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场引种注意事项及引进种猪的管理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养猪网

导语: 养猪 首选,中国畜牧网站十强,倡导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及时追踪市场行情动态,提供专业的养猪技术信息。

持续的品种改良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必须制订科学的引种计划和管理好引进种猪。笔者根据多年猪场管理经验,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一、根据猪场规模和类型制订引种计划
计划内容可包括目标场背景、种猪市场形势、引种批次、品种、数量、时间、资金和费用预算(种猪、运输、差旅、手续费等)、引入种猪的隔离场所、保健措施等,落实责任人和相关环节的工作衔接。目前引种的猪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新建猪场,其次是改扩建猪场,第三是目前正常生产的猪场。
对于新建猪场,建议根据生产规模确定引种计划,特别是引种数量和引种时间。例如设计产能是万头猪场,按每头母猪上市18头肉猪,则需要生产母猪(10000/18)560头左右,按每头年产2.2胎配种分娩率85%计算,每个月配种(560*2.2/12/0.85)120胎(头),考虑到新建猪场受配猪来源于后备母猪,且新建猪场往往先建育肥猪舍(便于提早引种、提前生产、提早出栏),确定引种次数为(560/0.85/120)5次,每次引种(560/0.85/5)130头。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栏舍和足够数量、体重梯度合适的种猪供挑选,为降低引种成本也可以减少次数增加数量,以便根据体重大小和发情情况来调整配种计划。
对于引种只为补栏的猪场,建议按照淘汰更新情况确定引种的时间和数量,一般商品场生产母猪的淘汰率在25%~30%,生产公猪淘汰率在30%~40%。以万头猪场为例,一年更新160头左右生产母猪,则引入后备母猪在190头左右,后备公猪12头,分3批(11月、7月和3月),每批68头。确定引种时间时应避开猪价高峰期、疫病高发期和高温季节,同时要考虑高温和寒冷对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于扩建猪场,引种可以结合新建和正常生产两个方面确定引种头数。
二、目标场的选择
制订引种计划之后,首先要明确引种地区和目标场情况,尽量不要从不同猪场引种。对引种地区的要求:非疫源地(疫点3 km范围内)或受威胁区(疫点10 kg范围内),政府重视品种改良工作,生产水平和出栏较大的区域。对目标场的要求: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品种新,群体大,能够满足引入品种和数量的要求;硬件设备新、防疫体系完善,设施先进;猪场经营管理良好,生产水平较高;近期没有重大动物疫病;技术力量雄厚,诚信度高;售后服务完善;价格定位适中,体系完善。建议引种前多向业内人士咨询。
三、做好种猪入场的准备工作
确定目标场后,别忘了给入场种猪准备一个彻底清洗、消毒、干燥且远离生产群(1~3 km)的封闭隔离场,最好给猪安装饮水加药装置,准备好卸猪台和专用消毒工具,准备好饲料,安排专人负责隔离区的相关工作。
四、后备种猪的选择
后备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猪场持续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种猪选择的总体要求是: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和不同种用要求。后备母猪的选择要点:以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和母性好为选择的基本要求,兼顾体型外貌、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要求乳头、肢蹄及整体生长发育良好,阴户松弛下垂,活泼且应激反应轻,前胸开阔,腹围明显,同胞即本身无遗传疾病,发情征候明显。选择体重时应考虑隔离适应时间的需要和生殖系统发育的规律,母猪体重一般在50~60 kg较适宜。种猪场在种猪选择时都要经过初生时选择、断奶时选择、保育期选择、育成期选择、后备期选择等阶段,确定不同的选择标准和要求。一般到客户挑选的阶段是在育成后期。后备公猪的选择要点:以体型外貌、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好为基本的选择要求,性欲好,同时兼顾繁育性能。要求料肉比低、日增重快、瘦肉率高、背膘薄、肢蹄发育良好、性欲旺盛、无遗传疾患、睾丸发育良好、前胸开阔、背腰平直、腹围适中、包皮内没有明显的积尿、应激反应小、具备明显的雄性特征等。注意有必要要求目标场提供完整的种猪系谱档案、种猪合格证明、防疫免疫记录、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及相关技术资料。
五、种猪的装载与运输
首先要办理好相关的手续,如引种许可证、检疫合格证明、消毒证明等并开具发票。
装运要求:确保种猪安全到场,尽量减少因运输而带来的损失。
对装运车辆的要求:合法、车况良好的营运车辆和有小栏隔开可防刹车、打架等带来的伤害,带有雨布且后棚宽敞有足够的高度等。目前国内已有专业的运输车辆,车上配有通风降温装置、饮水装置以及装卸升降控制台等,建议最好选用专业的运猪车辆进行装运。
装猪前应对装载车辆及用品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等干燥后再进行一次消毒,装猪前再利用场内的消毒机械进行一次消毒,铺上稻草、木屑等垫料。对种猪场而言此环节最好有销售部门专人负责。
种猪装车:装车前根据猪的大小和栏的大小和数量确定每栏装载头数。为了减少脱肛和应激综合征的发生,种猪运输前应进行限饲,对挑选好的种猪可注射抗应激药物。长途运输的运猪车每辆车应配备两名驾驶员交替开车,应尽量行驶高速公路,避免堵车,行驶过程应尽量避免急刹车。装猪时,尽量使用赶猪板,不能猛打猪,防止因外伤而增加感染的机会。运输途中对一些烦躁不安的猪可以注射少量的镇静剂,以防猪互相打架造成损伤。由于猪在运输中受应激的影响容易患病,最好有兽医人员跟车同行,带上常用药物,以备急用。
    六、卸猪

种猪运到隔离场停靠码头前,对车身以及猪群应先进行喷雾消毒处理再卸载,禁止踢打生猪。码头在建前应考虑高度与宽度,有利于调整车的位置,方便卸猪。卸猪完毕,应对码头和赶猪道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清洗,参与人员应洗澡、更衣、彻底消毒后方能离开,注意工作服、工作鞋在隔离区不要带出。
七、隔离舍的管理
隔离舍对猪场的防病控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猪转入隔离舍后,建议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1.由专业兽医立即对全群种猪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关节被压伤、扭伤或脱肛以及应激反应很大的视具体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2.对全部饮水器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压力很小或无水,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处理。装有饮水加药系统的隔离舍应在种猪到场前洗净装置,加入抗应激的药物。
3.分群:按品种、性别、体重大小、健康状况等分群,建议2㎡一头后备母猪,单栏数量不能太多,以5~8头为宜,公猪尽量单栏饲养。
4.清扫圈舍:分群完成后,立即对圈舍及过道进行打扫,猪栏内清扫的粪便杂物堆在栏内屎尿区。
5.在栏内放入稻草、青饲料等物品,以分散猪的注意力,减少打架的机会,种猪到场后前2天安排饲养员留守猪舍看管,防止猪打架并做好定位工作。
6.猪到场休息12小时以后,可以喂给少量饲料,为了保证饲料平稳过渡,可以从目标场带入5天左右的饲料量回场,喂料原则是少量多餐,保持饥饿感,3天后恢复到正常采食量。
7.对路途运输损伤的猪群,单独饲养,加强治疗和护理。
八、后备种猪到场后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提高后备猪的利用率、配种分娩率以及有效产仔数。为此需做好以下工作:
1.满足后备猪的营养要求,建议使用后备猪专用料,注意钙、磷、生物素、亚油酸及维生素E等营养素应比肥育猪需要量高。
2.配种前要注意饲喂量:从90 kg以后应限饲,配种前后备猪体况保持在背膘16~20 mm,体重130~140 kg。
3.给予后备猪充足的光照。4.做好后备猪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尤其是引起繁殖障碍的几种病毒性疫苗,如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伪狂犬等,注意免疫效果和质量。
5.用成年公猪诱情:后备母猪165日龄开始,每天上下午各1次。
6.配种次数:以2次配种为宜,后备母猪首次配种宜采用本交。
九、不发情后备母猪的管理
引进后备母猪通常有部分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导致该问题的常见因素有:
1.疾病因素:某些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霉菌毒素的影响。
2.营养因素:如使猪过肥或过瘦、营养不平衡或饲料中VE、锌等缺乏。3.管理因素:密度过大、光线过暗、运动太少、缺乏诱情等。
4.季节因素:高温致使内分泌紊乱等。
5.遗传、品种因素。
6.配种人员技术和责任心。
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应对措施:
1.加强疾病防控:通过免疫、抗体监测、药物预防等手段,。并做好猪场生物安全工作。
2.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分群、重新并栏、加强光照和运动,采用公猪诱情、发情母猪诱导等手段。
3.建立发情档案:登记母猪首次发情基本信息和后续发情的相关情况。
4.对超过10个月还没有发情的猪做淘汰处理。

(责任编辑:小龙女)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