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瘟现状及猪瘟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养猪巴巴网    

一、目前国内外猪瘟流行的现状
国外猪瘟流行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仍发生猪瘟的国家和地区有49个,其中较严重的有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
国内猪瘟流行情况
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仍有散发性猪瘟流行;
已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离到猪瘟病毒。

二、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                
流行特点的变化
其变化是世界性的,不局限于一时一地;
其形式已从频繁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通常3 ― 4年一个周期;
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的散发性流行,局限于某些地区、某些猪场,在形式上类似于寄生虫病的疫源地。
发病特点的变化
非典型猪瘟增多,必须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临床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增多;
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繁殖障碍型猪瘟)病例突出;
目前猪瘟多发生于新生仔猪,且发病日龄日趋偏小。
三、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种猪群存在带毒猪,造成仔猪胎盘垂直感染;
经胎盘垂直感染的后天存活猪可产生带毒的先天免疫耐受猪;
带毒妊娠母猪所产死胎或存活的带毒猪污染环境,造成易感猪感染发病;
猪群中存在着其它疾病感染.
疫苗质量不高;
疫苗管理不当;
免疫程序不合理。
四、猪瘟研究进展
病原学方面的研究
目前流行的猪瘟病毒确实存在着毒力、致病性、抗原性和基因结构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可变性;
完成了猪瘟石门系强毒和兔化弱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
完成了从国内22个省市地区分离到的63个猪瘟野毒株的E2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毒株可分为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
猪瘟野毒能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造成妊娠母猪繁殖障碍;
不同毒力的带毒猪均能造成易感猪同居感染;
到目前为止,人工感染猪瘟野毒猪最长带毒时间为360 天。
病原学方面的研究

目前流行的猪瘟病毒确实存在着毒力、致病性、抗原性和基因结构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可变性;

四、猪瘟研究进展
疫苗方面的研究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完全能抵抗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不同毒力的单个猪瘟野毒和多个野毒的攻击;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会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不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对胎猪是完全安全的;
目前正在研制含猪瘟抗原基因的多价基因工程疫苗。
一、疫苗方面的研究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会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不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对胎猪是完全安全的;
二、免疫程序方面的研究
人工试验条件,标准的超前免疫和20―60日龄免疫程序其免疫保护效果完全相同;
超前免疫后不同时间吃初乳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各不相同;
不同时间吃初乳对0日龄免疫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
三、诊断方法方面的研究

猪瘟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以鉴别诊断猪瘟免疫猪、自然强毒感染猪和猪瘟抗体阴性猪;
猪瘟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群体免疫水平评估和抗体的鉴别诊断,免疫荧光抗体法适用于疫病普查及带毒猪的诊断。
四、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

种猪群带毒是造成繁殖障碍型猪瘟发生的主要原因;
后备种猪群带毒是造成猪瘟循环发生的关键因素;
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问题;
培育健康无猪瘟带毒猪的种猪和后备种猪群是猪瘟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
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保证;
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其它疾病是实施猪瘟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
五、猪瘟综合防制技术措施
控制、消灭传染源;
培育健康的种猪群,切断猪瘟恶性循环的链索;
制订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
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群体抗病力;
制订定期检疫、监测制度。

在猪瘟防治的实施工作中,我们把研究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把实验室技术和田间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生产中发现问题,一旦研究有结果,立即应用,非常见效。
这些年普遍认为,猪瘟的存在是因为疫苗的生产问题,经反复试验证明疫苗对我国野毒株完全有效,并证明先吸初乳后注苗将导致免疫失败。根据我国国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防治, 综合, 猪瘟, 现状及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