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丹毒中药治疗措施!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兽药营销网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情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部分病例由急性型转变为慢性的关节炎型或心内膜炎型。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哺乳猪和幼龄猪很少发病。发病季节为夏秋季。人感染后称类丹毒,其临床特征为指部或手部皮肤出疹,有烧灼感和刺痛感,有时剧痒,但不化脓。

[病因病机]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变化异常,猪舍潮湿不洁,猪吃了被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猪体正气内虚,感受湿热邪毒,邪毒侵袭肺胃,肺胃内热炽盛,外观肺胃热象;邪热深入营血,血热损伤脉络,外溢肌肤,故见皮肤红色斑疹;邪入于肺,可发咳喘,邪陷胃肠则呕吐、便秘或拉稀:病重后期可因肺胃津枯,肝失所养,邪毒损害筋脉而出现瘫痪。

[主症]急性型(败血型):为最常见的病型。流行初期常见一头或数头不见明显症

      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猪体温升至420C以上,稽留不退。食欲减少或废绝,有时呕吐。喜卧、行走不稳。结膜潮红,眼睛清亮。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可能下痢。病猪可在胸、腹、四肢内侧及耳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时红色暂时消退。病程短促,可以突然死亡。有些病猪经3。4天体温降至正常以下而死。病死率约80%,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

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1天。

亚急性型(疹块型):此型经过较轻,以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俗称“打火印”。病初食欲减少,饮欲增加,便秘,精神不振,体温很少超过42℃。再经2―3 天,在背、胸、肩、腹部等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或圆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呈红色,指压退色,后期转为瘀血,压之不退色。出现疹块后体温始降,病情减轻,数日后可自愈。疹块部皮肤有的发生坏死,变成革样痂皮。部分病例在发病过程中突然恶化,发展为败血症而死,孕母猪可能发生流产。

慢性型:一般由上述两型转变而来。常见的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慢性关节炎型主要表现为四肢的炎性肿胀与变形,跛行或卧地不起。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消瘦,病程可长达数周或数月。慢性心内膜炎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听诊有杂音,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消瘦,喜卧,举步缓慢,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猝死。慢性型的猪丹毒有时形成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干硬似皮革,经数月可自愈。

[剖检病变]死于急性败血型病猪,以败血病及体表红斑等为特征,表现为显著弥漫性皮肤发红。全身淋巴结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胸腔积浑浊液。心包积液,心外膜与心肌点状出血或有瘀血块。脾呈樱红色,充血,显著肿大,边缘增厚。肝显著肿大、充血、呈棕红色。肾肿大,呈暗红色,皮质部有小出血点。整个消化道呈明显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特别是胃底与幽门部、十二指肠、空场前部尤为严重,粘膜发生弥漫性出血或点状出血,上覆大量粘液。死于亚急性疹块型病猪,在颈、背与腹侧部发生疹块,疹块部的血管扩张,皮肤和皮下组织有轻度或中度水肿,并有点状出血,慢性关节炎型呈无化脓性病灶,且有增生性病变。,多见于一个或几个关节。关节囊内有纤维素性的渗出物。慢性心内膜炎常见溃疡性或菜花样疣状赘生物,发生于一个或几个心瓣膜上。

[猪病治疗]急性型、亚急性型治宜清热解表、凉血散瘀。

①自虎汤与犀角地黄汤相加减。石膏30克,知母15克,水牛角20克,生地15g,芍

药20克,丹皮15克,二花15克,连翘15克,甘草10克。为未冲调或水煎灌服,每日_硎分两次用。

②青霉素l万单位,公斤体重静脉注射一次,然后按此量每天肌注两次。

③猪丹毒抗血清仔猪5~lOml,大猪30~50rnl,成猪50―70ml,静脉或皮下注射,一日一次,连用两次。

慢性型:慢性型猪丹毒要结合听诊判断有无心脏瓣膜病变,若有瓣膜杂者则无治疗价值,若无瓣膜杂音可用下方治疗:柴胡15克,陈皮15克,木通10克,秦艽 15克,防已15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大黄30克,芒硝6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为未冲调或水煎灌服,每日一剂分两次用。

针炙治疗:针血印、天门、断血、尾尖、玉堂、山根等穴。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丹毒, 措施, 治疗, 中药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