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情况
某猪场因当时天气变化大、气温降低,猪群发生了嗜血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当时猪场兽医用抗生素(主要为卡那霉素)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最后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及时经药敏试验,筛选出氟苯尼考和磺胺6一甲氧嘧啶进行综合治疗。5天时间基本控制了病情,未再发生死亡。
2 临床症状
①急 性 型 :发病突然,体温40.0~41.5℃,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度困难,有明显的腹式呼吸,病猪常呈犬坐姿势,耳尖发绀,四肢皮肤内侧呈暗红色,共济失调,歪头转圈,常于24 小时内死亡;②亚急性和慢性:体温39.5^40:00C,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皮毛粗乱,关节肿大。
3 剖检病变
3例急性病例胸腔蓄积大量液体,淡黄色,肺脏发生明显病变,出血,有纤维素性粘液渗出,2例亚急性病例肺切面呈肝样变,与胸膜有纤维素性粘连,有大量积液,脾肿大,暗紫色,质地脆,领下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样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培养
无菌取病猪肺、领下淋巴结、脾脏、关节囊液,接种于绵羊血胰蛋白脉大豆汤巧克力琼脂平皿,37'C,厌氧培养24 h。结果平皿上既有直径1一2 mm的菌落,扁平、透明,用接种环触之有粘连感,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阴性小球杆菌,也有少数直径达1mm左右的圆环小露珠状的菌落,有溶血带,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到阳性单个、成对或短链状的球菌。
4.2 人工接种小鼠试验
将分离到的细菌给一组小鼠皮下接种0. 5 ml,另外一组小鼠皮下接种0.5 m l无菌生理盐水,24h 后接种细菌组小鼠死亡,对照组没有死亡。从死亡小鼠的肺和脾上分离得到和以上相同的细菌,证明该菌具有致病性。
4.3 药敏试验
对氟甲砜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和磺胺6一甲氧嘧啶最敏感。根据实验室检验,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剖检病理变化,诊断本病为嗜血杆菌、链球菌混合感染。
5 防制措施
①将病猪和可疑猪全部换舍隔离,对死亡仔猪全部深埋,场地及四周环境及用具用0.2%“复合醛”溶液消毒,患猪带猪消毒,1次/天,连续5天;②发病猪用氟苯尼考,1次/天,连用3天。磺胺6一甲氧嘧啶注射液(10ml中含TMP 0.2g,SMM 1.0g),网友建议按说明书肌肉注射,1-2次/天,连用3天后,改用加康500mg/kg+骏安(第二代替米考星)500mg/kg混于饲料喂7天左右;③全场健康猪和病情较轻猪只紧急接种2头份猪链球菌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饲料中拌入加康500mg/kg+骏安500mg/kg。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很快猪只停止了死亡,疫情也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