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
PPDS病因复杂,有关文献中已经记载的有30多种,各种病因和饲养管理不当似乎都会引发该病,而各种病因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很难确定PPDS具体发病原因。
1.l营养因素
母猪饲粮配制不合理,饲料单一,适口性较差;营养水平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如维生素E和硒);饲料突然更换,饲料原料粉碎过粗或过细(过粗导致消化不良,过细导致便秘);饲料贮存不当导致发霉变质等,均可导致母猪营养不良、生理机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抗病力差、无乳或缺乳。妊娠母猪饲粮能量、蛋白质过高,饲喂超量,母猪过肥也容易发生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12应激因素
母猪妊娠后期转群时被驱赶以及产房环境的变化、分娩时紧张、分娩时间长、体力消耗过大,造成产后母猪体质虚弱,这些因素都会致使母猪产后泌乳下降。
.3管理因素
母猪的生活环境恶劣,如生活空间狭小、拥挤、光照不足、噪音大、高温、地面潮湿、粪尿不能及时清除。母猪尤其是产前、产后母猪后躯被污染易引起子宫内膜炎,乳头被污染易引起乳房炎。当母猪患乳房炎,或由于难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炎继发乳房炎,使乳腺腺泡和乳腺管炎性肿胀阻塞,造成乳汁潴留、反馈性抑制乳汁生成激素和排乳激素的释放,导致泌乳力下降。妊娠中期饲喂量过大造成母猪肥胖,使乳房内发生脂肪浸润,影响乳腺发育;妊娠后期营养水平过低,猪内分泌紊乱,导致泌乳减少或停止。
1.4气候因素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的发病率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炎热高温的环境下病例较多。猪的散热性很差,对高温很敏感,夏季高温环境可以使猪呼吸频率增加,直肠温度升高,脉搏次数减少,采食量下降。成年猪适合在20℃~23℃的环境下生活,猪舍内最适宜的温度为l5℃~l8℃。当环境温度由l8℃升高到28℃时,哺乳母猪的自由采食量下降40%,泌乳量下降25%。母猪产后泌乳障碍夏季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夏季高温减少了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分泌,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甲状腺活性降低,甲状腺素(T4)分泌减少。而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可直接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母猪乳腺的发育,最终影响母猪产后的泌乳性能。
2临床症状
母猪表现为厌食,萎靡不振,体温正常或稍升高(39.5℃~41℃);常发生便秘,粪便干,呈黑褐色,严重者粪便呈小硬球状,外面有黄白色的黏液;乳房肿胀坚实,有热感,触诊时有痛感,母猪拒绝给仔猪哺乳;无乳或仅能挤出少量稀薄的乳汁,严重的病例乳房肿胀,皮肤光亮,乳汁呈清水样,容易发生乳房坏疽。发生乳房坏疽的病猪体温升高,精神委顿,乳房青紫色,仅能挤出少量带血的清水。部分母猪有子宫内膜炎的症状,阴道常流出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在尾巴和阴门周围形成污秽不洁的痂垢。仔猪表现为饥饿、消瘦,常常不停地拱母猪或追赶母猪。仔猪皮肤苍白、消瘦,死亡率增高,严重的整窝仔猪死亡。
3治疗措施
3.1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催产素
催产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样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收缩,有利于乳汁排出。催产素还可以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有利于排出胎衣和恶露,加速子宫的复旧过程。母猪产后肌肉或静脉注射催产素20~30单位,每天1次,连用3~4天,可以有效治疗母猪产后无乳。
3.2产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3.2.1抗生素治疗:具体做法是氧氟沙星1.2克、地塞米松25毫克、0.5%甲硝唑注射液100毫升子宫内灌入,隔日1次,连用3-5次。或氟苯尼考1克、0.5%甲硝唑注射液100毫升子宫内灌入,隔日l次,连用3~5次。每次用药的第2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5毫克,用药后5-6小时肌肉注射催产素注射液10~30单位,促进子宫内的液体排出。
3.2.2碘溶液子宫灌注。卢革氏液:碘25克、碘化钾50克,加蒸馏水500毫升溶解,配成5%的溶液。取5%的碘溶液20毫升加蒸馏水500~600毫升,配制成子宫灌注液,母猪1次灌入100毫升37℃~38℃的子宫灌注液。其机理是碘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活化子宫,使子宫的渗出加强,起到子宫自净的作用,促进子宫恢复。子宫灌注后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3~5毫克,用药后5-6小时肌肉注射催产素注射液10~30单位,促进子宫颈口开放和子宫收缩,排出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