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猪瘟超前免疫是指乳猪出生后去除体表胎膜,擦干全身黏液后不让乳猪吮吸初乳,于乳猪颈侧经消毒后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l~2头份,并与母猪隔离1~2 h后再放回母猪身边吮吸初乳的一种免疫方法,也称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目前应用猪瘟弱毒冻干疫苗免疫生猪,是预防和控制猪瘟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乳猪免疫猪瘟疫苗后,仍然还会发生猪瘟。笔者认为目前国际、国内采用的猪瘟疫苗超前免疫技术是控制和消灭猪瘟的较好方法。
1 猪瘟疫苗超前免疫的理论研究
1) 超前免疫最早是由法国学者Cortheier等于1979年报道,70日龄的猪胚即可对抗原产生应答生成抗体。乳猪出生时,其胸腺、骨髓、脾和淋巴结均已发育比较完善,特别是胸腺,占体重的比重最大。此时机体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即可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抗体。
2) 初生乳猪没有吮吸初乳前,体内没有抗体。因为猪的胎盘结构属于上皮绒毛膜型结构,胎盘组织细胞层有6层,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大都不能通过母猪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所以初生乳猪没有母源抗体,不会干扰免疫应答。
3) 当乳猪吮吸母猪初乳后3 h,血清中即可检出母源抗体,6~12 h后母源抗体的含量达到高峰。采用超前免疫,使猪瘟弱毒疫苗在乳猪体内有效滞留1~2 h,可使活疫苗弱毒在乳猪体内有足够的时间增殖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既不被血液中的母源抗体中和,又能与母源抗体有协同作用,所以乳前免疫在理论上是切实可行的。
4) 我国猪瘟兔化弱毒株对乳猪无残余毒力,十分安全,可大胆使用。
2 免疫程序的制定
对乳猪实行猪瘟超前免疫能有效预防猪瘟,但免疫有效期究竟有多长,是否要再接种猪瘟疫苗,何时接种比较适宜。有研究认为一次超免,即可提供对猪只的终身保护,超免后l80 d检测,猪瘟抗体的阳性率为85%,可保护绝大多数猪只出栏。而有的研究认为超免乳猪在150日龄时血清猪瘟抗体阳性率仅73%,已不能对猪群提供安全保护。因此,各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定期对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制定适合各个场的个性化免疫程序。在猪瘟疫区和受威胁区,只有采取猪瘟超前免疫和常规免疫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确保猪群免遭猪瘟侵袭。有研究表明:实施猪瘟疫苗超免l~2头份的乳猪,在注苗后l~2 h吃初乳,免疫期可维持60 d以上,最好在60日龄时进行第2次免疫,剂量为4头份,可保护到肉猪出栏。
3 对猪瘟超前免疫的几点认识
1) 纵观国际、国内对猪瘟超前免疫的不同研究和试验,各地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使得超免后对乳猪的保护期各有不同或造成免疫失败。出现这些差别的原因众多,如超前免疫的剂量,注苗后至吃初乳的间隔时间,猪瘟病毒毒力变异,感染低毒力毒株,母猪抗体水平低下,疫苗使用不当、质量差,母源抗体干扰,免疫程序不合理等,都将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试验结果的差异而怀疑或否认超前免疫的效果。相反,超前免疫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能完全避免母源抗体干扰乳猪主动免疫的一种免疫方法。同时,乳猪猪瘟超前免疫法可打破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亚临床感染的传染链。
2) 超前免疫技术在规模化猪场应用是切实可行的。目前,福清市多数规模化猪场在猪瘟防治方面几乎都采用乳猪超前免疫技术来防止猪瘟的感染,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为,乳猪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l.5~2头份,待l—2 h后放回母猪身边吃初乳。60日龄后再用同种猪瘟疫苗4头份进行第2次免疫,直至出栏不再进行猪瘟疫苗免疫。
3) 初生乳猪超前免疫是指乳猪出生后即接种猪瘟疫苗,一般注苗后1 h再吮吸初乳就可以,这样对乳猪伤害不大,又不影响抗原在乳猪体内增殖。若注苗后经过4 h以上才吮乳,将会导致乳猪初乳的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受阻。因此,必须掌握好首次吮吸初乳的时间。初生乳猪吮吸初乳是乳猪获得母源抗体的唯一重要方式,保证初生乳猪及时吃上初乳,增强机体抗病力,仍是非常必要的。
4) 经乳猪猪瘟超免的猪群在生长阶段检测抗体时,抗体滴度比未做超免的乳猪偏低,一般在1:32左右,再次注射猪瘟疫苗后,抗体滴度还是上不去,但抗体滴度虽低却不发生猪瘟,其原因还尚待研究。
5) 不仅猪瘟疫苗可超前免疫,许多病毒性疫苗,如蓝耳病弱毒疫苗也可作乳猪乳前免疫,方法同猪瘟超前免疫,在临床应用时效果也十分理想,其原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自《福建畜牧兽医》.-2009,(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