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圆环病毒(PCV2)及相关疾病简介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成农饲料    
      

猪断奶后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体已被确认是圆环病毒(PCV2)。PCV2与许多相关的疾病发生有关。除PMWS外,PDNS(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NP(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RDC(猪呼吸道综合征)、繁殖障碍、先天性产颤抖、肠炎等疾病也与PCV2感染有重要关联。

PCV2及其相关的猪的疾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和流行,死亡率10―30%不等。较严重的地区,猪场在暴发本病时死淘率高达40%。现已被世界各国的兽医与养猪者公认,与PCV2相关的猪传染病是继PRRS之后新发现的重要的猪的传染病。

1         PCV2与相关猪病

自1996年以后,PMWS和其他PCV2相关的猪病在全球都被确认,诚然PCV2与PMWS的联系是结论性的,而PCV2在其他综合征中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澄清。

1.1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PMWS的确诊需要一头或一群猪有一组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显微病理损害。其临床表现为:生长不良或停滞、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发泄、苍白和黄疸。但在一头猪常不全部表现出这些基本症状。在病猪群中有时亦见有包括咳嗽、发热、胃溃疡、中枢神经障碍和突然死亡,当然亦不排除其中有些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特征性显微病理损害表现为淋巴器官的肉芽肿炎症和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大体解剖还可见肺斑点性出血。

PMWS的临床症状最原始的报道,主要局限于哺乳期和断奶后3―6周的仔猪,在美国主要发生在10―20周龄的猪。现各国的研究成果和实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足以表明,PCV2是PMWS发生的主要病原。但触发PCV2感染并使其发展为PMWS尚需要诸多的因素。如病原体的共同感染(PRRS、PPV、其他病毒或细菌);免疫刺激(佐剂和疫苗);环境因素(氨、内毒素);应激因素(运输、猪群合并);宿主遗传易感性存在差别。

1.2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

    PDNS最早在英国记叙,被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水疱性病,影响皮肤和肾。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病灶常融合成条带和斑块。病灶通常在后躯、后肢和腹部最早发现,有时亦可扩展到胸肋或耳。病情温和的猪,体温正常,行为无异,常自动康复。较严重的可能表现跛行、发热、厌食或体重减轻。剖检所见为肾肿大、苍白,常被出血点覆盖。特征性的显微损害为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性肾炎。这种病理损害是III型过敏反应的特征,属免疫介导性障碍。由免疫复合物在脉管和肾小球微血管的管壁上沉淀引起。

PDNS在哺乳至育肥期的猪通常呈散发。PDNS与PCV2之间存在着牢固的和不断增强的联系。表现为PCV2的抗原或其核酸或病毒本身,在多数PDNS病猪组织中均可发现。许多病猪伴有淋巴细胞缺失,与PMWS的特征一样。其它病原体如多杀性巴氏杆菌,或者PRRS和PCV2联合可诱发PDNS 。PDNS日渐发展成为猪的常见皮肤损害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与其它疾病相区别,如猪丹毒、猪瘟、多灶性渗出性皮炎,猪痘等。

1.3   PCV2相关的繁殖障碍

主要发生在初产母猪或引入的新猪群中。PCV2感染猪场显示的临床症状都是一致的,包括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增多、断奶前死亡率上升,PCV2经公猪精液排出已得到证实。在死产和新生仔猪中最常见的病理损害为非化脓性到坏死性或纤维性心肌炎,并含有PCV2抗原。但值得关注的是尚未发现发病猪群中与PMWS或PDNS同时暴发。

1.4   PCV2相关性肺炎

在PMWS和PCV2 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中有许多是交叉的,要区分两种疾病是困难的,取决于递交给诊断实验室的样品。PCV2日益与呼吸道疾病相关联。据ISU―VDL诊断的大多数PMWS病例都有肺炎表现,在非呼吸道组织中没有特征性病损的迹象,可被判定是PRDC(猪呼吸道病复合症)的病例则有特征性病损。PRDC通常指生长―育肥猪的肺炎。典型的是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包括猪肺炎霉形体、猪流感病毒、PRRSV、多杀性巴氏杆菌等。PCV2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协同作用是最为多见的。文献记载,伴有PCV2的特征性肺病损害是在早期的PMWS中有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

总的来讲,PRDC严重病例的诊断应该包括PCV2的检验。

1.5   PCV2相关性肠炎

有腹泻病史的猪群,表现或不表现衰竭病症,但却确定存在着与PCV2相关的肠炎。病猪的回肠粘膜的增厚的肉眼可见的病理损害并不明显,但显微镜检查可见肉芽肿性肠炎和集合淋巴结淋巴细胞缺失,并可见病理损害部位有大量PCV2抗原。

1.6  PCV2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病(CNS)

Hines首次报道PCV和先天性颤抖之间有潜在联系。近年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这些早期的报道,在病猪的脑和脊髓中存在PCV2的核酸和抗原。在实验接种的不吮乳猪的脑组织中PCV2DNA也存在最多。据报道在美国的PMWS病猪呈典型病毒性脑炎的非化脓性脑膜脑炎。

2   免疫刺激、免疫抑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现有研究证明PCV2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免疫系统的损害有关;而对此猪病的防制对策又是综合性的。实验证明:一方面PCV2和PRRSV或PPV共同感染,这些病毒能刺激和激活免疫系统增进了PCV2增殖。另一方面,严重发病猪的淋巴细胞缺失和这些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其他变化,构成了该兵的规律性特征。PMWS感染猪对其他免疫原不能作有效的免疫应答,是本病重要的致病机制。

2.1  免疫系统细胞中PCV2的增殖

PMWS病猪的特征性损害为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和淋巴器官的肉芽肿炎症。PCV2的核酸和抗原主要从PMWS病猪的肝、肺泡组织细胞及其间质细胞和细胞浆中检出,极少在细胞核内检出。尤其以炎症浸润液中的巨噬细胞中检出为多。在严重的PMWS病猪中能观察到显著的淋巴细胞缺失,但在淋巴细胞中不能检出PCV2的核酸和抗原,或者仅有极少发现。实验证明:淋巴组织中病毒的存在量与器官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临床后果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浆内存在的抗原和核酸是其吞噬PCV2的结果。对幼龄易感猪接种PCV2,可产生典型的PMWS显微病损,但只产生温和的临床病症。

PRRS和PPV刺激免疫系统和促进PCV2增殖因果关系成立的话,那么,在作预防注射时如果掺入了不相干的非传染性免疫原(即混入了别的物质)也可刺激诱发PMWS。这一假设在对3日龄生猪的试验中得到了证实:人工单独感染PCV2的猪没有一头发展成PMWS,而同时用了血蓝素、硫羟乙酸盐(葡聚糖)作腹腔注射,所有免疫猪都出现了严重的PMWS,所以,在某些条件下,免疫刺激可能在形成PMWS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免疫抑制和PCV2

由于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系统缺陷的临床表现一般可见:对低致病性或减弱疫苗的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重复发病时治疗无效;疫苗接种效果不好;在一窝猪中有一头以上发生无法解释的出生期发病和死亡;猪群中同时有多种疾病综合征发生等。而这些特征在PMWS的猪群中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根据病理学、免疫组织学和血流细胞计数研究认为,PMWS病猪确实存在免疫抑制。研究免疫抑制的结果表明:淋巴细胞缺失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是PMWS病猪的独特性病理损害的基本特征,但它是短暂性的淋巴细胞减少,而深度的持续的淋巴细胞减少,不是PMWS的规律性特征。

3.  防制对策

PCV2与其相关猪病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以诱发临床病症。世界各国目前控制本病的经验和实践似乎证明:⑴ 对共同感染原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有明显的效果。⑵选择性的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性感染,同样是可取的。但是至今PCV2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且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制措施,只有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已知共同感染原的免疫

3.1.1  PRRSV弱毒疫苗接种

现在的实验已充分证明:一些特定的PRRS弱毒疫苗,对各类接种猪群是安全的,即使怀孕后接种,有可能垂直感染胎猪,但亦不表现对其胚胎期的继续生长和分娩后的健康损害。诚然目前PRRS弱毒疫苗的远期生物安全评估,不同学派之间还有一些争议,但是实际应用效果是明显的。

3.1.2  PPV疫苗的接种

PPV作为PCV2的共同感染原已得到实验确认,但一般都是呈散发性。其原因是绝大部分经产母猪抗体持有率,无论是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都在95%以上,其仔猪的获得性母源抗体,抗感染的有效持续时间可达100天左右。而未经PCV免疫的初产母猪则可能有较高的发病率。仔猪和育肥猪的发病是否归属PPV为共同感染原?经实验已证实,针对性免疫,在猪群中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3.1.3  其他可能共同感染原的免疫接种

不同猪场的疾病谱常常是不完全相同的,发病猪场首先要确定自身可能存在的共同感染原,才能确保娠妊期胎儿和吮乳仔猪的安全。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母源抗体消失后的仔猪和育成猪的共同感染病原的确定,有赖于两次采血的血清抗体或病原检测结果。而后采用合适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对于因免疫猪霉形体疫苗可能诱导PMWS的发生,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但从最近的几起报道来看,笔者认为还是应当引起重视,各个猪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3.2  人工免疫

3.2.1被动免疫

各国曾经应用血清疗法,结果不一,但常常获得成功。其大体方法是,从猪场的育肥猪采集血清(笔者以为健康的淘汰种猪血更好)。分离血清注射给断乳期的仔猪,一般采用腹腔注射。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考虑供血者的选择、血清处理、血清贮存、注射方法等,必须坚持当地法规,竭力推荐实行此法的猪均只能用该场的供血猪。

3.2.2“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

“感染”物质,通常指本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等,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饲,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80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高水平免疫,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这种方法,不仅对防制本病,保护胎猪和吮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

3.3   二十点综合防制计划

分娩期:

(1)、仔猪全进全出,二批猪之间要清扫消毒。

(2)、分娩前要清洗母猪和治疗寄生虫。

(3)、限制交叉哺乳,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止在分娩后24小时之内。

断乳期(保育期):

(4)、猪圈小,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壁式分隔)。

(5)、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进猪时间同一猪舍内的进猪先后严格控制在一周之内),并在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的粪尿排出系统。

(6)、降低养猪密度:0.33m2/猪。

(7)、增加喂料器空间:>7cm/仔猪。

(8)、改善空气品质:NH3<10ppm,CO2<0.1%,相对温度<85%。

(9)、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3周龄仔猪:28℃,每隔一周调低2℃,直至常温。

(10)、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生长、育肥期

(11)、猪圈小,壁式分隔。

(12)、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坚持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

(13)、从断奶后猪圈移出的猪不混群。

(14)、各育肥圈猪不再混群。

(15)、降低饲养密度:>0.75cm2/猪

(16)、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其他:

(17)、适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等疫苗的免疫接种。PCV2感染的猪场不能再发猪瘟和伪狂犬病,否则经济损失将会更大。

(18)、保育舍内要在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19)、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齿、注射时的严格消毒)。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用于PMWS的治疗,既使一些继发的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也不好,因此应提前采用药物预防来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建议以下药物预防方案:

 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3次得米先(长效土霉素,200mg/ml,0.5ml ),或者在1、7日龄和断奶时各注射速解灵(头孢噻唑,500mg/ml)0.2ml ;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

母猪用药;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

(20)、将病猪及早移往治疗室或扑杀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pcv2, 疾病, 圆环, 简介, 相关, 病毒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