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增生性肠炎危害猪场经济效益的隐形杀手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养猪网

在猪场的管理当中,对于猪场的清理,喂养,都是猪场当的关键因素,但是,猪场里却存在更多的隐形因素,防碍猪场的经济发展。在更多的间歇性上,猪场没有经过正确的管理,亦会给猪场造成许多的损失。许多规模化猪场的从业人员对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慢性损耗性疾病—猪增生性肠炎缺乏认知或存在认识误区。本文介绍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其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引起同行对该病的重视,降低其对猪场的经济损耗,增强猪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感染所致的以回肠、盲肠、结肠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疾病,可感染猪群及其它动物。1931年首次发现胞内劳森菌,而直到1993年才分离培养成功。因该病原易传播,通常在猪群中呈高比率感染状态。该病不仅能导致生长肥育猪腹泻、出血性下痢甚至猝死,而且严重影响其生长表现,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致病机理

胞内劳森菌属于专一性细胞内病原菌,主要侵染部位是回肠,但其病变亦可见于盲肠、结肠等部位,甚至在扁桃体、黏膜下层巨噬细胞及淋巴结内也可发现胞内劳森菌。目前体内外试验研究已基本阐明了胞内劳森菌进入宿主细胞的作用机制,其主要依靠宿主细胞的活动,属于诱导型吞噬作用。细菌首先结合在细胞膜表面,然后通过入侵空泡迅速穿透细胞,进入到细胞内。胞内劳森菌主要感染肠道隐窝内未成熟的上皮细胞,并使其发生持续性的有丝分裂,但无法成熟(具体机理尚不清楚),肠道黏膜增厚并发生褶皱,细菌也随之不断扩增、传播,但通常状况下,此过程没有显著的炎症反应。组织学检查可发现,胞内劳森菌感染的肠道隐窝细胞变得细长而有分支,且杯状细胞的密度减少。肠黏膜增厚会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内大量的蛋白质与氨基酸流失到肠道内,因肠黏膜未成熟的上皮细胞的营养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患病的生长肥育猪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

若肠道在感染胞内劳森菌的同时继发感染其它病原,感染部位的肠道黏膜可能会发生深层凝固性坏死,从而形成坏死性肠炎病灶。

当大剂量的胞内劳森菌同时感染未使用相应药物保健且无特异性保护力的易感猪只时,肠道上皮细胞会发生大面积的变性、脱落,血管的通透性也随之增加,导致肠腔大量出血的病灶。通常认为,急性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的发生与感染菌株的毒力、感染剂量、猪只的免疫状态及是否有其它病原菌的协同作用等多重因素有关。

2 临床症状

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回肠炎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与亚临床型。

急性型多发于新引进的后备母猪(4~12月龄)与17周龄以上的肥育猪,尤其是经过长途运输或新引进的后备母猪常因应激而暴发,通常越健康的猪群,急性回肠炎的发生率越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体表皮肤与可视黏膜苍白,急性肠道出血,粪便呈褐色、沥青样油腻状,食欲降低,有时体温稍升高,有时突然死亡。因临床表现与急性猪痢疾、猪鞭虫病、胃溃疡等类似,均可导致出血性下痢,故又称为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

慢性回肠炎常见于保育后期及生长肥育前期的猪,以生长缓慢,被毛粗刚,采食量下降,顽固性下痢,粪便呈半固态、松软,猪群整体度差。剖检可见肠管黏膜肥厚如水管状结构,黏膜褶皱深,呈脑回状。慢性回肠炎死亡率较低(1%~5%),且多与继发感染有关。

亚临床型回肠炎常仅表现为猪生长不良,均匀度较差。发生阶段与慢性型相似,在 2~20 周龄的各个生长阶段都可能发生。

4 流行特点

胞内劳森菌对外界环境的耐受力强,在0 ℃~15 ℃的环境下,可在体外存活2周,且传播速度比较快,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方式,多呈持续性感染。据Smith等报道,每克粪便中含有胞内劳森菌7×108个,而猪感染增生性肠炎仅需104~106个胞内劳森菌(0.01克粪便),故此病非常容易在猪群中传播。转群时卫生消毒不彻底,鸟类、老鼠、工作人员等均可携带胞内劳森菌,使其在不同的群体间传播。

目前增生性肠炎的诊断尚无“黄金标准”,其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利用PCR、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检测粪便样品中的胞内劳森菌或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FA(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胞内劳森菌抗体。从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该病广泛存在于美洲、欧洲、亚洲等各地的规模化养猪场。比如美国的感染率为 90.9%,韩国感染率为100%,丹麦的感染率为93.7%。笔者曾利用美国礼来公司的专利技术FIRSTtestTM回肠炎快速检测试

剂盒对全国80多个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增生性肠炎的感染率几乎100%,大多数猪场从保育中后期(6~8周)开始感染,常贯穿整个生长肥育阶段,而后备母猪群与母猪群的感染压力更大。值得庆幸的是,胞内劳森菌目前仅有 1 个血清型,这大大降低了该病的防控难度。

6 防控方案

回肠炎感染常与运输、环境消毒、饲养密度、气温变化等众多应激因素有关,故首先应强化科学的饲养管理与卫生消毒工作。在饲养管理上,实行全进全出,分批次管理,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特别是转群后批次间的栋舍清扫、消毒与干燥等工作。加强防疫卫生措施,降低由鸟类、鼠类及工作人员传播病原菌的机会。在引进新猪只时,首先做好猪群的隔离适应工作,在确保没有回肠炎感染或完成相应的药物保健后方可混群。

目前回肠炎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与药物干预。当前已商品化的回肠炎疫苗为活菌苗,需经口灌服或饮水免疫。为降低药物对活菌苗的影响,免疫当天与前后3天禁止给猪使用抗生素或消毒药物,加之该疫苗成本压力较大,故我国大多数生产者选用抗生素进行回肠炎防控。在回肠炎药物防控上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敏感性药物的药动学。胞内劳森菌属于胞内菌,所选药物除对病原菌敏感外,还应在肠道上皮细胞内有较高药物浓度,如泰乐菌素[19]、替米考星、泰妙菌素等。第二,用药周期。无论口服还是注射给药,用药周期应在14天以上[7],最好可达到21天。第三,用药时间点。田间试验表明,在胞内劳森菌感染高峰期到达之前给药可取得良好效果[20]。若给药时间“太早”,猪群尚未针对胞内劳森菌产生主动免疫,就存在潜在暴发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的风险。

泰农40TM(美国礼来公司产品)是当前控制回肠炎的主流药物。在对我国增生性肠炎发病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推荐使用泰农40TM(8.8%的磷酸盐泰乐菌素)1.25千克/吨饲料对9~11周龄或10~12周龄的生长猪连续用药3周,以后每月脉冲式给药1周,直到上市前5天。

(责任编辑:吴日红)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场建设 猪病防治 养猪技术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