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选留与培育后备母猪,对提高其生产、繁殖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增加饲养地方品种的养猪户(场)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后备母猪的选留
1.1依据系谱选留后备母猪
选留后备母猪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的后备母猪。应先普查后备母猪的父母代生产成绩,选择无遗传缺陷.初生重1.2~1.5kg,乳头6对以上并排列整齐。体形好的仔猪留作后备母猪。同时要求同胎仔猪整齐、大小均匀,且至少8头以上。
1.2多次选留后备母猪
初次选种在仔猪28~35日龄、体重约在20kg左右时,要求选有效乳头6对以上且脐部以前至少有3对,无瞎奶和赘生小乳头、阴户端正,四肢稍高且结实有力,前胸开阔,后臀丰满的仔猪;第2次选一种在70~80 日龄左右,体形外貌要求,毛疏而光,皮红而润且富有弹性,背腰平直,肢体健状整齐,乳头粗大而突出,阴户发育良好;第3次选种在6月龄左右,在前2次选种的基础上进行精选。有条件的猪场可进行6月龄体尺测量,根据成绩淘汰低于群体平均值个体.从高于群体均值个体中按育种值大小依次选留,同时结合日增重、活体背膘厚、体型外貌选择。总体要求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保证不瘦不肥的种用体况。性成熟和体成熟平行发展,能够如期发情配种;第4次选种在配种前,淘汰乳头等器官发育不良,有繁殖疾患以及其他不良性状的个体。
1.3其它方面
除普查系谱和多次选种外,还应从某些疾病方面考虑选种。如初产母猪患细小病毒病而产了带有木乃伊胎的活仔猪。其可能是细小病毒病的携带者,不能留作后备母猪。患过喘气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疾病的母猪所产的仔猪不能当作后备母猪。此外,也不要在头胎母猪和老龄母猪的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但对特别优秀个体可适当考虑。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2.1优化圈舍环境
圈舍应保持冬暖夏凉,温度适宜,干燥清洁,阳光充足,小群饲养,每圈不超过5头,每头占圈舍面积至少0.8 m2.切忌潮湿拥挤,以防拉稀和患皮肤病。
2.2科学喂养
饲养上应饲喂后备母猪饲料,并保证饲料品质。每公斤日粮中粗蛋白质应为l5%~l6%.消化能11.00~11.30MJ/Kg。日喂2~3次,供给充足卫生的饮水。其次还要充分满足钙、磷和维生素的需要量,使骨骼和生殖系统得到充分的发育。后备母猪在4月龄前要充分饲养,避免推迟发情。到4月龄之后要保证适宜采食量,猪体况达到八成膘为宜。既可保证后备母猪良好生长发育,又可防止体重的高度增长,保证各器官的充分发育。同时喂给充足的青饲料,以利于节省精料,提高繁殖力。配种前两周实行短期优饲催情,可使后备母猪排卵数达到最大,从而提高头胎产仔数。
2.3适龄配种
后备母猪性成熟以后就开始发情,最初的发情症状往往不明显并没有规律,以后逐渐明显且规律化,大约每隔l8~21d发情一次,为一个发情周期。第二或第三个发情周期配种较为适宜。当后备母猪达到6月龄后,可将公猪赶入后备母猪栏,让它们充分的接触.刺激后备母猪发情。合适的初配年龄和体重我国地方品种猪为6~7月龄。体重60kg左右,我国培育品种8-9月龄左右,体重90kg以上。
2.4精心管理
在管理上应细心周到,定期消毒猪舍及其周围环境。按驱虫和免疫程序搞好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调教后备母猪在固定的地点排泄粪尿、睡觉、进食。每天应运动30min,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肢体健壮,提高繁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