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对于养猪业来说又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目前猪病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猪传染病的种类多,新病不断出现;多重感染、混合感染、病情复杂、诊防困难。猪群中发生传染病往往不是单一的病原体所致,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协同作用而造成的。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已成为发病的主要形式。
由于多病原的感染,使病猪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没有诊断特异性,而是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症候群,使病情复杂化,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也给疫病控制带来困难,导致于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本人结合生产实践,对春季流行的猪病做一简单介绍,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一、温和型猪瘟
1、流行特点:
近年来该病在国内较多见,主要在临床上表现为隐性,而长期带毒的猪一般体温正常或高热不下、生长迟滞、瘦弱,并反复出现呼吸和消化症状。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所以有人也称为繁殖障碍型猪瘟,常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引起猪肺炎、肠炎、肾炎等全身免疫下降症。
2、 临床表现:
一般临床表现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怀孕母猪有时出现流产、胎儿木乃伊化、死胎及畸形。大猪出现拉干粪,包皮积尿,食欲不振,呼吸道变化,严重时出现全身毛细血管出血,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则死亡率不高。新生仔猪首先表现体温升高到40℃~42℃,精神沉郁、怕冷、嗜眠,常挤卧在一起或钻入草堆。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发生结膜炎。发病后期,病猪的皮肤上有点状和斑状出血和坏死,以鼻、耳、四肢、腹下及腹内侧皮肤等处多见。常与仔猪副伤寒病、链球菌病并发。出现肠炎,肺炎时死亡较高。
3、预防措施:
由于春季温差较大,应做好猪舍保暖、防潮工作,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猪瘟疫苗的有效免疫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根本。
二、流行性腹泻
1、流行特点:
2011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许多猪场出现以仔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生猪疾病。此病流行面积广,呈暴发性流行。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一些地方的养猪场几乎整窝发病,呈水样腹泻,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发病率100%,死亡率80%--100%。其他阶段的猪和母猪很少发病,虽然有的猪场可见病例,但症状较轻。今年春季此病再次暴发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
2、预防措施:
1)、强化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 是我国猪群中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病毒性腹泻病,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目前唯一的手段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经过实践证明,我们系统内猪场按要求使用成都天邦生产的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到位的没有发生仔猪腹泻病。
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防疫方案:
生产母猪:9月和10月普免二次(4ml),然后产前35-42天接种一次(4ml)
生产公猪: 9月和10月普免二次(4ml)
后备猪:配种前普免二次(4ml)
仔猪:8月份开始对断奶一周内的仔猪初免(1ml),三周后二免(1ml)
接种部位:后海穴接种(既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经实验室和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在母猪后海穴注射后,乳汁内能产生较高的抗体。
接种的剂量和进针深度:接种疫苗时进针的深度按猪的日龄大小来掌握分寸,10日龄以内的仔猪进针的深度在0.5CM,随着猪日龄的加大而加深,种公母猪进针的深度要达到4CM。体重25公斤以下的仔猪每头注射1毫升,体重25--50公斤的猪每头注射2毫升,体重50公斤以上的猪每头注射4毫升。
2)、好的管理
好的饲养管理,能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做到全进全出+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是控制腹泻病的保证。规模养殖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要结合实际,努力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猪体抵抗力。
3)、消毒灭原,净化环境
每天打扫猪舍及场地,保持猪舍床面无粪尿,干燥干净。每周两次用消毒药对圈舍、过道、天花板及运动场地等喷雾消毒。必须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堆积发酵消毒等。
三、猪流感
1、流行特点:
猪流感多发于晚秋、寒冬和早春季节,病猪、隐性感染猪和慢性带毒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猪的鼻液、气管和支气管渗出液、肺部淋巴结中,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播极快,通常2~3天就可传遍整个猪群,若继发或混合感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则后果严重,会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几小时至数天,全群猪在2~3天内同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1℃,严重时高达42℃。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常卧地不起,不愿走动,强迫其行走时往往跛行;病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从口、眼、鼻流出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分泌物中常有血,眼结膜潮红,病猪生长停滞。怀孕母猪后期常发生流产。
3、防治措施
及时隔离病猪,改善饲养环境,加强消毒,保证优质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黄芪多糖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0~0.15毫升,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3~40万国际单位混合后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发病后,很难阻止疾病传播,只能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加强消毒工作,投喂抗菌素以控制继发感染。
该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病毒扩散,同时做好饲养员和兽医的防护工作。
四、猪副嗜血杆菌病
1、流行特点: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近几年对我国养猪构成最大的威胁之一。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
2、防治方案:
敏感药物:氟苯尼考、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复方庆大霉素、壮观霉素、增效磺胺。氟苯尼考为首选药物。
治疗:对发病猪采用上述敏感药物进行注射给药;
为了控制全群感染发病,可按每吨饲料添加氟苯尼考100g,连续使用1周,然后将剂量减半,使用1-2周。
副猪立康500克/吨料,连喂7天,停3天,再加喂3天。对隔离的病猪,能吃料者按以上方法处理,不吃料或食欲差者,肌肉注射,猪每1kg0.1ml,一日一次,连用3日。
五、猪链球菌病
1、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临床上表现有5种类型) ,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但不属于烈性传染病。 发现病猪,不必恐慌,其实链球菌是一种常见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链球菌的致病力与荚膜、毒素和酶有关,引起猪的链球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皮肤化脓性染和淋巴结脓肿等。
2、防治方案:
青霉素G钠盐+地塞米松联合用药。体重在50 kg以下的病猪按10万/kg体重肌内注射青霉素G钠盐,每日1次,连用三次为一疗程:50kg以上按10万u/kg体重肌内注射,疗程同上,地塞米松,肌内注射,1-2mg/头。
为了控制群体感染发病,可在猪饲料中按每砘饲料添加磺胺嘧啶500g,TMP100g,混饲给药,连续使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