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记录系统还包括青年母猪从进场到配种的时间,但这段时间的长短与青年母猪的引进程序有关,不同猪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鉴于本文的主题,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第一胎之后的非生产天数。
繁殖群生产性能通常由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来标志。对这个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可分成窝产仔数和每年每头母猪分娩窝数:
数据记录分析显示,每年每头母猪分娩窝数(LSY)的不同是造成不同猪场之间每年每头母猪生产仔猪数不同最重要的因素。而妊娠期长度和哺乳天数相对固定,因此非生产天数就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这并不是说窝产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就不重要,但改变窝产仔数比非生产天数要难得多。
非生产天数会直接影响年出栏头数,因此会直接影响利润率。如果出栏减少,收入降低,那么每头猪的成本就会增加。设想两个猪场,都是500头基础母猪,一个每头母猪非生产天数是45,另一个是30天。这两个场子的每年每头母猪分娩窝数可通过下列公式算出(译注:下列数据根据原文的美元数值换算得来,读者应根据当地情况采用自己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以便获得准确的结果)
假设妊娠期长115天,泌乳期20天,则两场的LSY计算结果分别为2.37和2.48。如果每窝断奶仔猪数为9.5则出栏数(2.48 - 2.37) x 9.5 头/窝 x 500 头母猪 = 522头断奶仔猪。
这些猪养到出栏,会消耗一定的饲料成本,比方说,每头猪550元成本,加上少量可变成本,大概每头猪25元左右。其它各种单位成本与出栏数无关,保持不变。这样,两场利润的总差额,假设生长肥育死亡率是5%,市场价格为10元/kg,指数是110,则:
(496出栏头数 x 92kg x 10元 x 110%) 减去 (496 x 575元) = 216,756元
两个猪群之间NPD的差数是500头母猪 x 15天 = 7500天,这样每损失一天的成本就是28.9元。
上述算法假设繁殖群运行成本固定不变,并且保育舍和育成舍的空间总是足够,这是计算出栏下降造成成本增加的最简单的方法。还有一个方法,由Morgan Morrow,- 一位美国兽医提出, 这种算法的思路是估算因一头母猪未分娩而造成的机会成本增加:
如果每头母猪每年生产23头肥猪,那么每天平均生产肥猪头数就是0.063头。
如果每头猪的边际成本为575元(如上所述),那么每损失一天的成本就是0.063 x 575 = 36.25元 每天,与前一个算法算出来的值相似。
拿这两个猪场来说,非生产天数相差15天,相当于每头母猪损失570元,每头肥猪损失26元,每公斤损失0.28元。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非生产天数都会给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然而非生产天数高达50~60天的猪场却仍然很常见。这种情况下,配种之后,尽量减少非生产天数就成为母猪管理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要想做好这项管理,就必须准确检测母猪的空怀情况,并及时对空怀母猪进行处理,是重新配种还是淘汰。关键的检测步骤包括:
配种14~15天后仔细检查,看看母猪阴道有没有任何分泌物或粘液排出,- 如果有,就对该母猪进行标记,这种母猪多半都会返情。
配种后18~24天,让一头成年公猪与母猪进行充分的鼻吻接触,检查18~24天的返情情况。在这项工作上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因为60%以上的返情都是这一阶段发生的。
接下来每天都做发情检查,直到第二次妊娠检查(PD)为止。
28~35天做第一次妊娠检查,49~56天做第二次。检查当天对所有可疑或阴性的母猪再做一次检查,如果结果仍然是阴性,则一周之后再复查一次。
70天上对母猪进行目测妊娠检查,此后每天检查一次,直至分娩。若发现可疑迹象,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针对母猪的返情进行的检查本身并不能起到减少非生产天数的作用。在生产情况下,有问题的母猪常常得不到及时处理,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损失。因此,在问题母猪的治疗、处理方面,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第一次返情的母猪,显然应该重新配种,但对于第二次以上返情的母猪,即使重新配种,其分娩率也会非常低下。在每周产仔计划能够实现的前提下,最好立即将这样的母猪淘汰掉。妊娠测试中发现空怀的母猪应转出,和其它问题母猪放在一起,并每天让它们充分接受成年公猪的刺激,这样常常可以诱使母猪再次发情。如果不见发情,可注射促性腺激素PG600(Intervet公司出品),七天之后应见发情。如果仍不发情,可在第一次注射之后10~12天再注射一次。如果母猪接受刺激21天之后仍不发情,应立即将其淘汰。淘汰前应再做一次妊娠检查,以防误将妊娠母猪淘汰。PG600不会对妊娠母猪产生影响,即使最初的妊娠检查结果错误,误对妊娠母猪注射了PG600也没有关系。
配种区和妊娠区的组织方式以及猪只在当中的流动过程会对非生产天数产生很大的影响。关键是,管理人员任何一天都应该掌握每头母猪的状态,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明确记录母猪卡片,而且母猪卡片记录应该容易查询、阅读。可采用彩色记号笔来记录关键事件,例如“妊娠检查阳性”,这样可方便识别,节省时间。
造成非生产天数最多的是断奶到第一次配种这一阶段,差不多占50%的比例。许多生产者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实上,采取措施来尽量缩短断奶-配种间隔是非常划算的。首先,哪怕每头母猪的断奶-配种间隔能缩短半天,也会对整体性能产生很显著的改善,因为这样的措施会对所有的母猪都产生效果。其次,更重要的是,断奶-配种间隔与下一胎的分娩率和窝产仔数之间存在紧密相关。平均断奶-配种间隔的细微变化会对整体生产表现产生显著的影响。应减少断奶-配种间隔时间的变异,使之保持一致,这样也会提高整体生产性能。对断奶-配种间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泌乳期饲料摄入,可通过细致的饲喂管理、提供充足饮水,以及改善环境来降低这方面的影响。
在有的猪群当中,很大一部分非生产天数是因母猪淘汰或妊娠期死亡造成的。应保障母猪的物理饲养环境的良好维护,尤其是地板。同时,应注意及时找出患病、受伤或处境不利的母猪,及时予以治疗和处理。最后,在母猪繁殖周期的每个阶段当中都要注意维持母猪的正常体型,这样有助于减少健康问题的出现。
非生产天数会从多个方面对繁殖群生产性能造成影响,不仅影响分娩窝数,还会影响断奶-配种间隔,进而影响窝产仔数和分娩率。管理当中重视这方面的改善,可显著提高每年每头母猪的断奶仔猪头数,获得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