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是现代机械化、集约化养猪和兽医临床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近年来,笔者在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监管中遇到过很多病例。如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注射时突然死亡,有的公猪在配种时由于过度的兴奋导致死亡,还有些猪在车船运输时突然死亡。此外,外界报道PSS也愈来愈多,许多国家均有发生,越来越受到各国养猪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猪的饲养管理和运输方面的应激问题,危害严重,可导致繁殖障碍、生长发育受阻,造成严重疾患甚至死亡。在宰后肉品质量方面引起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报道,应激敏感猪宰后60%~70%出现水猪肉(PSE肉),即色泽淡白(pale)、质地松软(soft)、有液汁渗出(exudative)。这种肉适口性差,不适合加工,也不宜鲜销。
1应激的发病机理
当猪受到应激原的作用后,下丘脑兴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进入脑垂体前叶,使脑垂体前叶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多,ACT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上腺,促使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应激初期分泌的肾上腺素,也可刺激脑垂体前叶释放ACTH,ACTH分泌的增多,阻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强分解代谢,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当应激原的强度较大,作用持久时。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衰竭,可造成猪发病和死亡。
2应激原
猪群应激是由于猪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多种外界因素强烈刺激所致。引起猪只应激综合征的应激原很多,主要有:l)仔猪处于断奶、转栏,拥挤、饥饿、打斗、饲料和饲养方式及环境改变的阶段,容易引起断奶仔猪的“神经病”;2)气候变化,如外界气温过高、寒冷,引起猪躁动不安,相互咬斗,呼吸加快,食欲减少,多见于大肥猪和重胎母猪;3)运输装运,猪群调运过程中的碰撞、挤压,特别是长途运输,运输中缺少饮食,加上剧烈曝晒、车船内气温高,育肥猪群易引发应激性日射病和热射病;4)疫苗注射及阉割应激;5)外界噪音刺激、惊吓;6)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3临床表现
应激敏感猪的外观特征是前肢较短,后腿肌肉发达,腿粗呈圆形,皮肤坚实、肌肉丰满、脂肪薄,易兴奋,好斗,后躯和尾根易发生特征性震颤,追赶时呼吸急促、心跳亢进,皮肤有充血斑紫斑,眼球突出。
猪发生应激后,初期病猪出现不安,背肌和腿部肌肉震颤,尤其是尾部快速颤抖,站立困难,眼球突出,全身无力,最后肌肉僵硬,呈现运动障碍或卧地不动。皮肤外周血管收缩和扩张,出现阵阵潮红现象,相继发生紫绀。体温升高,心跳加快,有的可达200次/min以上,呈张口呼吸,气喘状态,口吐白沫。中期症状像休克或虚脱,大多数病猪可在半小时到2小时内死亡,死后几分钟内即刻发生尸僵。严重的病例,无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剖检后发现背最长肌、腰肌、股肌等色泽苍白,肌肉松弛、有液体渗出,折光性强,似用热水洗过一般,严重部分如熟肉状,易于插入,失去弹性,水肿严重,有的在肌模上有小点状出血。病死猪各脏器有充血、淤血,淋巴结肿大、出血等病变,气管内充满泡沫状液体。2~3月龄仔猪,最典型的病变是心脏广泛出血,有条纹或斑点状变性,心脏外观如桑葚。
4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猪场的选址和猪栏建设合理,保持猪舍内安静,应避免外界因素过多的干扰;避免猪群拥挤,注意合理组群,不任意混群;注意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降温,保持舍内温度均衡,防止骤升骤降;保证足够的饮水并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出栏前12~24 h内减食或不饲喂,可有效避免出栏过程中发生应激现象。
2)保证饲料全价平衡。保证供给猪群全价饲料,不仅有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还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关资料报道,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可提高猪的抗应激能力。
3)在购销、运输的过程中要避免恐吓、粗暴捕捉,防风吹、雨淋、暴晒、挤压和撕咬。运输时避免猪群拥挤。尽量减少抓捕、保定、驱赶骚扰等。即使抓捕也要避免过度的惊恐刺激。
4)优良的品种选育。通过临床观察,要将具有应激表现的猪—肌肉颤抖,尾颤抖,皮肤易起红斑,体温易升高的猪3~5周龄的应激敏感仔猪,采食量少,兴奋好斗的仔猪发生无乳症的母猪,繁殖障碍、性欲差的公猪等;在品种选育时逐步淘汰。
通过血型鉴定、氟烷检测和CPK(磷酸肌酸激酶)值测定,检出应激敏感猪种并淘汰,使应激基因频率下降,从而选育出抗应激的品种。
5)对发病初期的猪只,如症状较轻,应立即单圈饲养,给予充分的安静和休息,同时用凉水浇洒全身。如症状较重的猪只,可用药物进行治疗。镇静剂首选药物是氯丙嗪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2 mg,肌内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每头猪2~3 mL,肌内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补充电解质,每头猪50~100mL,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每头猪5~10 mL,肌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