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猪场经常可以遇见猪只注射疫苗后引起过敏反应,如抢救不及时则造成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
过敏是由过敏源性物质注射入动物机体后引起动物将此类物质看作为异物而排斥的一种变态反应。其中疫苗是一种过敏原性物质。
1、临床表现
1.1过敏性休克
在注射疫苗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发生。猪只表现呼吸加快、喘气、眼结膜潮红、浑身发抖、皮肤红紫或苍白、口吐白沫、后肢不稳、倒地抽搐、瞳孔散大、视力障碍、粪尿失禁等严重过敏反应现象。如果抢救不及时则会造成死亡。
1.2全身性过敏反应
猪只精神沉郁,食欲、饮欲下降。有的症状较典型,如皮肤泛红、体温升高、伏地、堆睡、驱赶时不愿站立、无力行走、不食不饮,有个别猪发生呕吐、或呈腹式呼吸、发出轻微喘鸣声;有的症状不太明显,其中有的略有采食和饮水,但量相当少,也有的嗅而不食,精神沉郁。
1.3局部过敏
表现为皮肤泛红、有丘疹。
2 、防治措施
2.1选择无应激敏感的品种作种猪(不带有氟烷基因的猪),淘汰应激敏感猪只。
2.2加强免疫前后猪只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强猪只的抵抗力及免疫力。尤其注意猪舍的防寒保温、防暑降温与通风换气工作。因为猪只在免疫任何疫苗后均有低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疫苗产生抗体的过程,也是猪体抵抗力最低的时候(这个过程在活疫苗是免疫后的3~7天,灭活苗是免疫后的7~21天),在这期间应认真护理。
2.3在注射疫苗前后1周不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以免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但可在猪只免疫前l周于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物质,如多种维生素、VC、黄芪多糖等药物。
2.4引进猪只最好先隔离观察,2周后再进行免疫注射。
2.5按疫苗使用说明免疫,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免疫时所用注射器、针头均应煮沸消毒30分钟以上,并且保证一猪一个针头,防止疫病的机械性传播。免疫时只免疫健康猪只,对病弱猪只不能免疫,可等恢复后补免。
2.6 免疫前后应对猪舍及环境进行严格消毒,以免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或者增加猪只过敏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
2.7 免疫前准备好抗过敏的应急药物非常重要.如地塞米松注射液、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具有收缩血管、增强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等),在注射疫苗前将抗过敏药物吸入注射器中,防止过敏后未及时救治而造成的死亡。
2.8 免疫时也可先免疫2~3头猪只,观察30分钟后,如无过敏反应,再继续对剩余动物进行免疫。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严重过敏性病例发生。
2.9 免疫注射时动作要轻要柔,避免猪只因恐慌而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率:注射部位要准确,肌肉注射时应严禁注入脂肪层,否则影响疫苗的吸收,皮下注射时要保证注射到皮下、而不是脂肪层或肌肉层。
2.10 疫苗供应商要在标签上注明疫苗的免疫反应情况,提醒使用者注意。
2.11 有些疫苗在注射时易发生过敏反应,如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等,在注射这些疫苗时应引起注意。而有些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猪只本身有直接关系,如本身抵抗力、免疫力差或存在某些疾病,也容易导致过敏反应猪只的比例增高,在饲养管理中也应引起注意,仔细观察,发现情况及时预防。
3、发生过敏反应后的处理措施
3.1 猪只免疫后的前0.5小时至2小时之间要认真观察,如发现过敏反应猪只可皮下或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2ml/头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300~500ml,VC1g,也可以用地塞米松(但要注意妊娠母猪不能使用,因其可造成流产)。注射后l5分钟症状不缓解时,可每半个小时皮下或静脉再注射l次,直至脱离危险。也可肌肉注射氯丙嗪1~3mg/kg体重,必要时肌肉注射安钠咖强心。对反应轻的应加强护理,避免猪只叠睡堆压,并保持舍内卫生干燥,加强通风。给以5%葡萄糖.令其自由饮用。
3.2 动物若使用过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停药后需要重新补免疫苗。因皮质激素类药物为免疫抑制剂,在免疫过程中使用会抑制免疫抗体的产生。
3.3 在注射过敏药物的同时,可对过敏猪只实施人为心脏体外按压。具体做法为用手对胸腔左侧心脏部位进行按压而后立即放开,稍等片刻再实施按压,启搏心脏再恢复跳动。这样实施3―5分钟后即可见效,猪只可慢慢起来走动恢复正常。有些过敏反应较轻猪只,可不用注射抗过敏药物,只实施心脏体外按压即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