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增生性肠炎(PPE)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今日养猪业    

猪增生性肠炎是猪小肠和结肠黏膜增生形成肠腺瘤样结构,又称为肠腺瘤病或回肠炎,是导致集约化猪场仔猪及中大猪发生不规则下痢、生长缓慢、消瘦、毛长、出栏时间延缓、饲料报酬降低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慢性病例通常成为僵猪。

一、病原及发病机理

病原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又称劳氏细胞内菌(1awson’S)。肠道感染后8―10 d即可出现病变,21 d时病变达到高峰,使肠道黏膜隐窝上皮增生形成腺瘤样结构,病猪表现为消瘦和不规律腹泻。按照其病理变化表现为:

1.急性出血性回肠炎。回肠的绒毛损伤,拉血粪或黑粪,回肠炎界线表现明显的病变

2.回肠坏死性肠炎。纤维坏死性肠炎,回肠隐窝增生和杯状细胞缺失。

3.肠腺腺瘤形成。结肠隐窝的增生,坏死和瘢痕形成。

在大多数猪场可以经常观察到该病在10~14周龄的猪表现最严重,这与猪群从断奶舍或保育舍转移到育成舍混群的时间有关,如果转栏前没有对这些猪场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猪群转移到新猪舍就会被感染。病猪一般发生中等程度的腹泻,粪便稀软而颜色正常。有许多病例,粪便不成形,如同牛粪或稀水泥,更为严重的病例,粪便由于含水更多而表现为稀汤状,其中可能含有一些不消化的饲料。亚临床型的增生性肠病很少出现腹泻,常常不被注意,但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以及生产性能下降都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治疗与控制

该病一旦感染就很难根治,建议采用全进全出多点式生产模式,定期消毒,减少密度、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扫粪便、结合抗生素脉冲投药预防。

1.断奶转群用200 mg/kg泰妙菌素或泰乐菌素饲喂1周,以后每月饲喂l周,可以减少增生性肠炎的发生。但出口猪场使用这些药物会出现假阳性情况。

2.每月可用300 mg/kg胃溶型吉他霉素(肠溶型吉他霉素制剂所采用的包被性肠溶性材料为HPMCP即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它是pH值依赖性溶解材料,其溶解的pH值是5.O~5.5。其选择标准是人类肠道pH值,猪肠道pH值在6~7之间,使用肠溶型吉他霉素溶解度低,生物利用率低),连喂1周也能减少增生性肠炎的发生,还能避免假阳性的问题。

3.有报道每月用痢菌净300 mg/kg,连喂5 d也可减少增生性肠炎的发生,该药毒性大,饲喂时间长会出现猪肝肾受损、生长慢、毛长等现象。

4.林可霉素对增生性肠炎也有一定效果。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增生性肠炎PPE的防治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