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场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场动力网

(一)切实做好猪群疫病预防

1.做好春季免疫接种。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自身猪场实际,做好春季免疫接种。

仔猪出生后第二天用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免疫,每个鼻孔滴0.5毫升,经黏膜免疫产生抗体快,又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35-38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疫苗。

仔猪8日龄接种喘气病弱毒活疫苗1次,每头肌注1毫升。

仔猪13日龄接种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每头肌注1毫升;3周后再接种1次,每头肌注1毫升。

仔猪18日龄接种高致病性兰耳病弱毒活疫苗,每头肌注1头份, 3周龄后2免,每头1头份;或者兰耳病自然弱毒活疫苗,18日龄每头肌注1头份。

仔猪25日龄左右接种猪瘟疫苗,猪瘟弱毒细胞苗:首免每头肌注2头份,65日龄2免,每头肌注4头份;猪瘟脾淋疫苗: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5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ST猪瘟传代细胞苗: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5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

仔猪30日龄接种口蹄疫疫苗,首免每头肌注2毫升,60日龄2 免,每头2毫升,100日龄3免,每头2毫升;或者用猪O型口蹄疫与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灭活疫苗:首免每头肌注2毫升,60日龄2免,每头2毫升,120日龄3免,每头2毫升。

猪链球菌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副猪嗜血杆菌多价血清灭活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灭活疫苗以及猪大肠杆菌疫苗等是否接种,可根据猪场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疫情而定。

兰耳病自然弱毒活疫苗:后备种猪于发情配种前6周与3周各免疫接种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

细小病毒活疫苗:后备种猪于发情配种前30天首免,间隔12天后2免,产第1胎仔猪后15天3免,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经过3次免疫后,可不再免疫接种细小病毒疫苗,已获得终生免疫保护。

猪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后备母猪于发情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

猪瘟弱毒疫苗与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备猪猪于发情配种前2周分别同时肌注猪瘟弱毒疫苗(细胞苗每头4毫升,脾淋苗2毫升,ST传代细胞苗2毫升)与口蹄疫灭活疫苗,两种疫苗同时分开肌肉注射,不会产生干扰现象。

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7天免疫接种1次,每头肌注2头份。

上述疫苗免疫接种后,发情就可进行配种,妊娠期尽可能接种疫苗。

经产母猪每年4月份接种乙型脑炎弱毒活疫苗1次,每头肌注2毫升,保护期为9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经产母猪每3个月免疫接种1次,1年四次。妊娠期间除妊娠初期1个月与临产前25天不准接种之外,其它时间可以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接种剂量均为每头2毫升。

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经产母猪每4个月免疫接种1次,可以一刀切。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安全,妊娠期间使用也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与母猪的健康,但是妊娠初期1个月产仔前25天不要注射疫苗。

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母猪产仔后,断奶时与仔猪同时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免疫后再在产房停留2天后断奶,母猪下床。免疫剂量为:猪瘟细胞苗每头4毫升,脾淋苗与ST传代细胞苗各为2毫升。

病毒性腹泻二联或三联疫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母猪产前5周与2周各免疫接种1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保护期为6个月,生下仔猪吃初乳获得抗体,可保护仔猪30天。

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与兰耳病弱毒活疫苗,猪场可根据猪群的实际状况与当地疫情决定使用。建议使用兰耳病自然弱毒活疫苗,可以全群免疫,每4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既安全、免疫效果又好。

2.严格消毒制度。一是带猪消毒:每周2~3次,在下午上班后开始,这时气温较高,猪舍内很快干燥,同时在消毒后2~3分钟加强通风,降低猪舍湿度和减小消毒液的气味。消毒应采用喷雾的方式,喷洒必须全面到位,绝不能留有死角。同时消毒液的浓度必须准确,喷洒均匀。二是环境消毒:一般每周1~2次,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方法同带猪消毒。三是消毒药选择:可选择火碱、季胺盐类、碘制剂、醛制剂、氯制剂等。产子舍和保育舍消毒尽量选用对皮肤刺激小的药物。为了避免产生抗药性,应轮换用药,1周1次。四是工作服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每周2次。用21克高锰酸钾、42毫升甲醛在温度21℃以上、湿度70%以上条件下密闭熏蒸24小时。五是用具消毒:针头、注射器及其他器械用完后立即蒸煮消毒,断尾钳、剪牙钳随用随消毒,粪铲、扫把、粪车用完后冲洗消毒。六是猪舍消毒:猪舍清空后,采用:清(清理粪便杂物)→消(用3%的火碱溶液消毒)→冲(冲洗)→干(干燥)→消(消毒)→熏(熏蒸)→烧(火焰消毒)→空(空置5~7天)的程序进行消毒。

3.做好疫病的药物预防。一是母猪产前、产后1周用利高霉素和黄芪多糖拌料饲喂,以预防产后感染、消化道和呼吸系统感染;母猪产后24小时内可用强效阿莫仙3~4支肌肉注射,以预防产后感染的发生;给仔猪断奶后在母猪饲料中拌阿莫西林,喂服4~5天,可防治乳房炎、子宫炎,提高受精率;母猪配种前24小时内每头肌注头孢噻呋钠0.5克,以提高受精率。二是仔猪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0.5毫升或头孢噻呋钠5毫克,可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3日龄注射远征牲血宝1毫升,补铁;7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毫升或头孢噻呋钠10毫克;10日龄注射远征牲血宝1毫升,补铁;14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5毫升或多福先头孢噻呋钠20毫克;30日龄用利高霉素和黄芪多糖拌料,饲喂2周;40日龄用伊维菌素加阿苯达唑驱除体表、体内寄生虫;56日龄用复方阿奇霉素拌料,饲喂1周,可有效预防猪水肿病和呼吸道综合征;第十二周龄(转育肥期),用泰乐菌素拌料饲喂1周,防治呼吸道综合征。三是育肥猪每月饲喂1周阿莫西林,可有效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增强肌体抵抗力,提高日增重;在每年春、秋喘气病易发季节,可用泰乐菌素、黄芪多糖拌料饲喂。

(二)加强猪场管理

1.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出:春季是猪疫病高发期,也是引进、卖出猪只的活跃时期,因此一定要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场区,必要时经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内及员工所需生产及生活用品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2.加强场内人员和物品管理:一是饲养员不能相互串舍,进出生产区一定要严格消毒。二是加强使用工具管理,每栋猪舍的生产工具要固定,做到严格消毒,不得随意挪用。三是勤检查猪饲料及其原料,严防饲料原料霉变。四是猪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

3.保持猪舍和环境卫生:每天打扫卫生保证猪舍清洁、干燥,不能留有卫生死角。猪舍外环境至少每周清理1次,保证眼不见脏物、杂物,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4.提高饲养人员技术:春季一般是猪只转群、疫苗注射高峰期等高峰期,也是猪只生长速度加快期,因此加强饲养人员管理和学习养殖技能,在转群、疫苗注射是做到科学合理,减少猪群应激,饲养过程中提高猪只快速生长。

(三)科学调整猪群

1.合理安排猪舍的使用:根据猪场和市场情况,及时出售肥猪和仔猪,降低饲养密度,给猪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优化种猪质量:淘汰部分老、弱、病、残及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保证合理的生产群规模,为切实实行全进全出提供条件。从分娩舍、保育舍到育肥舍都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四)做好猪只疾病防治

春季是猪病的高发期,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消灭传染源,严防传染病扩散蔓延。

1.猪瘟:贯彻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双月龄再进行2次免疫。安全区可以进行双月龄1次性免疫。如果有的猪场3周龄首免,双月龄应再免疫1次。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免疫1次;种公猪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

2.仔猪副伤寒:多发于1月龄以上20千克左右的仔猪,冬春多发,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的关系。仔猪断奶后要接种副伤寒疫苗,对仔猪要防寒、防潮湿、分批饲养,少吃多餐,喂匀喂饱,不要突然改换饲料,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3.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俗称冬、春痢,均为病毒感染,呈一过型流行,早春常有发生。以灰色水泥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尚无理想疫苗。该病发生后注意补充水分,猪舍消毒。平时注意保温,饮水清洁,少食多餐。

4.仔猪大肠杆菌病: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以1~3日龄多见。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以2~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猪。以上3种病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圈舍干燥。防寒保温,母猪产前15~30天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仔猪抓好七天补料和过好“三关”(初乳关、初料关、断乳关)。发病仔猪的治疗要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

5.感冒:春季常见病,多为外感风寒、发烧、有时拉稀。可用复方氨基比林稀释青霉素注射。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场 安全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