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夏季种猪生产中的热应激和预防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河南畜牧网

应激(Stress),这一概念是由 加拿大生理学家赛里1936年首先提出的,所谓应激是指动物在自然环境、人工小气候以及体内环境中,一些具有损伤性的生物(细菌和病毒等),物理(刮风、下雨和雷电等)、化学(消毒药物和有害气体等)、特种心理(好斗和种群秩序等)以及管理上(转群和饲养管理程序等)的强烈刺激作用于机体后,随即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的总和(赛里,1936)。应激给种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笔者根据养猪的生产经验,就种猪生产中的应激及综合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和同行交流。

一、应激反应过程

种猪的应激反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惊恐反应阶段,亦称肾上腺反应阶段,是种猪受到应激原刺激后的早期反应;第二阶段,抵抗阶段,如果应激原未能起到主导作用,机体克服了应激原的有害作用,而得到了适应,则第一阶段的症状逐渐消失,新陈代谢趋于正常,机体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对抗应激能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以上;第三阶段,衰竭阶段,如果应激原的刺激强度超过机体的对抗应激能力,或者刺激作用得以延续,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适应性破坏,最终导致动物死亡。这三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应激反应的过程示意图

二、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1 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的猪对应激反应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品种内部,不同的个体、性别、年龄对应激反应的程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地方品种猪的抗应激能力要比国外品种猪强。种猪的年龄阶段不同抗应激能力也不同,比如小猪如育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就强于中大猪。在国外品种猪中,应激反应程度也各不相同,如皮特兰猪的对应激的反应要比大白猪、长白猪等品种猪更强。在同一品种内部,不同基因型的种猪的抗应激能力不同,如对于含有氟烷敏感基因的猪,抗应激的能力就特别的差。许多资料报导,杜洛克猪、大白猪和汉普夏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低(小于10%),皮特兰猪和某些品系的长白猪、大白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高,如德国和比利时长白猪及皮特兰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高达70~100%。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地方猪种不存在氟烷敏感基因,抗应激能力比较强。在实际生产中,要想从遗传上减少种猪应激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对种猪的选育,利用分子遗传标记的手段,剔除氟烷敏感基因;第二要尽量减少群体的近交系数,把近交系数控制在0.0625以内,减少后代群体氟烷敏感基因:第三加强种猪抗应激方面的专门化品系的选育,选育抗应激能力强的专门化品系。华中农业大学所培育的抗应激品系是在湖北白猪Ⅳ系基础上选育而成的瘦肉型母本新品系,经帅起义(2005)验证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

2 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2.1 产房

产房最重要的应激源是温度,因此,产房要注意调控温度,大猪怕热,小猪怕冷,温度过高(超过30℃)造成母猪食欲下降,导致母猪奶水不好,最终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导致下痢;温度过低,易造成仔猪下痢。最好的方式是两者兼顾,给仔猪单独的保温措施,如保温垫、红外线灯、保温箱或普通加热灯等,使局部造成高温环境,尤其是在产仔1周以内更应该注意仔猪温度的调节,仔猪最好处于高于30℃的环境中,舍内的温度也要降低,以利于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温度降到26℃以下为佳。对母猪进行颈部滴水和用水浇鼻等措施,降低母猪热应激,提高母猪食欲。改变母猪喂料的时间,尽量利用早晚凉爽的时间来饲喂母猪,并且增加饲喂频率,在早晚凉爽的时间多喂一些,中午炎热的时候少喂一些。同时注意给母猪供应充足的饮水。夏季由于气温高,要注意每次的饲喂量,料槽中尽量不要剩料,如果剩料,饲料很容易发霉变质,种猪食用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很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造成母、仔猪同时下痢,使应激加剧。

2.2 育仔

哺乳仔猪断奶后刚刚转到育仔舍的时候,要注意对育仔舍温度的调节,温度要稍微高于产房后期的温度。育仔初期要采取控料措施,即在给仔猪喂料的原则应该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以减少育仔猪的下痢和脱肛情况的发生。在育仔猪的饲养过程中,及时观察猪群的状态,对病、弱仔猪要进行隔离饲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加强对病弱猪栏的消毒力度和病弱猪的淘汰力度。哺乳仔猪转入得到育仔舍时,往往会发生争斗现象,如仔猪咬耳和咬尾现象,造成了仔猪应激,这种情况下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哺乳转育仔时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减少混群;降低饲养密度仔猪的饲养密度0.3~0.4只/平方米;在仔猪饲料中再添加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圈舍中放一些大小适宜的石块供猪只玩耍;饲槽的数量要达到供每只猪采食的需要。哺乳仔猪转为育仔阶段的饲料转换也是造成应激的主要原因,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哺乳仔猪转群前两天不要换料,两天过后要采取过度性换料,一般过渡期为5天,就是用育仔料每天替换1/5哺乳仔猪料,直到最后全部应用育仔料。

2.3 配种妊娠

对于断奶后要进行配种的种猪,及时掌握母猪的精神和发情状态,观察母猪是否存在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的情况。对发生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种猪要及时治疗,使种母猪全身抗生素化,一般用青链霉素或长效土霉素进行预防治疗。影响母猪配种妊娠的主要因素是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在热应激条件下,母猪表现为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下降、妊娠末期死胎数增加、窝重减少,甚至流产,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配种妊娠舍的温度,确保母体中的胎儿的生长发育,减少高温引起的胎儿的死亡率。母猪妊娠前期要进行限制饲喂,妊娠 1~21天,饲喂量要在1.8千克以下;妊娠22~84天母猪的饲喂量应根据母猪的体况进行添加,一般控制在2~2.5千克之间;妊娠85~107天要加强饲养,自由采食,因为这个时期是胚胎的快速生长期,急需大量的营养物质,要尽量满足胎儿和母体发展的需要;107~114天要逐渐减料,到临产的前1~2天饲喂一些具有倾泻作用的麸皮汤即可。

2.4 种公猪

种公猪对温度特别敏感,高温可引起种公猪性欲低下,精子活力降低,并且精子的死亡率和畸形率上升。有研究表明,受精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很高,受精率在20℃时为85~90%,在33℃下曝晒72小时后为50~60%。在种公猪的饲养过程中,每天要让公猪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在炎热的夏季,要在早晚凉爽的时候让公猪运动,并在运动场上建设一个凉棚供种公猪休息使用。公猪舍采用湿帘或喷雾降温,有条件的可以采用空调降温,在采取喷雾降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应的排风系统,使喷落的水汽或水珠尽快蒸发带走热气,达到降温的目的。若没有排风系统,则很有可能会造成高温高湿的小环境出现,对公猪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在温度特别高的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淋湿种公猪睾丸的做法,使种公猪最关键的部位睾丸的高温因蒸发达到降温,减少高温热应激对精子造成的损伤。

2.5 中大猪

中大猪(小于90千克)在高温热应激的情况下,主要是注意饲养的密度不要太高,至少要达到1.2平方米/只,在特定的面积中降低猪的饲养密度可以减少热的产生,也可以降低动物间的辐射热的产生。降低舍内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在混群过程中防止种猪的打架,因此,采取夜间混群或者在混群前在猪舍内喷洒一些酒精、苯酚类的消毒剂等,降低猪只的嗅觉灵敏度,从而减少猪群打斗情况的发生。

3 通过营养调控应激

3.1 能量和蛋白

高温可以引起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猪采食量下降,据 NRC(1988)报道,气温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克。Hisa and Lu(1987)研究发现,50~110千克的猪处在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相比较时,其采食量分别降低25%和35%。在高温环境下的猪采食量低,增加日粮的能量和蛋白浓度以便让猪在采食量低时摄入较多的营养物质。在猪的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从日粮中获得的能量和蛋白质同样可以满足种猪生产和生长发育的需要。Bunting等(1992)研究表明,蛋白质需要量随温度而变化,高温时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会改变氮的沉积。Stahly(1979)报道,喂给合成的赖氨酸代替天然的蛋白质对猪有益,因为赖氨酸可减少日粮的热增耗。在调整饲料配方时,油脂的添加量控制在1~3%以内,对减轻种猪的热应激有一定的效果,脂肪具有较高的热能,因此,在猪日粮中增添脂肪,对受热应激的猪只是有利的,它能补偿日粮中较低的热能。舒邓群等(1996)在生长猪日粮中加入2%植物油.并相应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减少了体增热,减轻了猪的散热负担。哺乳母猪饲料最终尽量使用一些消化率高的饲料原料如玉米等,减少麸皮等消化率不高的饲料原料的用量。

3.2 碳酸氢钠

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的主要作用有:第一、碳酸氢钠能中和胃酸,溶解粘液,降低消化液的粘度,并加强胃肠的收缩,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第二、碳酸氢钠在消化道中可分解放出 CO 2 ,由此带走大量热量,有利于炎热时维持机体热平衡。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提高猪抗热应激能力。饲料中添加250毫克/千克碳酸氢钠,可减轻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

3.3 维生素C和维生素E

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大量研究证明,热应激条件下给动物添加大量的维生素 E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动物抗御机体的热应激损伤,从而减少热应激带来的危害。余德谦等(1999)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1克/千克 VC,有一定的抗热应激作用,生产性能已接近温度适宜的对照组。胜林等(2004)在热应激肥育猪饲料中添加稳定型VC 500毫克/千克,试验猪生产性能有改善趋势。有研究表明:在夏季对公母猪每天投放一定量的青饲料,可以提高猪群的食欲和抗应激能力,原因可能是青绿饲料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

3.4 其它添加剂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无害、无抗药性、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已经成为种猪抗应激添加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选用具有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添加剂如:山楂、苍术、陈皮、黄芩等喂猪,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猪的影响,改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总之,在防治种猪热应激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特种心里或管理的条件等的变化,种猪场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给种猪生产和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最大程度的挖掘种猪生产潜力,在多种制约因素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预防 夏季 应激 温度 饲料 减少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