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可见于各种日龄的猪,临床上主要见于育肥猪和保育猪,种猪和哺乳仔猪也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震颤,喜卧、聚堆,行走时四肢疼痛,站立不稳;体温升高至41℃;蹄冠部发红,微肿,触压敏感,不久形成谷粒或黄豆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蹄壳松动,渗出较多,糜烂溃疡,严重的蹄壳脱落,肉蹄裸露,出血不止;吻突和乳房皮肤也会形成水疱和糜烂。哺乳仔猪感染后,突然出现伪狂犬病样表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四肢泳动,迅速死亡。死后皮肤苍白,呈现急性心肌炎病变即所谓的虎斑心,部分育肥猪尤其是含有皮特兰血液的体型较好的猪感染后,也会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笔者在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主动免疫
注射猪口蹄疫疫苗使猪体产生免疫力,对本病有一定的防制效果。常用猪口蹄疫O型高效灭活苗或合成肽疫苗。免疫程序为:种公猪、后备公猪,耳后注射3~4毫升/头或1~1.5毫升/头,每年4次;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0~20天和产前30天左右各免疫一次,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前7~l0天免疫和产前30天前后各免疫一次剂量3~4毫升/头或1~1.5毫升/头;仔猪于60~70日龄首免2~3毫升/头或l毫升,100~120日龄二免3~4毫升/头或1.5毫升。当地有疫情本场受到威胁时,可采取紧急接种:对种猪和80日龄以上的育肥猪进行普防,30~80日龄仔猪也可以注射疫苗,如间隔10~14天强化免疫一次,效果更佳。
用口蹄疫灭活苗普防时部分孕猪会发生流产,流产率为2%~3%,在注射疫苗前后三天,料中加入50%的VE粉500克/吨,可使流产率降低到0.5%以下,并有促进抗体生成的作用。30日龄以内的仔猪,由于母源抗体干扰,免疫效果不理想,一般不主张接种疫苗。病猪、弱猪、僵猪对疫苗的耐受性和应答性较差,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或继发感染,因此不宜注射疫苗。
2切断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为间接接触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病蔓延,防止该病发生,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2.1重视买猪车消毒 买猪车包括拉商品猪、种猪和淘汰猪的车辆,这些车辆走村串场,频频出入屠宰场,污染较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规模化猪场的装猪台要设计在院墙外,防止买猪车辆及其人员与猪场用具及其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装猪台在场内的,买猪车必须事先清洗晾干,然后用4%烧碱液严格消毒,买猪人员也应严格消毒,要换外衣,换鞋、消毒液洗手后方可进场。装猪时场内人员与买猪人员和车辆不得接触,装猪后对赶猪道、买猪车停放处和所有装猪人员进行严格消毒。
2.2抓好进场人员消毒 生产区工作人员在非常时期不得外出,特殊情况外出后必须洗澡、更衣、消毒;其他人员不得不进场时,必须喷雾消毒或紫外线消毒,换外衣、换鞋、消毒液洗手后才能进场。
2.3做好买粪车消毒 粪场要设计合理,场内送粪车与场外买粪车要分道行驶。粪场门口设消毒池,严防买粪车及其人员将病源带入粪场,从而引起间接接触感染。
2.4防止货币感染 在该病流行期间,货币也会沾染病毒,因此,要加强对货币的消毒工作,如采用环氧乙烷、甲醛熏蒸或紫外线消毒,防止货币带毒,引起感染。
2.5加强场内外消毒 在非常时期,每天对场内外消毒一次,一般采用2%~4%烧碱液、3%~5%次氯酸钠、0.5%过氧乙酸、1%强力消毒灵或3%甲醛液,在大风后要及时补充消毒,防止风媒传播。
3发病时的控制措施
本病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猪群一旦感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保大群、舍小群,如方法得当,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该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猪只突然死亡,蹄壳松动脱落和继发性感染引起的死淘率升高,以及病愈猪生长缓慢,料重比高等,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
3.1降低密度 猪群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密度小,传播速度缓慢。规模化猪场发病时可将发病猪确实隔离,或捕杀、深埋,将80千克以上未发病猪出售处理。
3.2封场封舍 为了防止疫情向四周扩散或蔓延到整个猪群,要组织人力物力,果断封场封舍,限制人员和车辆来往,减少人员走动,防止将病毒带出场外和传入未发病栋舍。最好将饲养员和技术员封锁在栋舍内,吃住在舍,并有专人给他们送饭、送药以及生活必需品。经验表明,实施严格封场封舍,措施落实到位,发病舍感染蔓延,未发病舍安然无恙;封舍30天以上,即使解除封闭,其他舍也只只有零星发病,不会全场暴发。同时,病猪痊愈后产生高浓度抗体,为制造高免血清,拯救其他猪只打下良好基础。
3.3加强消毒 封场封舍时,为了防止发病舍病毒进入其他栋舍,应有专人负责栋舍内外消毒工作。消毒液可选用2%~4%烧碱液、3%~4%甲醛液,0.3%~0.5%过氧乙酸等;载猪消毒可选用效果确实、对猪刺激较小的消毒剂,如百菌消-30,卫康消毒剂,强力消毒灵等。新洁尔灭,百毒杀等季铵盐类消毒剂和来苏儿等酚类消毒剂对口蹄疫病毒几乎无杀灭作用,不宜选用。消毒时,要注意药物浓度、计量和方式方法,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不搞象征性消毒。
3.4灭鼠 老鼠不仅毁坏猪场设施,糟蹋饲料,还四处乱窜,传播病原,因此要重视灭鼠工作,尽量减少老鼠密度。灭鼠宜采用对猪毒性较小的慢性灭鼠药,如杀鼠迷、大隆和溴敌隆等。
3.5主动免疫方法 在严格消毒严格封场和保证未发病舍在两周内不感染的情况下,可对受严重威胁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最好用反应较小较快产生免疫的合成肽疫苗,但对发病舍的猪群不要采用此法。这是因为注苗时容易加速本病的传播,注后14天才能产生抗体及本病在同一栋舍内传播速度很快,往往等不到产生免疫力,猪只已感染发病死亡;其次,由于疫苗反应大,猪只处于隐形感染期,有促使本病暴发的作用。
3.6被动免疫疗法 病猪痊愈后30~60天,血液中病毒消失,特异性抗体浓度较高,选择健康的母猪或育肥猪,动脉采血或扑杀取血制造高免血清,给隐性感染和刚发病的猪只紧急注射,具有立杆见影之效。哺乳母猪感染后,无高免血清保护,10日龄以内的仔猪几乎难以存活,给母猪和仔猪同时注射高免血清,母子一般安然无恙。
高免血清预防用量为:种猪l0~20毫升,哺乳仔猪2~4毫升,保育猪5~6毫升,育肥猪7~10毫升,含皮特兰血液的猪只,纯种猪和哺乳仔猪,耐受性差,死亡率高,可加大血清用量或次日再注射一次。
高免血清与本地流行的毒株血清型相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很小,是防止猪只急性心肌炎突然死亡的最好方法。但由于不少规模化猪场病情复杂,为防止“引狼入室”,最好采用本厂痊愈猪制造高免血清,如用他场血清要经过检测或特殊处理,确定无其他特定病原后才能应用。
高免血清注射后12小时迅速起效,并可维持14天左右。如配合捕杀、隔离、封舍、消 毒等措施,可使疫情迅速得以控制,经济损失很小。
3.7防止蹄壳脱落 猪只感染后,蹄壳松动、脱
落,疼痛、跛行,出血、感染,采食、饮水困难,生长慢、死淘率高,新蹄长出至少3个月以上,因此做好蹄壳脱落的防治工作是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蹄壳脱落的具体方法为:高床位饲养的,可在网床上铺上麻袋,水泥地面上饲养的撒上锯沫石灰粉(100/1),吸湿除潮,消毒保暖,地面柔软,对防止蹄壳脱落有良好效果。其次,病猪少动多静,也能减少蹄壳脱落的机会。如不宜转栏、捕捉、惊吓、驱赶病猪,灌药、注射时,动作要柔和轻巧;局部治疗时,将常规的局部涂药改为喷雾的用药方法,均可减少病猪活动,达到防止蹄壳脱落的目的。
3.8防止继发感染 由于规模化猪场密度大、紧闭饲养,以及某些免疫功能低下征的(下转第34页)(上接第24页)侵袭与困扰,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PRS),圆环病毒病、霉形体肺炎,附红细胞体病等,猪群处于亚临床状态;发病时,封场封舍,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病猪采食、饮水不便,致使抗病力下降,所以极易诱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喘气病、衣原体病、巴氏杆菌病、弓形虫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疾病,应早做准备,提前预防,防止上述疫病泛滥。如料中加入0.010%~0.015%的氟苯尼考,0.05%~0.10%复方黄芪多糖,0.4%~0.5%防蓝灵;0.01%~0.015%泰妙菌素,0.03%~0.04%金霉素;或0.04%~0.05%磺胺间甲氧嘧啶,0.02%~0.03%三甲苄胺嘧啶, 0.2%~0.3%碳酸氢钠,根据病情灵活选用上述药方,采取脉冲式用药法,喂3~5天,停5~7天,对防止继发感染均有一定的效果。
3.9对症治疗 便秘,采食减少,料中加入0.3%~0.6%硫酸钠或0.2%~0.3%的人工盐,严重的灌服液体石蜡、硫酸镁或大黄苏打粉;体温升高,料中加入0.03%阿司匹林粉或0.04%的扑热息痛粉,个别严重的肌注安五注射液,瘟可康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或大败毒注射液;蹄冠部皮肤上有糜烂和溃疡的,可喷洒0.5%高锰酸钾溶液,碘甘油或1%百菌消-30等;站立困难,不能饮水、采食的,要将料和水放在病猪附近,使其吃上料、饮上水,不致饿死、渴死。恢复期,料中加入0.03%~0.05%多维素,2%~5%乳清粉、0.1%~0.2赖氨酸以及适量的鱼粉,有利于病猪早日康复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