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危害最烈的猪病病种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无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传染快,死亡率高,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疫苗免疫。
我国目前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C株),是目前世界公认效果最好的弱毒株。自1957年研制成功以来在国内推广五十多年,虽然效果显著,但猪瘟在国内仍然没有完全杜绝,不时对养猪生产造成威胁。究其原因,本老倌认为主要是认知混乱,免疫程序安排不合理和操作不规范所致。在这里本老倌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猪瘟为何多年防而未止
虽然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较强,但因为猪是本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且以接触传染方式为主,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具备有效的疫苗,应当是较为容易控制的。事实上世界不少国家已经消灭了猪瘟,而我国有世界上一流的弱毒苗株,而且国家把本病划为一类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措施,为什么多年来仍然防而不止、消而不灭呢?本老倌认为主要原因是:
1、由于我国以前养猪是以散养为主,目前仍然是散养和规模养殖并存,养殖场、户各自为政,免疫程序十分混乱,我国的强制免疫,只是实行秋冬两次集中免疫,漏免十分严重。这种免疫方式即使免疫密度达到百分之百,仍有许多免疫空白期出生的小猪较长时间处于猪瘟威胁期,为野毒的存活打开了方便之门。
2、部分防疫职能部门、“皇粮兽医”业务素质差,没有责任心,疫苗从采购、保管、发放到使用环节操作均不规范。
3、中小型养猪“专业户”、场不可能配备专业兽医人员,由这些户、场主自己担当兽医防疫工作,大多未经任何培训,操作亦不规范。
4、因国内养猪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和水平低,行业内分工模糊。既有自繁自养猪场,也有购苗育肥场,更多的是既自繁又购进苗猪混合育肥。而苗猪供应多是收集散养农户断奶猪集中保育,这样的猪群抗体水平差异大,即使补做疫苗,后期免疫效果也不太理想。
所以目前灭瘟工作的中心不是什么研制更新的高效疫苗的问题,所谓集约化、规模化也非一日之功。而是如何提高防疫职能部门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对现有养猪场户防疫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怎样设计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
什么是合理的免疫程序呢?本老倌认为主要是选择恰当的免疫时机,避免母源抗体和前期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干扰,克服与其它疫苗的相互拮抗作用。
据本老倌了解,国内猪瘟免疫程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对于散养农户,实行春、秋两季的集中强制免疫。
2、公、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小猪双月免疫一次。
3、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初生小猪乳前免疫(即所谓超前免疫)一次。
4、公猪每年两次免疫,母猪断奶或产后二十日龄随同小猪首免进行一次免疫。小猪60日龄二免。
5、场内免疫实行2、3、4中的一种,外购仔猪购回后进行一次免疫。
以上几种程序,因本老倌水平有限,不敢评判哪种最为合理,只能根据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种(即春秋两次集中)免疫方式,只是防疫主管部门强制免疫形式的一种表现,其漏洞显而易见。除漏免以外,错过免疫集中时间的猪只隐藏着极大的感染威胁。且不同阶段的猪同时进行免疫,因抗体水平不一致,容易造成部分猪只免疫对抗而失败。怀孕期母猪同时免疫也有胎儿垂直感染的风险。
第二种免疫方式,怀孕期母猪可能造成孕期胎盘垂直感染,且小猪免疫空白期长达一个多月,特别是在猪瘟流行地区对小猪造成极大威胁。且因母猪孕期将近四个月,产期抗体水平很不一至,免疫时重胎母猪产后抗体水平高,而免疫时刚配种的母猪到生产时抗体已降至较低水平,所以对仔猪的保护亦不一至。
第三种免方式,许多人把超前免疫说成是能“终生免疫”,没有科学依据。且“超免”本身就有很多疑点,其一是操作上能否真的做到吃初乳前打疫苗,三至四小时给喂初乳,因母猪产仔时间较长,其仔猪出生先后很难判别。其二即使真正做到吃初乳前做好疫苗,且打苗后三到四小时才吃初乳,在三至四小时内能否有效产生免疫应答,达到有效的抗体水平令人存疑。其三,如不能在短短几小时内产生足以保护的抗体水平,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对疫苗是否会造成中和反应。其四是初生仔猪免疫系统是否真的已经完善,能否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种方式本老倌认为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免疫程序,对于公猪,因猪瘟疫苗保护期长达一年,两次免疫足以保证公猪长期处于保护期内。母猪的分别免疫,使所有母猪在各阶段抗体水平较为一致,乳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各日龄期仔猪的保护能力也较为一致。三周龄一免时,母源抗体已降至较低水平,不易对仔猪免疫时造成免疫干扰。六十到七十日龄二免,一免产生的抗体水平已接近半衰期,稍加剂量应当不会造成免疫疲劳导致失败。但特别要注意对空怀母猪不要漏做疫苗,且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必须加强免疫一次。
第五种方式,关键是埸内的免疫程序采取哪种方式。但也要注意外购仔猪的野毒残留的可能性,因此最好是自繁自养,或者干脆不养母猪全部采购来源可靠的苗猪。
本老倌长期采用第四种免疫方式,隐性感染不敢说绝对没有,但从未发现过典型猪瘟感染,所以向朋友们推荐第四种猪瘟免疫程序。
当然,各猪场可以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安排猪瘟的免疫程序,原则是操作要方便,尽可能避开母源抗体或本身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以及和其它疫苗的互相干扰,尽量不留下免疫空白,从而在小范围内实现无猪瘟病源环境。
什么是规范操作?
广义的规范操作,应当包括防疫程序的制定,在这里本老倌只是指具体的免疫注射操作。操作规范也是防疫成败的关键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下面是本人猪场制订的免疫操作规范,仅供参考。
1、采购疫苗应从有良好运输保管条件的地方购进,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2、看清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新出厂产品,到期疫苗坚决不用。离保质到期较近的产品适当加量使用。
3、按照制定的防疫程序适时免疫,少数健康状况不佳的猪只最好暂缓注射,等恢复后补做。
4、根据各种疫苗产生有效抗体的时间,确定好不同疫苗的免疫间歇期,以避免疫苗之间的拮抗干扰。
5、注射前检查疫苗质量,观察油乳剂型有无变色沉淀,冻干剂型有无真空消失情况,不合格疫苗坚决弃用。
6、避免消毒药剂对疫苗的影响。注射前器械消毒采用高温蒸煮,注射时不使用消毒剂处理过的针头。
7、免疫注射前后三天内因健康问题使用过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猪只,凡是免疫细菌性疫苗的均视为漏做,恢复健康后补做该疫苗。
8、尽量做到一猪一针头,即使健康水平十分一致,也不允许跨栏使用同一针头。
9、稀释后的疫苗在规定允许的时间内用完,超时坚决弃用。注射完毕及时进行器械用品消毒,用剩的疫苗及包装物深埋或高温处理。
10、注射过程中注意猪只反应,及时处理。如反应不正常应停止注射,查明原因合理处置。
猪瘟免疫选用哪种类型疫苗好
目前我国有30多家生物药厂生产猪瘟疫苗,总的来说,都经检验合格,但因为生产方式和工艺不同,质量各有优劣。
目前市场猪瘟疫苗主要有:1.家兔脾淋组织苗。2.兔化弱毒全组织苗。3.犊牛睾丸细胞苗。4. 原代猪肾细胞苗。5.其它细胞苗(绵羊肾细胞苗和奶山羊肾细胞苗)等。目前一些生物药厂又在研究利用猪的传代细胞系生产猪瘟疫苗(ST传代细胞苗),同时猪瘟基因工程苗也处在研发阶段。此外,还有的厂家生产猪瘟和猪丹毒或猪肺疫的三联或二联苗,由于不同性质的病原间协同、拮抗、配伍禁忌等很难控制,制造的技术要求高,效果很不稳定,所以目前不受养殖者欢迎。鉴于同源细胞存在感染强毒的风险及其它原因,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兔源组织苗和犊牛睾丸细胞苗。
做为疫苗使用者,我们没必要参与谁优谁劣的争论,那是生产厂家之间商业竞争的范畴,我们注重的是实际使用效果。
本老倌在1985年牛睾丸细胞苗研制成功前,一直使用兔源组织苗,可能因为兔源组织苗产量低,(用脾淋组织生产,一只乳兔只能提供300头份疫苗,乳兔全组织苗每只乳兔疫苗提供量也只有1500头份)市场上基本买不到疫苗,只能依赖兽牧部门供应,所以周边散养户防疫密度低,自然界大量存在野毒的原因;也可能当时规定的病毒含量标准过低,(据说只有15000兔体感染量),所以仍不时有疑似猪瘟散发。
从1987年后,本老倌一直使用细胞苗,并从1998年至今一直沿用上面介绍的猪瘟免疫程序,我的猪埸再也没发现过猪瘟疑似症状的猪病了。因此本老倌认为,只要程序合理,使用细胞苗是完全可以控制猪瘟发生的。
近年,特别是“高热病”爆发以来 ,业界对脾淋苗炒得沸沸沸扬扬,本老倌为什么不试图使用脾淋苗呢?理由如下:
1、多年来使用细胞苗效果稳定,没必要换用疫苗。
2、从前使用脾淋苗,曾有过疑似猪瘟病例发生,并不时有因排异反应而应激死亡的现象发生。
3、近年脾淋苗因爆炒而价格高昂,本地曾炒到5元一头份,有的据说还炒到10元一头份,而细胞苗每头份才三四分钱成本,在中国什么东西一经炒作,就会假货伪货充斥,所以对于炒作本老倌素来较反感。
4、对各种猪瘟苗的工艺虽然不是很了解,但大体知道细胞苗的苗毒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细胞培养获得,其培养液、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其他环境都是可控的;而脾淋苗的苗毒则是通过把苗毒毒株接种到活体兔,使苗毒在兔体内复制,再定期收割兔体的脾脏和淋巴结获得。由于兔体个体对苗毒的敏感程度不一,从不同兔体收获的苗毒,其剂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可以通过接种家兔测定定型热反应的方法于以检测,但检测时难以排除家兔因其它因素引起发热的干扰。并且不可能每只家兔收获的苗毒都一一检测。
关于猪瘟苗的注射剂量
关于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问题,在养猪界的争议也较大,因猪瘟疫苗安全反应范围较大,特别是细胞苗,有人试验注射数十头份亦无不良反应,所以有人强调剂量越高越好。不可否认,高剂量注射抗体产生速度快,受体免疫滴度高。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剂量过高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最主要的是造成受体免疫疲劳,对后续免疫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的病毒含量标准,以前的脾淋苗为15000乳兔感染量(即把一头份猪瘟疫苗稀释15000分之一,能造成家兔感染的量),细胞苗为50000乳兔感染量,近年国家标准据说已提高到75000个感染量,而且有的厂家生产标准比国家标准更高。据说我国台湾标准是15万个感染量,欧盟是13万。
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在注射一头份的情况下,猪只四天后就能产生足以抵抗猪瘟病毒的坚强抗体。
多高的剂量才算合理的剂量呢?本老倌水平有限,很抱歉不能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过本老倌使用的剂量是仔猪生后二十天一免每猪2头份,六至七十天二免五头份,公猪一年两次和母子同免时的母猪以及后备母猪配种前的加强免疫均为五头份。近年因生产厂家病毒含量标准已经提高,后者均改为四头份。
本老倌确定这一剂量的依据是:一免仔猪按生产厂家的建议剂量,考虑到疫苗在运输保管环节的效价下降因素而增加一倍量。二免时在一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是考虑到两次免疫间隔期只有短短四十天,仔猪体内抗体水平还较高,部分疫苗效价有可能被原来的抗体中和。公猪各次免疫均为四头份,为足以保持各时期的高抗体水平。母猪配种前免疫四头份,是为了在哺乳期有足够的抗体,通过母乳的免疫球蛋白对仔猪一免前的空白期对其有效的保护。
(说明:上文只是老猪倌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只供同行参考讨论,不参与精英们的学术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