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精细化养猪技术中提到的灭蝇问题(一)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价格网

精细养猪理论,是把科学养猪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处理,都必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下面我就这一理论做以介绍:

一、宏观的精细

宏观的精细体现在猪场设计、品种选择、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模式等,这些都是在建场伊始就必须考虑到的,每一项的不到位、失误都会对以后的生产管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一)猪场设计

猪场设计是一次性的工作,它需要设计人员从地理环境、猪场规模、管理模式、发展思路多方面着想,如寒冷地区必须考虑冬季保温,炎热地区必须考虑夏季降温,大规模猪场必须考虑布局合理,周转便利,分期建设则要考虑一期工程的方位,以后建筑时对生产的影响,猪场密集地区则必须考虑严格的防御设施。

以上这些每一个专业设计人员都能考虑到,但有以下几处细节却是人们容易忽略的:

1、严寒地区冬季舍内通风换气现在许多猪场都存在冬季通风换气不良现象,舍内经常保持高湿度、严重污浊的空气,对猪生长(尤其是仔猪)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仔猪生长缓慢,疾病不断,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追根到底是因为设计不合理。重新改建又困难重重。如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通风换气问题,就不会有麻烦了。

2、严寒地区冬季入场消毒问题进场车辆通过消毒池对轮胎消毒是入场必经手续,但在零下30多度地区,这一办法无法实现。有的猪场采用机器喷雾消毒轮胎,由于每种消毒药都不可能杀灭所有病原,消毒区域往往变成了人为的传染源。但如果我们在场区设计时将购猪车辆限制在场区墙外,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3、炎热地区夏季防暑现在许多地区夏季防暑都主要用水,频繁用水,给水处理、存放带来了压力。如果在建场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夏季的污水处理会让许多经营者焦头烂额,今天农户找来,明天环保找来,经营者的精力无法集中在生产中来,对生产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单元化饲养与全进全出单元化饲养全进全出对猪场防病,提高生产水平的好处,已被绝大多数养猪人士接受,但许多猪场由于设计的因素却无法办到,改建却又费时费力,增加成本,如在建场时考虑到这一点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

5、猪场扩建猪场扩建时,施工人员和饲养人员混杂在一起,进出车辆人员繁杂,给疾病预防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造成大面积发病,这需要在设计时有计划将各种问题考虑到,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其它影响因素还有交通信息、城市扩建区域等。所以在猪场设计时更要精细。

(二)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仅次于猪场设计的大问题,影响长远,一旦感到不适,要改变则需伤筋动骨。我们提倡精细养猪,在品种选择上,我们应注意什么?我认为,在考虑高生产性能,高瘦肉率和高饲料报酬的同时还要考虑到:

1、适应性。所选品种应能适应当地气候,猪舍条件,饲养人员素质,猪场管理水平等。

2、必须了解原猪场的疾病情况。现在流传一句话:“引种过程就是引病的过程”。如果不了解该场疫病情况,盲目引种,带进疾病的危害会远远超过种猪带来的效益。应该提前了解病情,加以防范,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做到引种防病两不误。

3、杂交利用 两品种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其生产性能往往高于其父母平均数,称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生产成绩的捷径。

(三)人才培养猪场用人不多但分工很细,干同一工种的人数有限,饲养工作又是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工作,一旦某一环节人员断档,将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培养人才应是猪场始终坚持的方针。

1、培养后备人才 现在养猪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长期稳定的现象不多,而一旦人员变动,会出现前后衔接不上。造成生产水平下降,所以培养后备人才是一个场必不可少的程序。

2、培养多面手

每一个猪场都应有几名多面手,他们不必要在各环节都精通,但却可适应各种工作。因为猪场职工经常会出现事假、病假、辞职等现象,多面手会在任何岗位人员断档时及时补上,稳定场内生产。这部分人需要重点培养,也可能他们将是场内生产管理的中坚力量。

3、培养新式人才 时代在前进,猪场管理也在进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将代替陈旧的管理,如果我们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于社会。所以把新理念、新思维引入猪场,培养出适于现代管理的人才,是保证猪场不断发展壮大所必需的。

(四)管理模式

现在养猪企业多为私有或公有私营,管理模式为老板――场长――技术员――饲养员。老板多是手中有钱,但不懂技术和管理,他们把人权、财权控制在手,场长经理只是他们意图的具体执行者。这样的模式往往是失败的。经营不善时,老板会把责任推到场长身上,频繁更换管理人员,使管理没有连续性。如果我们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达到责权利三结合,更有利于生产。

管理的精细之处在于,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具有的权力和生产目标,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发现每一个人的长处,让他们干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在他们顺利的时候,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顺利时应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和行动上的指导,给他们一块天地,让他们去开拓。

精细化养猪技术中提到的灭蝇问题(二)
 

二、微观的精细

微观的精细是砍价时的斤斤计较,是工作时的一丝不苟,是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不允许任何一处的疏忽。每一项工作都有易被忽视的细节,注意他们,防范他们,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

下面就养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列举如下:

(一)饲料

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饲料忽视的地方很多,抛开经营方面的砍价,就技术角度列举出来。

1、原料质量

(1)玉米中的水份 含水14%的玉米和含水20%的玉米,加工出的饲料不可能一样,能否以此调整配方。

(2)鱼粉为饲料中营养变幅最大的一种,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3)玉米发霉 玉米发霉后,不可大量用于饲料,但有人把发霉玉米用水洗后晾干出售,你能否发现是优是劣呢?

(4)玉米中的杂质 收购玉米时,你会把玉米中的杂质按比例刨除,但配合饲料时是否也把杂质考虑进去呢?

(5)预混料、浓缩料中的部分营养,随时间延长在不断损失,我们在用快到失效期的料时,是否考虑到这些成分不足而加以补充。

(6)现在人用食盐都必须用含碘食盐,同样地区,对人缺乏的是否也对猪缺乏呢?有几家饲料厂给猪使用含碘食盐呢?

(7)石粉用作饲料是有相关标准的,现在很少看见石粉包装有明确的厂址及联系方式、成分含量。

(8)豆粕蛋白含量变动幅度大,再加上一些人为掺假,变化更大,又有几家对每次的进货进行化验分析呢?

2、饲料配合

饲料配合是尽可能达到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至少是主要成分的均衡。猪需要的是有效的营养,而不是营养物质的堆积,考虑到主要营养物质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均衡。

(1)能量蛋白比 更确切地说是可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的比例,可消化能可从书上查到,而蛋白的可消化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据。常见错误之一是把粗蛋白当可消化蛋白对待,错误之二是单纯地按资料上介绍的可消化蛋白的累加。最合理比例则需要在实践中去证实。

(2)钙、磷比 一般饲料中,钙磷比多在1―1.5:1,但实际上,二者也不应是恒定的,特别是饲料中植酸磷不易被利用,其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磷的使用价值。饲料中无机磷所占比例及是否添加植酸酶对钙磷比例影响很大。

(3)氨基酸中,赖氨酸、蛋胱氨酸及苏氨酸之间的比例 生长猪,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人们会单纯地添加赖氨酸达到很高水平,就认为是优质饲料。其实,如果限制性氨基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是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满足后,苏氨酸或蛋胱氨酸就可能变成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赖、蛋胱、苏氨酸的比例为1:0.6:0.65,在添加赖氨酸的同时不要忘记其它两种。

(4)饲料配方应和气候(温度)结合起来 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猪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的变化,如高温季节喂高能饲料或寒冷季节喂低能饲料,都是不适当的,它会造成部分营养的不足和部分营养的过剩。在不足20℃气温的仔培舍,给仔猪高蛋白饲料(高于18%),后果是仔猪生长缓慢,易闹病。

(5)饲料配合应随原料成分而变动 猪营养需要是调节杠杆,原料变了,饲料配方也应变化,用含水30%的玉米代替14%的玉米,只能造成能量严重不足。

3、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对饲料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饲养阶段对粉碎的粒度要求不一,太细的料喂成年猪易致胃溃疡,太粗的料喂仔猪不易消化。

饲料搅拌不均匀在许多猪场很明显,如立式搅拌机需搅拌12分钟,卧式搅拌机需6-8分钟。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是部分甚至全部达不到全价性,会大大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

(二)饲养管理的精细之处

这里仅就易被忽视的地方提出来,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猪群潜力,提高设施和人员利用率,在有限的种猪群规模条件下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商品猪,挖掘出各种猪的生产潜能。

1、种公猪

有三种情况将导致公猪性欲下降和精液质量低劣,一是炎热气候,二是长期不用,三是在生病或注苗后,精液质量降低。

环境温度高于32℃,公猪的性欲下降很快,而且精子活力下降。如环境温度太高,睾丸散热困难,精子代谢加快,死亡速度也加快导致。配种受胎率降低。

长期不用的公猪,同样性欲降低,精液品质差,精液中会出现死精子很多,往往造成母猪不受胎,所以合理使用公猪是应注意的事。

猪患热性病或注苗后,精子活力降低,特别是睾丸阴囊局部高烧往往会出现所射精子全部为死精的现象,配种时应注意。

在配种利用强度方面,资料上一直提倡限制过度使用公猪,但在生产中,过度使用公猪的情况不多,公猪闲置不用的时候却很多,优良公猪每天使用2次并无大的问题,只要公猪营养能满足,长期使用更有利于保持公猪性欲。对受胎率影响 不大。

公猪疫苗注射后,一些疫苗会引起猪体温短时升高,影响精液品质。

所以建议:在加强公猪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定期检测精液品质,是保证高配种受胎率的有力辅助手段,特别是在炎夏,病后或注苗后更要加强检测。

2、空怀母猪(含后备)

配种时机的掌握是人们非常头痛的事,特别是引入品种后备猪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一些人单凭压背反射鉴定发情及配种时机,往往使不少猪漏过,为此发情鉴定仍应以阴户红肿、粘液变化、压背反射为前题,再结合公猪试情四道手续为最佳。

断奶后能否尽快发情配种是能否增加年产胎次的关键因素,在满足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使用激素可缩短断奶后发情时间,提高受胎率。

配种时,是否严格消毒影响也是巨大的,如因消毒不严造成的生殖道炎症。

母猪断奶后,应将膘情不一的猪分开,避免弱猪因受伤淘汰,并对瘦母猪补充营养,以促其尽快发情,如有疏忽,可能导致部分母猪及早淘汰(瘦弱母猪多为产仔多,带仔多,奶水好的母猪)。

有两种维生素对配种后母猪怀孕成绩影响很大,VA和VE。在配种前几天,大剂量补充VA和VE可增加受胎率和活仔数,料中加青绿饲料也同样有这一功能。

配种方式及次数对受胎影响很大,在人工授精时,由于缺乏公猪效应,多次输精的优势更加明显。

配种时应考虑到公母猪体格大小,公猪大母猪小或体弱,配种时压坏母猪的现象时有发生,实在调整不开,也应有人在旁辅助,将公猪前腿抬起或把母猪挤在墙边。避免母猪受伤或配种失败。

后备母猪发情延迟或经产母猪乏情是配种一大难题,可采取倒圈、并圈、舍外运动、增加营养等措施,仍不发情的只能采用激素催情。(内容未完)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精细化管理 养猪技术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