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以下称副猪)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之势,“南阳卫星兽医院”网友给我们讲解了他自己对此病独特的看法,他的思维或许也为你打开了一扇大门。
什么条件下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在肺部繁殖?
众所周知,副猪嗜血杆菌人工培养困难,说明副猪嗜血杆菌体外存活困难。既然此菌养都养不活,那么它在猪肺内繁殖也需要“很高”条件。呼吸道是病原入侵的重要门户。气管、支气管的粘膜免疫及肺内巨噬细胞的细胞免疫,是肺脏抵御病原的主力军。如果副猪嗜血杆菌能进入肺内繁殖,说明这些主力军变得非常弱或者已经不存在了。什么因素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呢?综合考虑有以下3种因素:
一、被病原破坏掉了。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流感病毒都可以轻易地破坏肺泡内40%以上的巨噬细胞。支原体可以粘附于气管纤毛,造成纤毛的凝集及缺失,导致呼吸道清除杂质的功能下降,致使包括副猪嗜血杆菌在内的的大量细菌入侵到肺脏。
二、霉菌毒素造成。霉菌毒素影响骨髓细胞分化,损害肝脏,造成免疫抑制及机体抵抗力降低。
三、免疫麻痹所致。猪舍环境恶劣,各种不良因素导致猪猪心情不好,造成免疫应激进而免疫麻痹。
这三种因素,共同导致肺脏彻底失守,所以连最脆弱的副猪嗜血杆菌都能移民肺脏,进而散布全身。
有人坦言:副猪嗜血杆菌病是“高热病”的信号病。我很赞同。如果没有副猪的话,还说明肺脏还有一定的防御力,而副猪的出现,则说明肺脏彻底失守。试想,彻底失守的肺脏,还有什么病原进不来呢。什么病都有的猪病不就是所谓的“高热混感”吗?
什么样的症状才可以确诊为副猪?
您或许会有疑问,难道副猪就这么恐怖吗?我在生产中治疗的副猪莫非不是副猪?什么样的症状才可以确诊为副猪?
这又牵扯到病理问题了。包括我在内,在大学课堂内学到的副猪的症状就是五炎(心包炎,胸膜炎,脑膜炎,关节炎,腹膜炎)、绒毛心、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但现在我把以上观点全部否定了。因为确诊疾病是个系统而严谨的工作,仅凭几个所谓的特征病变是不靠谱的。毕竟,引发浆膜炎的细菌不止副猪一种,就我前面提到的链球菌、巴氏杆菌、丹毒丝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全身感染,都可以导致所谓的浆膜炎及炎性渗出物。甚至连支原体引起的多发性桨膜炎在外观上就跟副猪就极其相似,所以仅凭”多发性浆膜炎“和”纤维素性渗出物“来判断是否为副猪是没有意义的。
副猪的确诊。由于分离病原是困难的,PCR是无意义的(分不出寄生菌与致病菌),所以直接确诊副猪是不现实的。荷兰兽医学会推荐的副猪确诊方案很值得推广,A:猪群存在呼吸道综合征(PRDC)或存在不当的饲养管理或存在过度的应激,群体发病。B:临床出现多发性桨膜炎,发热,食欲减退。C:造成浆膜炎的是非其他致病菌。满足以上3项可以确诊为副猪。
而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大家很随意的就把多发性浆膜炎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而真正的副猪嗜血杆菌则预示着猪群堪忧的肺脏防御,提示着猪群的危机。所以,副猪嗜血杆菌不只是一种猪病,更是一种提示与现象。所以,在这个病例中,不满足A与C,所以我没有去考虑副猪。
细菌性败血症
明确细菌性败血症所造成的一类病理变化,对于各位在日常的剖检中,也是有启发意义的,在此先做个综述,也算自我完善吧。
在猪病中能引起菌性败血症的细菌有:链球菌、巴氏杆菌、胸膜炎肺炎放线菌、丹毒丝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副猪嗜血杆菌。
细菌性败血症包括菌血症(细菌进入血液在其中大量繁殖)与毒血症(血液中大量细菌繁殖产生的毒素和机体的炎性产物)。
由于肝肾肩负着排毒解毒任务,因此细菌性败血症对于肝肾的损害最大,在急性病例的剖检中往往能见到“大红肾”及“黑紫肝”,肝肾肿大、淤血、易碎,究其本质,就是大量毒素及炎性产物作用于肝肾的毛细血管内壁,激活补体系统引发免疫损伤和弥散性凝血。
总之,细菌性败血症,大体有以下相似之处:
1.尸僵不全,凝血不良,皮肤浆膜多出血。
2.实质性脏器(心肝肾)出血,淤血,变性,坏死。
3.肺脏淤血水肿。
4.脾脏肿大。其中,沙门氏菌,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脾脏显著肿大;丹毒丝菌,胸膜炎肺炎放线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脾脏肿大不显著;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脾脏外观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