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鸡泽县某养猪户饲养的30头母猪中有6头产小猪共50头,有30头仔猪不同程度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有个别猪只好转,多数不见效果。但好转的猪只连用几天又不见效果,有2头死亡。笔者随养殖户到现场观察,发现仔猪腹泻,排黄白色水样或糊状粪便,腥臭黏稠,偶尔由于潜血而呈棕色,病猪逐渐消瘦和发育受阻。个别断奶后1~2周的猪感觉过敏,脸部和腹部皮下水肿,体温无变化,神经症状明显。
剖检病变剖检刚死亡的两头仔猪,发现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并附着在黏膜上,黏膜充血、水肿,胃黏膜水肿增厚2厘米以上。病死猪消瘦、脱水,胃壁和肠系膜水肿,肠壁变薄,微膨胀。
实验室诊断1.取新鲜仔猪粪便大约10克,弄碎,放一容器内,加入适量已配备好的饱和盐水搅匀,过滤后,静置半个小时,用直径0.5~1.0厘米的金属圈蘸取表面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镜检,发现卵囊呈球形或亚球形,内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符合球虫病形态特征,鉴定该病由球虫病引起。
2.同时取病猪的小肠前段,用无菌盐水轻轻冲洗后刮取黏膜接种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取红色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生化特性将麦康凯培养基上的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于五糖发酵管、葡萄糖蛋白胨水、枸橼盐酸培养基中,至于37℃培养2~3天,观察结果。发现该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产酸产气,M .R呈阳性,V-P呈阴性,蛋白胨水呈阳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鉴定该菌为大肠杆菌。
综合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多与母猪奶水及环境温度、卫生差、应激、饲料品质不良等有关。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做好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1.加强环境控制。做好环境卫生是迄今为止减少仔猪球虫病发生的最好办法。要将产房彻底清除干净,并严格消毒。新生仔猪应初乳喂养,保持幼龄猪舍环境清洁干燥,饲槽和饮水器应定期消毒,防止粪便污染。同时,定期对母猪进行预防性投药,以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猪的发病率。
2.改善仔猪的饲养管理。保证仔猪及时获得足够的初乳,控制分娩舍温度为22℃~27℃,初生仔猪周围的温度应调整至30℃~32℃,同时,注意适时通风换气。同时应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时补充铁、硒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把预防哺乳仔猪球虫病药物混于铁剂中有较好的效果。发生球虫病时,可采用百球清按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一次口服。
3.加强疫苗的免疫接种,使仔猪获得坚强的免疫力。预防仔猪黄痢,可对妊娠母猪于产前6周和2周进行两次疫苗免疫。而预防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可在仔猪出生后接种猪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多价苗或灭活苗。
4.定期进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确保疾病发生后的治疗质量。对于仔猪黄白痢治疗的原则应是抗菌、补液,母仔兼治。猪发病时立即进行全窝给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