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春季节,腹泻就成为养殖场一个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冬季腹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猪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又一年的冬季来临,为了帮助广大养殖者做好对该病的防控,本刊特邀请行业内人士就自身对该病的防制策略进行汇总,希望能对大家做好该病的防控提供帮助。
参与嘉宾:
姚龙涛 上海奉贤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樊福好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研究员
张健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叶维民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李秀生 杭州爱力迈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钱国武 云南省陆良县东门街“陆良新农畜牧服务中心
一、近段时间以来,您当地的猪发生腹泻病多吗,大约是从几月份开始的流行的?
叶维民:11月份南方部分地区开始流行
从2011年11月份开始到现在,在广东、广西、福建开始爆发流行病毒性腹泻,导致大量仔猪出现死亡的现象。据统计,广东省在这两个多月以来已经因为此病死亡的仔猪不少于50万头,广西死亡仔猪不少于30万头,福建死亡仔猪不少于20万头,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防控办法,疫情仍然在蔓延。除以上发病较为严重的省份地域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和发病,尤其是南方各省市发病程度更为严重。
此病一般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往年流行的季节多从10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5月份。但也有很多爆发过此病的猪场一年四季都有此病的发生,对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李秀生:11分发病呈上升趋势
现在正值年终岁尾,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我所在的浙江省,位于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度低、湿度大,一旦饲养管理不当,猪只很容易发生腹泻,主要是指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浙江省大约从进入11月下旬,腹泻才开始发生和流行。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持续扩散于呈亚临床症状的猪场,一旦到了发病的适应季节,加之饲养管理不当,即可引起本病的爆发。该病常爆发流行寒冷季节,一般从11月份始至来年的1~2月份都会发生,从24节气来讲,从立冬至惊蛰,是一年中最寒冷阶段,故又有“寒泻”之称,这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特性所决定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怕热,耐低温,低温季节活性强,从病原的角度来说也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
云南省陆良县钱国武:云南自11月中旬流行
我们云南省陆良县目前发生比较多的就是猪的腹泻病和呼吸道病,腹泻大约是从11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生和流行的。
二、此次猪腹泻发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您觉得跟以往的猪病毒性腹泻有什么不同吗?
叶维民:规模化猪场损失惨重
病毒性腹泻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多发生在寒冷潮湿的季节或区域,南方区域、沿海区域发病严重,而且多是规模化猪场伤害更大,猪场规模越大,发生此病造成的损失越大。
我在广西某猪场(存栏母猪1300多头)了解到,该猪场从2011年1月份开始发生此病,到2011年5月份方平息疫病,在此期间共死亡仔猪5500多头,损失惨重。类似如此损失的规模化养猪场数不胜数,相反散养户,小规模猪场发生少,就算发生了此病控制速度也较快快,这是该病发生的一个典型特点
规模化猪场发生此病多时表现在哺乳仔猪,尤其是刚出生的仔猪,病猪在出生2~3天后先有呕吐症状,然后呈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任何药物处理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常在1~3天出现死亡,有的甚至在发现后不到两个小时就死亡。腹泻多发生在产房仔猪,其他猪只相对较少发生,并且连续多批次发生,可达半年之久。发病仔猪出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80%~100%。
该病的发生跟以往的病毒性腹泻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病群体,以往该病往往是全群均有发病,母猪商品猪均发生严重腹泻,相同的是仔猪也会有上吐下泻,出现大量死亡的临床症状。而此次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发生已经提到,多为产房仔猪,其他猪群发生严重腹泻的少;
第二,病原方面,以往发生的病毒性腹泻多为单一病原,如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病。现在发生的病原较为复杂,有的如以前单一发生一种病毒性腹泻,有的是同时发生几种病毒性腹泻。据哈尔滨兽研所冯力研究员针对我国11个省市、28家猪场的148份猪腹泻样品进行病毒检测分析,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11个省市的28家猪场的粪便或小肠内容物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阳性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占55.4(82/148),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占39.2%(58/148),PEDV+TGEV占25.9(38/148),猪轮状病毒(PoRV) 占10.8(16/148) 。
冯力研究员认为,目前造成冬季仔猪腹泻的病原仍然与PEDV、TGEV和PoRV有关,并且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仍为PEDV,其次为TGEV。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启盖、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余兴龙,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毓茂等权威传染病专家大量的实验室病原分析结果一致。
第三方面,以往发生疫病控制时间短,大部分在一个月内就能把疫病很好的控制。面前发生的此疫病,持续时间长,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一发生此疫病,持续时间多常达4个月以上,有的甚至全年不间断,造成的损失巨大。有业内人生称之为面前养猪业的第一杀手。
李秀生:发病较为严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机体,破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功能,引起肠腔高渗,导致腹泻。
这次腹泻与往常发病的共同点是发病急,以呕吐、水样喷射症状为主,不同日龄猪只都有发病,随猪只年龄增大发病率、死亡率下降。
不同点是此次的病毒性腹泻以7日龄以内乳猪和保育、育肥前期猪多发,且症状较为严重。7日龄以内的猪病情严重,死亡率极高,可达100%,特别是一些条件简陋猪场、初产母猪的头窝仔猪及没有免疫猪场发病严重,损失巨大。
钱国武:与往年相似
此次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爆发及时,传染面大,仔猪死亡率高,肥猪几乎无死亡,以排水样粪便、呕吐和脱水为特症。在我们当地本年度的冬季腹泻病大体与往年类似。
三、对于该病您是怎么进行防制的,效果如何?
姚龙涛:免疫是防控的有效途径
在临床上,致使乳猪腹泻和乳猪急性腹泻症病原呈多样性,然而导致10龄以内急性腹泻且具有极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己明确的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等四种传染病。现已查明2010年冬,2011年春流行的乳猪急性腹泻症,其主要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危害最严重的对象为初生乳猪,为了控制乳猪死亡率,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许多猪场采用初期发病猪的稀粪或因该病死亡的乳猪的肠道返饲孕猪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的缺点是发病初期乳猪的死亡还是较高。因此有的猪场把冬季发病时收到的病料,在夏返饲母猪,此感染方法,在夏季母猪无临床表现,但对预防冬春季发病有较好的效果。在治疗方面坚持病乳猪实施一昼夜4~6次腹腔补液,有条件的地方一天2次康复猪血清(5毫升/次・头),有利于降低乳猪死亡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笔者由点到面试用哈兽所提供的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流行病学调查说明该苗免疫母猪后,80%以上乳猪因获得母源抗体而不发病,其余发病的乳猪症状轻微,死亡率很低。本世纪初,哈兽所又推二联弱毒苗,免疫效果稍优,据不少猪场反映,免疫2周龄乳猪,对之减少保育猪和中大猪的发病也有效。所以弱毒苗几乎取代了灭活苗。
对于近两年发生的猪流行性腹泻大流行,疫苗供给短缺是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哈兽所(包括维科),无论灭活苗和弱毒苗均无货供应,目前市售获得批文和生产许可证的PT二联灭活苗(纯细胞培养毒),近几年来的观察,至少可以认为它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效果很不确切。曾经在市场上流转的所谓三无白板PTR活疫苗,其效果更不敢恭维了。
在已过去的10~15年间,猪场己习惯于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现在许多猪场兽医根本未经历过病料、病便返饲的操作,一些有过经历的人员,由于疏远了10多年,常常操作失当而导致失败。即使有些返饲操作正确,但由于之前没有对病原作正确的诊断而失败或病情反复。
对于该病的防控,建议要高度审慎的态度做好免疫工作,导致乳猪急性腹泻症的四个主要疫病中,猪红痢(C型梭菌病)和黄痢 (产毒素大肠杆菌病),猪红痢的疫苗免疫效果确切,但染疫猪场极少,所以一般只在发病猪群应用。黄痢流行面较广,应对四胎以下母猪免疫,优先选用3价以上的疫苗。目前市售的PT二联灭活苗对流行性腹泻效果不确切,但从病料检测中发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检出率很低,似乎说明该苗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免疫效果还是可以的。因此建议在PT弱毒苗恢复上市前,使用该疫苗还是有道理。
建议恢复生产和供疫PT二联弱毒苗,我国对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的研究和应用,早于日本和韩国,现在二国有正规产品面市,而如今我国同类产品几近到了夭折的档口,如此折腾真值得有关方面反思,我深信,中国的养猪界的同仁们急切的期盼PT二联弱毒疫苗的复活。
在当前猪流行性腹泻十分猖獗又买不到有效疫苗的情况下,采用返饲的方法将可达到预期效果,建议相关的动物防疫机构、相关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一些著名企业,对养猪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此达到减灾的目的。
另外,对于近两年仔猪急性腹泻症的流行面大,危害严重,故不乏有人认为可能有新病原出现,并有一些热心人作了不少实验性探索,有的还引起一些波澜,但综观实验依据,还距确定新病原的“科赫法则”甚远,不足以定论。笔者和多许多同仁一样,希望见到有关探索者的更翔实的实验结果。
张健:可采取返饲的方法
该病的处理措施除了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紧急接种外,另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返饲,返饲就是在发病猪场用病料喂母猪,其实等于人为用野外强毒来感染母猪,让母猪产生抗体,病通过母源抗体达到保护下一代仔猪的目的。返饲的要点是返饲后母猪的反应程度,返饲后有70%~80%的母猪出现拉稀时的效果最好,掌握原则是有反应猪的数量越高越好。用于返饲的病料最好采自发病后17~18小时病猪的粪便、小肠、大厂,喂前添加抗生素一直其他细菌,当病料来源不足时,要先喂临产前1个月左右的母猪,再喂其他怀孕母猪,直到全场母猪都饲喂过一遍。返饲难点在于不好定量,因为每个猪场所流行毒株的毒力不一样,另一方面,所用病料的含毒量不清楚,所以到底用多少量来喂饲不易控制,解决办法是可以先小群试用,当70~80%的母猪出现拉稀时的用量最为合适,正是由于返饲的量不易控制,所以返饲的效果也不稳定,实际使用中有的猪场反映效果较好,有的猪场反应一般甚至无效,这恐怕与所用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叶维民:采取六大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此病的病原为病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发病诱因是寒冷,产房湿度大,卫生条件差,使用工具交错污染,所以,我认为对此病的治疗一定要综合以上因素,制定完整的治疗方案方能在治疗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我在一些发病猪场使用的方案如下:
第一,加强保温,不仅是仔猪保温箱的温度保持在30~33℃,产房温度也要提高到20℃以上;
第二,要保持猪场干燥,规模化猪场产房多为高床饲养,在地面、走廊铺撒生石灰,禁止用水冲洗猪栏。仔猪拉稀的地面用浸有消毒水的拖把及时拖干净;
第三,抗病毒,使用用干扰素(可以用新城疫1系强毒苗代替)、转移因子肌肉注射发病猪只,需要注意的是,有一头猪发病就要全窝仔猪同时治疗;
第四,饮水或灌服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的发病仔猪还可采取腹腔肌注补液,防止脱水酸中毒;
第五,每头仔猪灌服蒙脱石粉2克,一天两次,可有效吸附肠道毒素,防治胃肠黏膜的脱落;
第六,病猪的临床症状稳定后,要口服微生物制剂,调理胃肠功能。通过多家养殖户临床验证,可大大提高发病仔猪的成活率。
李秀生:不同日龄的猪只采取不同措施
先要进行防霉脱霉,因为霉菌毒素是第一杀手,时刻威胁着母猪仔猪的健康,脱霉能增强母猪抵抗力,减少霉菌毒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腹泻。
对于产房仔猪的腹泻,治疗原则是仔病治母,母子兼治。
首先是加强产房管理,创造母猪症状适宜的环境温度,母猪怕热,仔猪怕冷,产房母猪适宜温度20~22℃,仔猪34~32℃,依照生长日龄递减。保证母猪的饲料质量、采食量,减少仔猪脂肪性腹泻。
其次,对于当前产房仔猪的腹泻,主要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以及大肠杆菌的感染。
产房母猪可使用黄连解毒散2000克+太诺欣杆菌肽锌/粘杆菌素)1000克+黄芪多糖1000克+多维适量,连续饲喂母猪7~10天。
7日龄内仔猪腹泻可灌服口服补液盐+优质多维,每头仔猪3~5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用新霉素+甲溴东莨菪碱成分的喷剂喷入口腔,同时后海穴肌注黄芪多糖注射液+甲磺酸培佛沙星注射液(按说明剂量),每天一次,连用2~3次。
对产房1~14天的仔猪和偏小的仔猪,也可以腹腔静注补液葡萄糖氯化钠10~50毫升不等,效果比口服补液效果好。
对于能够采食饲料的猪只可提高栏舍温度,力求达到20℃以上,最差不能低于15℃,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饮服口服补液盐补液,是减少死亡率的必要措施。
经过我对多起腹泻仔猪的治疗效果观察可见,7日龄以内的仔猪,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较大仔猪和育肥猪效果很好。
钱国武:加强管理,提高抵抗力
对于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我是采用多种措施,同时对疾病进行控制。
首先注射干扰素+硫酸粘干菌素类注射,同时进行拌料给药,在饲料中搬入头孢曲松+活性微生物维持肠道环境。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对病猪进行控食,但需补充流食,如稀粥+电解多维+葡萄糖粉,以增强猪的抵抗力。还要注意补充体液,防治脱水死亡,对于猪饮用水的要进行净化,可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维生素+补液盐,对于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对于病毒性腹泻,您觉得应该怎样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樊福好:做好三方面管理
虽然有证据表明腹泻的发生与流行性腹泻病毒有很大的关系,但2011年春季的腹泻与春天的过度寒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必须高度重视肺部疾病和肠道疾病的辩证关系,机体发生肺炎,则肺热,水分散发过度,则大肠水分缺乏,发生便秘。机体遇到寒冷的天气,肺部寒冷,水分积聚在大肠,容易发生腹泻。所以,对于仔猪的腹泻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保温工作的重要性。
另外,当机体中毒时,也同样容易发生肺寒(甚至体温过低)的现象,容易导致腹泻。2011年春天腹泻的猪只肝脏损害严重,机体解毒功能下降,呕吐为首发症状。所以,必须重视中毒在腹泻中的重大诱发作用。
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与质量下降往往密切相关。由于饲料原料的涨价,2010年和2011年饲料质量总体上是下降的,我国很多猪群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减轻猪腹泻的发生。
叶维民:本病的预防要点是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
产前30天,对怀孕母猪接种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保证母猪怀孕后期的营养,尤其是对临产前几天营养的供应很重要(大部分猪场在母猪产前5天就开始控料),同时补充高能量的液体营养物质(ATP、AA、核糖核酸、各种维生素等)是保证母猪产前体况,保证顺产,以及保证母猪初乳质量的关键措施。
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在母猪产前7天开始在母猪饲料中添加如草分枝杆菌多糖、胞壁酰二肽、黄芪多糖等补中益气汤,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的添加剂。
坚持“全进全出”的做法,母猪从怀孕舍转入产房前,产房必须空舍消毒好7天以上;怀孕母猪转入产房时,要先对怀孕母猪沐浴消毒好,方可转入。
保持产房干燥和做好保温工作,产床底部和走廊最好铺上生石灰。
母猪分娩前,用消毒剂消毒好全身,尤其是臀部和腹部。
仔猪出生前先把保温箱温度调节到33℃。仔猪吃初乳前,把母猪每一奶头的第一滴奶挤掉。
仔猪出生后在吃初乳前灌服免疫球蛋白,大量文献表明,免疫球蛋白对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各种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李秀生:做好免疫和管理是关键
接种猪流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在妊娠母猪(产前45天、15天)用弱毒苗后海穴注射免疫,剂量为2毫升/头。据华中农业大学实验室分析,各省发生的仔猪7日龄的腹泻,主要病原体为TGE和PED,做好免疫是减少发病的根本措施。
做好母猪各阶段饲喂管理:特别是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保证达体成熟后再交配,后备母猪妊娠期间不仅要保证胎儿的营养需要,还要保证自体不断增长的营养需要,体成熟不达标,容易造成妊娠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胎儿出生重和乳汁分泌;严格妊娠期的饲喂――严格限饲、换料工作;哺乳期尽最快提升采食量,以保证乳汁的分泌,避免造成营养失重。107天进产房前,要清洗全身,消毒药、杀螨药消毒
围产期保健:脱霉剂、抗病毒、抗菌、抗应激,是减少母猪自身疾病和出生仔猪疾病的必做保健,并且要求做好做全面。
母猪有产仔征兆时消毒:全身喷洒消毒药品,临产前对乳房、外阴进行二次消毒:1.用温水洗掉粪便污物2.用0.15高锰酸钾等擦净全身。
产后注射一次净化细菌;胎衣完全排出后,塞入一粒抗菌药物进行细菌净化;母猪分娩24小时后肌注氯前列烯醇2毫升
另外,还要勤观察是否有PPDS(泌乳障碍),并及时治疗,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因母猪原因造成的仔猪腹泻的发生,控制7日龄之内的腹泻造成的高死亡率。
对于其他阶段的猪只,要加强营养,饲喂管理,为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注意饮水冬季要用深井水,不要太凉。做好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疫苗免疫仍然是控制冬季腹泻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后备母猪,体内抗体水平较低,这是发病严重的原因之一,建议后备母猪切实做好免疫注射,最好注射2次。
钱国武:在发病季节加强保健预防
近观几年的此病情的流行情况,我个人认为在进入冬季时,一定要加强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免疫工作;
进入这个病的爆发季节时,一定要间段性的进行“投药拌料”性保健预防工作;维持畜禽肠道环境和净化水质、环境消毒很重要。(赵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