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防治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e网

    断奶仔猪因诸多应激因素和机体抵抗力下降,往往会导致断奶后的2~15天内仔猪腹泻或水肿,少数为内毒素休克,称为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断奶仔猪应激导致仔猪发病、死亡或生长停滞,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1.1 断奶应激
    1.1.1 营养应激。仔猪由吸吮含香味、高营养的母乳和少量的硬颗粒料或散料,断奶后转向只吃营养成份较差料,造成饲料营养应激。
    1.1.2 环境应激。仔猪断奶后,离开了母猪所处的优越环境,转入条件较差的保育舍,周围的环境、栏舍、温度、湿度、伙伴等均发生了变化,导致环境应激。
    1.1.3 争斗应激。由于断奶后的重新组群、群序的关系导致仔猪争斗、咬架,也是一个严重应激。
    1.1.4 心理应激。母仔分离,突然失去母猪的爱抚和保护,加上断奶后,仔猪并窝、争斗位次都对仔猪产生心理上的压力,造成心理应激。
    1.2 断奶仔猪机体内的不适应
    1.2.1 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小肠内壁上有绒毛和隐窝,养分通过绒毛而被吸收,而隐窝则分泌肠液,断奶后第一天内,绒毛变短而隐窝则加深。
    1.2.2 消化酶分泌不足。断奶应激,仔猪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受到影响,降低了饲料中蛋白质水解度,增加了大肠杆菌的生长所需养分。
    1.2.3 胃酸不足。仔猪阶段不能分泌足量的盐酸,断奶后采食饲料(一般饲料呈碱性),胃中pH值升高,增加了病原体进入小肠的机会(大肠杆菌宜在碱性中生存)。
    1.2.4 免疫机制不健全。断奶应激导致母乳提供的被动免疫抗体突然中断,仔猪体内发生一定的生理功能紊乱,致病大肠杆菌乘虚而人,并产生毒素,导致断奶后的腹泻、水肿、圆环病毒和内毒素休克等病。
    2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防治
    2.1 饲养管理
    2.1.1 怀孕母猪分前、后阶段按标准饲养,保证产出体重大而健壮仔猪。
    2.1.2 仔猪出生后3~4天、12~13天各注射1~2毫升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2.1.3 仔猪出生后5~7天补料,锻炼胃肠。断奶前2-3天减少母乳供应,母猪减料则少产奶,减少仔猪吃奶次数,迫使仔猪多吃料。
    2.1.4 断奶时,先赶出母猪,仔猪留在原栏饲养一周后,混群转入保育舍,仍喂哺乳仔猪料,使心理应激与混群应激、环境应激不在同一时间发生。
    2.1.5 断奶后喂料要逐渐更换。每天喂5~7次,限饲七、八成饱。
    2.1.6 保证充足的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避免喝脏水和母猪尿。
    2.1.7 保育舍应彻底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保暖(20℃~22℃)。
    2.1.8 舍内放置木棒、石头、铁器、铁环或挂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让猪玩耍,预防咬耳、咬尾、打架。
    2.1.9 断奶后的15天内,禁止给仔猪阉割等任何不良刺激,避免因应激诱发水肿病而感染链球菌病。
    2.2 免疫接种
    2.2.1 仔猪水肿病。用水肿病多价灭活苗,14~18日龄仔猪每头颈部肌肉注射1毫升,可降低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2 大肠杆菌病。孕猪产前40天、15天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经初乳获得抗体,保护仔猪。
    2.3 断奶仔猪饲料营养
    2.3.1 杜绝使用发霉变质和酸败的饲料,降低饲料中的盐类含量和饲料抗原物质的含量,如采用低蛋白高氨基酸、熟化程度较低的饲料。
    2.3.2 饲料内添加5%乳清粉、血浆蛋白粉。乳清粉一方面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仔猪采食量;另一方面,在消化中乳糖产生乳酸,降低肠道pH值,抑菌,促消化。血浆蛋白粉内含大量抗体,仔猪食后增强抗病能力。
    2.3.3 近两年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仔猪饲料中加入断奶宝(主要成分:高效抗生素+胃肠黏膜修复剂+促吸收剂+乳化剂+外源酶制剂),预防仔猪断奶应激引起的腹泻、水肿病,效果较好。
    2.4 治疗
    2.4.1 断奶仔猪腹泻。首先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防脱水,提高仔猪抗病力;其次用百痢停1袋拌50千克饲料,或兑水100千克饮用,抗菌消炎,保护肠黏膜;另外饲料中加入华杨酶1袋拌100千克料,帮助健胃,促消化。
    2.4.2 仔猪水肿病。急性水肿病,突然死亡,来不及治疗。慢性水肿病,其治疗原则是:首先用痢菌净或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抑菌;其次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脱敏;其三用速尿或双氢克尿塞利水;其四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微生态制剂。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防治 应激 饲料 水肿 导致 营养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