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回肠炎的认识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互联网    

1、病原

本菌常并发或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及螺旋体,这时炎症会趋向坏死性、退化性的变化,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病变。

2、流行病学

ppe发生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亚洲国家猪场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慢性型及亚临床型回肠炎常发生于传统连续生产模式的保育后期-生长猪阶段猪群,多数情况下ppe在猪群中发展的时间是缓慢的,可能超过一个月甚至更久,但是,如果感染猪的粪便中有大量细胞内劳森菌,将会快速导致猪群中多数猪只受到感染。

phe常发生于日龄“较大”阴性猪,感染猪通常为3-12月龄,常见一定数量猪一起发生,且通常发生在猪群之特定应激事件后,如转群、混群及引进新种猪等等。

病猪及病原的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及病原的携带者直接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潜伏期7-21天(与感染剂量有关),感染剂量越高,潜伏期越短。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主要发生于保育的后期-生长猪阶段。主要包含两种病症,第一是下痢,第二为增重减缓。表现为同一猪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粪便软、稀薄不成形,多呈水泥样的灰色、也有黄色的,这些猪虽然采食量正常,但生长速度减慢,表现在6-20周龄的生长猪体重“参差不齐”。

大部分慢性感染的病猪可以在发病4-6周后恢复,食欲恢复“正常”,但与正常猪相比,平均日增重降低6-20%,饲料转化率降低6-25%。

剖检可见回肠粘膜增生性病变,在小肠的末端50cm处和结肠的前三分之一处的肠粘膜增厚,有的像脑回,有的整个肠壁变厚、变硬,像一条橡胶管,有的还可见溃疡,肠粘膜表面覆盖有黄色、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可见坏死性肠炎。

4、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结合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包括硝酸银染色镜检、聚合ø链式反应(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或免疫过氧化物ø技术。

5、猪病防治

5.1加强饲养管理全进全出(严格冲洗、消毒和坚持一定的空栏时间)和严格的消毒措施,碘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是有效的;减少转群、运输、温度、湿度、密度及更换饲料等方面的应激;实行引种10周隔离制度,在隔离期内ÿ月添加敏感的抗菌素7-10天。

5.2免疫接种口服接种德国勃林格公司无毒活疫苗,或肌肉注射荷兰英特威公司的灭活疫苗。口服活菌苗,要求接种疫苗前后7天不能使用抗生素。

5.3.1药物选择枝原净(泰妙菌素)是对细胞内劳森菌最有效的抗菌素。

5.3.2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80%枝原净125克+金ù素400克,后备母猪配种前ÿ月加药连用7-10天;生产母猪产前产后各连用7天,可有效降低仔猪回肠炎的早期感染;在断奶仔猪换料后连用10-15天,不仅能有效预防回肠炎、猪痢疾和结肠炎,而且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细菌性病原体感染。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防治, 认识, 肠炎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