和的冲洗液冲洗两侧输卵管,将卵子冲洗到采集皿内,冲下的胚胎用培养液可保存较短的时间(少于24小时),然后转移到受体母猪内,如各次手术之间有较长的恢复期,供体母猪可进行多次胚胎采集。
在理想的情况下,受体母猪的发情期应与供体母猪相同,不过,受体母猪与供体母猪的发情期相差2天以内,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胚胎移植时,手术方法与采集时差不多,拿出输卵管,将胚胎放入到子宫角中。近年来已开发出非手术的移植法,采用专门的输卵器,插入阴道后小心向前移动到子宫颈内。输卵器内再放入一根橡皮管直达子宫中,卵子通过这根橡皮管冲洗入内。?胚胎移植取得成功需要高级的技术和经验,胚胎采集和转移过程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无菌状态下进行,避免操作感染,因此,需要高级手术设备方面的投资。当前,这一技术在商品猪场内的应用尚不太可能,只限于专门机构有限应用。
参考文献
The Swine AI Book. A Field and Laboratory Technicians′Guide to Artificial lnsemination in Swine.1994. Southern Cross Publications, Rable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