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 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动脉炎病毒属( Arterivi-rus)成员。1991年荷兰中央兽医研究中心,率先从人工和自然感染病猪分离到病毒,命名Lelystad病毒(LV)美国分离株称为VR-2332。 病毒粒子呈卵圆形,直径50-65nm。在感染的肺泡巨噬细胞的超薄切片中,PRRSV直径为45~65nm的球状颗粒,核衣壳直径30-50nm,衣壳上有Snm短突起。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19g/mL,在蔗糖中的浮密度1.14g/mL。该病毒有囊膜、二十面体对称,为单股正链不分节段、聚腺苷酸化RNA病毒。基因组长15 432b,包括8个开放阅架框架( ORFs),如ORF-7编码的核衣壳蛋白、ORF5编码的囊膜蛋白、RF6编码的膜蛋白,以及ORF2,ORF3和ORF4编码的蛋白产物起反应,它们都很容易检测。每个阅读框和相邻的有部分重叠。ORFI编码病毒的复制酶,包括ORFla核位于基出组的端。其上游是长约1 89个核苷酸的5’端非编码区(N on-codingregion,NCR),高度保守。在两种血清型毒株中,5‘端非编码区的同源性高达99%。在紧接ORFla起始密码子的前导序列中有两个发夹结构。ORFI是最大的一个阅读框,长约12kb,约占基因组的8000。ORFla和ORFlb重叠16个核苷酸,在重叠序列中有庚核苷酸结构和拟节结构,这两种结构均是聚合酶翻译过程中核携体移码所必需的。ORF2-7是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基因,主要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病毒囊膜蛋白(GPs)、基质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在ORF7终止密码子之后是3’端非编码区(NCR),含有polyA结构,其长度在14-23个核苷酸之间(平均长度为17个核苷酸)。在polyA上游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八核苷酸序列。3’ NCR在两种血清型毒株中的同源性为76%,认为这段序列的功能可能是聚合酶的结合区,用以启动负链RNA的合成。 PRRSV上的囊膜蛋白GP5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和免疫保护性抗原之一,有许多独特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在致病和免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RRSV有许多不同的毒株,不同毒株间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别。PRRSV比较独特之处是,即使抗体试验结果阳性也不表示具有免疫力。具有高抗体滴度的猪仍可大量排出病毒。 PRRSV分为两个型,即以ATCCVR-2332毒株为代表的美洲型和以Lelystadvirus(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PRRSV具有变异性,欧洲和美洲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显著的抗原差异性,两者只有很少的交叉反应:序列分析表明北美两地区的分离株存在广泛的基因组变异,而欧洲毒株之间则呈较为保守性。不同毒株之间在毒力和致病力上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的PRRSV分离毒株均属美洲型,超,迄今还没有发现欧洲型毒株。 PRRSV与所有的RNA病毒一样,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易形成一个异源的种群。同时我国的分离毒株也存在变异现象,现已发现有缺失变异毒株的存在,例如我国当前新出现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就是—个典型例证。 PRRSV的生长要求较高,PRRSV专嗜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内生长,在传代细胞系CL2621和Marc1451中亦可圭生长繁殖,且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 肠变;目前只有在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猴 酗肾细胞CL2621细胞、MA104系的克隆株MARC-145细胞上生长良好,可用于PRRSV的分离与鉴定。据报道不同病毒株适合生长在不同的细胞上,有的毒株仅生长在一种细胞上,有的毒株生长在多种细 温胞上。PAM对大多数PRRSV毒株都适应,且产毒量高,但因PAM制备的技术难度较大、难以获得均质的PAM等问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大多用MARC-145细胞分离培养PRRSV。 在这些细胞系上均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 CPE)。欧洲LV株在PAM生长较好,而在其他细胞系上培养则毒价很低,而美洲株在所有细胞系上生长都较好。 欧洲和美国分离的毒株在形态和理化性状上相似:但血清学试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欧洲IJV株和美国分离株VR-2332在抗原性上有差异。欧洲分离株( LV)仅能适应于猪肺巨噬细胞,并能产生细胞病变( CPE),美国分离株( VR-2332 )可在CL2621、MarC-145、MA-104细胞系培养,并能LLIJI现CPF。,因此,将PRRSV分为两个亚群,A亚群为欧洲原型;B亚群为美国原型。 根据基因的变异程度,目前将PRRSV分为2个不同的地理群:以欧洲原型病毒Lelystad virus(简称LV)为代表的A群和以美国原型病毒ATCCVR-2332株为代表的B群。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分离株之间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属一种病毒。但两者抗原性差异使其在血清学反应中仅有很少的交叉反应。核酸序列比较也表明它们的基因组中存在广泛的差异。两群病毒的抗原差异可大到只有应用同一种抗原型的病毒进行血清学试验才能确诊PRRSV。即使在同一群内不同毒株之间也存在着毒力及抗原性的差异。PRRSV的3种主要结构蛋白为:分子质量为15kD的核衣壳蛋白(N)、18kD的基质蛋白(M)和25kD的囊膜蛋白(E)。其中N蛋白免疫原性最强,在PRRSV感染猪体时,所有感染猪在攻毒后7d都能检测到抗N抗体。 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在pH6.5-7.5稳定。PRRSV不凝集红细胞,无血凝活性不凝集鸡、鹅、豚鼠、牛、马、猪、绵羊和人的红细胞。病毒经乙醚和吐温-80处理后具有血凝活性,且能被PRRSV特异性抗血清抑制。PRRSV对pH值及温度变化非常敏感;pH值大于7或小于5时其感染性降低90%以上,对碱耐受性极差,pH5.5~6.6为其保存最适pH值;室温及37℃以下迅速失活,56℃45min即被完全灭活;在-70q:可保存1 8个月,4℃保存1个月,37‘C48h,56C45min完全失去感染力。在血浆中的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发病猪场的猪出场后,3周内仍具有感染力。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利用这些特点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或热水清洁环境。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查发现,病毒存在于病猪的肺泡巨噬细胞,细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细胞,脾脏的红髓及边缘区的巨噬细胞内。从死胎和弱仔的血液、腹水。肺和脾可分离出病毒。国际上分美洲型和欧洲型毒株,毛我国郭宝清( 1996)分离到的毒株都是美洲型,还没发现欧洲型毒株。 PRRSV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为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即在低水平 “亚中和”的PRRSV特异性抗体存在的情况下,PRRSV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增强。 PRRSV的这种抗体依赖性增强(ADE)现象在体内和体外均得到证实。PRRSV具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家猪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此外,某些禽类也可人工感染。 PRRSV株间存在抗原性差异和毒株变异性,但也存在一一些雌交叉。依据病毒遗传基因特征和病原性的差异,可分为以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的A业群和以北美洲洲型ATCC-VR2332株为代表的B亚群,两个亚群可通过单克隆抗体和PCR方法加以区分。我国分离到的一些地方毒株均为美洲型毒株,但由于国内、国际猪只与肉品贸易的日益频繁,我国猪群也存在着受到欧洲型毒株感染的潜在危险。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