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未病”侵害规模化猪场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山东信得    

核心提示:猪副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是革拉泽氏病的病原体,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疾病。

猪副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是革拉泽氏病的病原体,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疾病。防治该病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疫苗,应用抗生素效果也较差。由于我国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目前,已从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湖南、宁夏、湖北、上海、福建、山东、河北、广东等省市相继发生并成为规模化猪场比较头痛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相当惨重,已经成为养猪业中危害性相当大的疾病,应引起广大养殖户足够的重视。

针对此病笔者通过客户拜访及临床诊断,发表我个人对此病的看法,猪副嗜血杆菌病,现在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型(临床剖检关节腔内带血带浓为链球菌病、关节腔内液体为清凉色或淡黄液体为猪副嗜血杆菌)、心包炎、腹膜炎、胸膜炎等症状,并且在猪场拜访中发现,发生此病的多数是蓝耳病没有防疫,并且多数出现霉菌毒素中毒,通过推论,一个猪场如果不重视霉菌毒素,不免疫蓝耳病疫苗就会出现此病,并且此病又是蓝耳病的“影子病或指示标”关于此病症状笔者结合临床如下:

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内,通过猪群间的接触和空气飞沫以及污染物而传播,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危害2周龄至4月龄的猪只,特别是断奶前后和保育期仔猪多发。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达50%。猪副嗜血杆菌作为共栖菌而成为继发性病原菌,常在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毒及猪流感病毒等感染后继发感染,甚至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死亡率增加。

症状及病变

繁殖母猪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2-8周龄仔猪感染发病可呈典型症状,同其他呼吸道疾病类似,主要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但一般猪场以慢性型为主。

急性型病猪体温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气喘,咳嗽,反应迟缓,呼吸困难,鼻孔有黏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关节肿胀、跛行、步态僵硬,同时出现身体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3天左右死亡。急性感染病例存活后会`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跛行、仔猪和育肥猪遗留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

慢性型通常由急性型转化而来,病猪消瘦虚弱,被毛粗乱无光,皮肤发白,咳嗽,呈腹式呼吸,关节肿大,严重时皮肤发红,不能站立,耳朵发绀,少数病例突然死亡。

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胸腔、腹腔浆膜及肺部发炎,胸腔内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块。肺表面覆盖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与胸壁粘连,多数为间质性肺炎,部分有对称性肉变。单个或多个浆膜面损伤,有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包括心包膜、腹膜、胸膜、脑膜和关节膜(主要是腕关节和跗关节)等,通常以不同的组合存在,较少单独发生。

面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场必须提前防控,如果单纯发现治疗,基本上是处于被动严重会导致猪场无法正常的运营,控制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笔者结合成功猪场案例总结一下:

1、 霉菌毒素被养猪行业成为“猪场底色病”猪场对原材料掌控,首先选用优质的原材料防止霉菌毒素对猪体侵害,抑制猪体免疫力如:玉米、麸皮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霉毒清500g+普力健1-2kg/吨。2012年通过中国几百家猪场使用此方案,促使猪场健康有了基础保障。

2、 成功免疫程序,疫苗免疫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防止病毒侵害猪场,所以我们要将优质的猪瘟、蓝耳、伪狂犬、口蹄疫这四种疫苗对好同时配合猪体免疫激活剂----信必妥,关于猪副嗜血杆菌血清型的多样性以及占很大比例的不能分型的菌株影响了对具有高效交叉保护力疫苗的研制。因为母猪接种后可对4周龄以内的仔猪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初产母猪产前40天首免,产前20天二免;经产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威胁严重的猪场,仔猪也要进行免疫,首免10日龄,15天后加强免疫1次。自家灭活苗的保护可能更有针对性,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主要是因为分离到的猪副嗜血杆菌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或不是主要的致病血清型。

3、 母猪围产期使用混感刹1kg+混感佳500g/吨,连续使用5-7天。

4、 仔猪出生后做好三针保健,传统的三针保健是错误的,误导不少猪场用过,并且多数猪场采用土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以上药物笔者不建议在35日龄内仔猪上使用,主要原因是药物导致免疫抑制甚至出现药物失活的现象导致在猪体内产生对猪危害比较大的药物毒素,面对此问题笔者发现许多规模化猪场使用一个产品“华西速解灵(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此产品在猪体内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达7天,华西速解灵在仔猪保健中使用是:仔猪阉割0.5ml、断奶1ml、转群2ml

华西速解灵产品特点是:

A:注射局部形成药物的储库,信得速解灵混悬剂以液体油脂为分散介质,在注射局部形成小型脂库,随着油脂的缓慢吸收,药物也被缓慢吸收,延长了药物的吸收时间,具有长效特点。

B:全新的长效制作工艺:信得速解灵融入欧洲最新长效保护剂,这样对药物保护及延长其吸收的作用信得速解灵为一种由抗菌剂和双层缓释载体、表面活性剂、溶剂以及必要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组成的混悬注射液。药物本体和包被药物组分的适当比例,使产品在得到一个首过杀菌的血药浓度后,可继续维持后续血药浓度。信得速解灵注射液组分一次给药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达7天(168h),且其在动物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动力学模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C:体内形成杀菌力库存:信得速解灵与体内蛋白质进行可逆性结合,形成杀菌力库存。蛋白质结合信得速解灵与游离信得速解灵保持动态平衡,随着感染组织中游离信得速解灵的使用,蛋白质结合信得速解灵缓慢释放出独来,保持体内持久有效的杀菌浓度。

D:独特的抗菌素后效应: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是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以后,将抗菌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抑制的效应。信得速解灵抗菌后效应的最大意义就是改进治疗方案,延长给药的时间间隔。

E:信得速解灵品质更优秀:实现药物密度与溶剂密度相同,能够有效长久悬浮,比普通产品悬浮性更好。冷凝后细微分析出包被在药物颗粒上,实现悬浮和饱和作用,使药物具有长效缓释特点。信得速解灵进行包被工艺处理,是信得速解灵长效的工艺基础。一般的头孢噻呋没有进行包被处理;一般国内比较优秀的头孢噻呋颗粒粒度为10―20微米。信得速解灵包被后的药物颗粒粒度为2-5微米,使头孢噻呋分布更均匀,不会导致头孢噻呋局部聚集。

猪副嗜血杆菌病虽然肆无忌惮,但是我们要有系统方案防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时代已是过去式,我们需要的不是治疗当前疾病,我们需要的是防控“未病”。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规模化, 侵害, 猪场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