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感性 各品种及其杂交品系的猪对本病均有易感性。
2.传染源 成年猪在自然状态下多为隐性或无症状感染,似乎存在水平传播。本病的传播与购进种猪有关。表现临床症状需要胚胎感染。
3.传染途径 在传播方式上仔猪与成年猪似乎有所不同。已经清楚,仔猪是由母猪垂直传染,未见到仔猪间的水平传播。有关公猪对本病的传播,有两种见解:①公猪可能是本病毒的储存宿主和(或)传播者,在交配时传给母猪。②公猪在交配时由患病母猪感染,成为病毒的储存者,再与其他母猪交配时传给母猪。公猪是病毒的储存宿主还是传播者,还有待澄清。
4.流行特点 本病发病率低,各品种和杂交猪均可受害,初产母猪比经产母猪常发。发病率随猪群而异,有一两窝猪只发病几只或几窝所有的猪均受害。在一猪场通常在1周到2个月内生产的儿窝猪发病,然后消失。相邻猪场通常不发病。暴发后下一窝很少复发,也很少在一猪场形成地方流行。各次流行间和同一次流行不同窝次间的病死率很不一致,流行期间的病死率范围可能为0%—250,同次流行窝间的病死率为0% - 100%。在产仔季节,往往是头几窝产的仔猪常表现出严重的症状,以后窝次所产的仔猪则表现症状轻微。
5.发现历史与现状 1854年最初由德国作过疑似本病的报道。从那时起直至20世纪40年代只限于病例的报道和有关治疗资料的评述,50年代才开始有了病理学、流行病学的报道和病因方面的探讨。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美洲一些国家有过本病发生的报道。直至1979年才从患病仔猪的肾或其他器官的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到先天性震颤病毒。中国罗清生等于1962年首次报道了本病在我国的发生。本病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