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是预防与治疗的基础, 疾病的诊断应理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用辩证统一的方法,运用哲学、生物学、兽医学和运筹学的基本理论,病原学、临床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动物试验学的方法,对疾病的病性做出准确的科学判断。 普通病等一些非感染性疫病,经临床和化验室工作可以做出诊断。感染性疫病只要分离出病原体,即可做出诊断。 虽然临床下作者在现场以临床、流行病学、病理学的特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做出疾病的判断;并能够熟练对单发性和群发性猪病进行病性的确定;但是由于临诊上类症较多,容易混淆,且在发病初期未能表现典型特征的疾病及隐性感染的个体、亚临床感染的群体要做出确切的诊断,必须借助实验室诊断的方法才能确诊。特别是当前猪病出现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大量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重大疫病诊断的任务更加艰巨。 尤其是近三年来,几种影响免疫功能疾病困扰着我国养猪业,给养猪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如猪环状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的发生流行,引起机体的基础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猪群免疫失败,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病变极其严重,极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和防治上的困难。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中叶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等先传入我国, 由此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大量出现,使病情复杂化。从分析当前我国猪场所存在的影响较大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来看,猪群症状相同,特别是传染病病种日益增多,病情日趋复杂;症状相互重叠、相互掩盖,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因复杂的疾病,使猪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更加困难。传染病的诊断在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中分离出2~5种病原体以上时,如何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依据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而呈现的临床、流行病学(发病率、病死率等)、病理学的特征以及经济损失,其次该病原体在混合感染中扮演的作用,最后做出正确的诊断。在诊断技术中没有统一的模式,需参与者自己创新。以下作者对猪瘟在混合感染与鉴别诊断中的地位提出几点认识。自2001年猪高热综合征流行以来,国内许多人士做了大量的病原学分离鉴定。据几年来文献资料和网络报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各种猪都可发生。 高烧达40~42℃,持续2~3周,传播速度极快,2~4个月猪群儿犬内全群发病高达99%。死亡率80%~99%,经济损失重大,引起了广泛重视,,农业部公布( 2007),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猪群出现了以高热、厌食或不食、眼结膜炎、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状;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等神经症状;以及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新的传染病,即猪的高热病。该病的发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对猪高热病的病凶进行调查,病原的实验室分离鉴定, 最终证实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随后将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高热病命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此可见,猪高热综合征是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所引发,即是多种疾病的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而引起持续高热症候群的综合征,只是混合感染的症状,蓝耳病病毒不是唯一病原,病毒变异株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这种新的传染病病原是多种病原微生物,临床特征呈混合感染的症状;其病原体分离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从
1.科学发展观 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与方法,用生物学理念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诊断的指导方法。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要创新首先是广博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并应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和解决的问题,最后才能创新。创新贯彻研究始终,勇于深入生产实践才能创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网上)、期刊和书籍。如病理专业工作者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病变,熟练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多到现场,多剖检,多看组织切片;多思考,多分析,多判定。熟练运用辩证法。 3.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学、病原学辩证统一观念 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如猪瘟、猪巴氏杆菌病和猪丹毒等;但当前出现的混合感染情况错综复杂,给诊断带来巨大的难度。 当前猪高热病的诊断可以认为: (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2)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3)当前流行的猪高热病是一种混合感染与饲养管理不善的产物,从以流行病学为主的观念做出诊断符合客观实际。矛盾主要方面是蓝耳病病毒,因为没有蓝耳病病毒这个致病因子作用,则不会发生猪高热病的流行。 (4)感性与理性关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将做出的判断上升为理性,, (5)普遍性和特殊性:每种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病理变化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应当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注意总结每种疾病的特殊性才有诊断意义。从生物学观点,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辩证地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临床流行病学及病变特征;此外,对分离病原种类、毒力以及其他检测资料等进行全方位去分析判断。 (6)对资料的处理:要善于从大量现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去分析病变,最后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7)正确认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任何一种病变形成,都是正常的代谢功能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情况下往往都是先出现代谢和机能变化即临床症状,然后是病变形态学变化。对某二病变要认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发现一般人未能发现的病变,同时尚可为确诊树立信心,如猪瘟早期的大肠扣状肿是大肠淋巴滤泡炎症的充出血变化。 (8)分清病理过程的主次:任何一种疾病的某一病例,都要出现许多临床症状及病理过程, 同一疾病不同病例在形态学上表现,虽然主要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基本一致,但由于病因的强度、机体的状态、病程等不同,所以同一疾病的同一器官形态学变化还是有差异的,如猪瘟淋巴结大理石样变化。因此,我们在判断时应分清病理过程的主次,找出疾病的主要形态学变化,特别是一些传染病,流行期间系统观察和剖检发病死亡病例,对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进行分析判断,通常情况下都可以找出最主要的形态学变化,由此最后做出科学的诊断。 (9)分析病型的先后:同一疾病,在流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型,初期往往是特急性型和败血型,中期亚急性型,后期慢性型。如猪瘟初期为急性型,中期胸型或继发肺疫,后期肠型有典型的扣状肿或继发副伤寒。同一器官病变出现的先后,其变化有所不同,要根据病变的特征新旧程度来判定。如猪瘟淋巴结出血急性、较鲜艳,慢性被吸收,较陈旧、色暗。要根据某一病变的形成过程进行判断其先后:如猪瘟扣状肿的形成,结核结节、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等。 (10)症候群:疾病在临床上出现的各方面异常表现,体温、呼吸、行为、血液学、生化学和血清抗体滴度等,许多疾病可出现一系列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症状与亚临床症状,称为症候群,可为疾病提供早期诊断依据。如猪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丹毒和猪口蹄疫等。 (11)病变群:本质是病理变化,是某种疾病发生、发展全部过程所出现的形态学上的变化。 对疾病的诊断,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特别是要寻找病变群,一个病例往往代表该疾病的某一个侧面。多个病例才能够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出该疾病全部过程的病理特征,即所谓病变群。进一步说,就是同一疾病的典型病变不一定在一个动物身上全部表现出来,只能表现典型病理变化中的某一个阶段,所以很难从这个阶段去判定。又因为病变形成需要时间,所以某一个病理变化只能反映出时间上的某一阶段的变化;多剖检一些病例才具有代表性,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根据剖检时所获得的资料,做出病理解剖学诊断。最后在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病因,探索死因,做出疾病的诊断,如猪瘟、猪呼吸综合征、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感染等。 (12)病理变化的本质:动物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结局在形态学上的反应,矛盾主要方面是致病因子,因为没有致病因子作用,动物机体则不会发生疾病,疾病种类的命名来源是致病因子(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机械、理化学因素、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缺乏等)。每种致病因子对动物机体都有其特异性,其出现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具有特异性或特征性,具有诊断价值。以猪疾病临床症状的“症候群”与病理变化的“病变群”作为诊断基础,为重大疫病发生第一时间判断提供诊断依据。 随着我国养猪事业的迅速增长,猪的疾病种类的增多,混合感染日益严重。对猪的疾病诊断由一种病到多种疾病,由一例到多例;即由点到面, 由局部到全局,由分散到集中, 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为指导生产,控制疫情,为疾病确诊提供临床病理学诊断依据。 因此,对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疫病,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将造成惨重的损失。但疫病的诊断特别是病毒性疫病的诊断,经常需要几天甚至1周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如果等待实验室诊断结果再采取控制措施,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等方面的资料,及时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很是重要。因此,像对猪瘟这样传播速度、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作出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将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国猪重大疫病诊断与防治过程中, 应广泛搜集了国内外猪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学、病理学、治疗学、免疫学和预防医学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同一疾病,在流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型,而且同一种疾病在发生时的环境条件变化多端,每一例出现的症状与病变亦有微妙的变化,应注意观察; 为猪重大疫病判断提供诊断依据,便于猪病诊断与防治,提高猪病防治技术水平。由此可见,猪瘟在鉴别诊断中的地位是当前猪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矛盾方面,同时具有普遍存在的意义,经济损失最大。因此,在实验室检验结果猪瘟抗原阳性时,其诊断应是猪瘟,防治亦应遵循猪瘟措施处理。 急性败血型猪瘟与急性猪丹毒、最急性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和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等,在临床上表现极为相似。因此,临床表现只供参考,还必须从病理变化、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做鉴别诊断。 繁殖障碍型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日本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布鲁菌病和猪衣原体病等,在临床上也容易混淆,应该予以鉴别。 慢性猪瘟在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要特点,病理特征是大肠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应与慢性猪副伤寒、猪痢疾及其他的腹泻性疫病进行鉴别。 确诊猪瘟可采集病猪各种病料检测病毒,或采集病猪血清用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瘟强毒抗体;但还应做兔体交互免疫试验。(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