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浅谈对猪瘟的认识及防控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吉林市种畜场
目前在我国的养猪业生产中,猪瘟严重威胁着整个养猪业的生产和发展,也是导致和引起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它的存在使养猪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全国每年在死亡猪的总数中,仅猪瘟导致死亡就占1/3,重所周知,2006—2007年的“高热病综合征”肆虐了我国大江南北,重创了我国的养猪业,也使所有的养猪人惊恐不安,一度众说纷纭,但最终经过多方面的检测和剖析后,确认所谓的“高热病综合征”不外乎就是多重感染所致。其中最主要的病原是由变异毒株引起的蓝耳病,猪瘟也紧随其后,虽然各个猪场有所不同,但猪瘟始终是榜上有名,充分证明了猪瘟是导致此次疫病流行的一大重要因素。

2009年的养猪业看似平静了许多,但究其原因却是当疫病流行过后,许多感染和耐过的猪建立起了特异性免疫力,使猪群得到的暂时性的保护。但是由于这些带毒母猪的普遍存在,排毒和散毒现象,非常严重。面对这种局面,国内的养猪业还会不会重蹈覆辙?因此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吸取以往的教训,不要让类似的“高热病综合征”的疫病在次危害我们的养猪业,使养猪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只有科学的养猪,满足猪的需求,才能使养猪人收益,才能使整个养猪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笔者就如何防控猪瘟工作归纳出几点意见和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1 发生猪瘟的主要根源是带毒母猪

由于大多数猪场和散养户在疫病防控上不能做到科学监测,只是按照常规和经验对猪群进行免疫,以致对自家猪场的抗体水平及其消长规律都不清楚,只是效仿和抄袭别人的免疫程序,由于免疫程序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因素,结果导致了免疫失败。使猪群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猪群感染增多,使猪场进入了恶性循环。用于生产繁殖的母猪感染后其自身并不会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却会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猪,出现了死胎,木乃伊和弱仔等现象。有的仔猪出生后临床症状表现为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有的则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死亡的情况也不同。可能与母猪的带毒的多寡有关。而有的带毒母猪所产的仔猪表面看似健康,实际在胎猪时就已经感染,形成了先天免疫耐受猪,成为了亚临床感染的带毒猪。如未及时检测,这些猪就有了可能被选做后背母猪,进行繁殖。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和繁殖,必将会使猪群感染压力增强,以至持续感染会在猪群中长期存在。感染猪虽然无明显症状,但会终身带毒、散毒,成为猪瘟病毒主要宿主。致使猪群大面积发病和流行,如在不及时采取净化措施,斩断其恶性循环链条,猪群便便会因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招来更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高热综合征”的出现足以说明这一点。

 

2 提高认识 科学防控

当今猪场所存在的疾病都不再是单一的,多是综合性的混合感染,而且新的病种层出不穷,造成老病未除,新病又至的局面。面对这些实际情况,就不得不让养猪工作者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和定位。从源头处抓起在根本上控制猪瘟的发生,更关键的是要同时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如蓝耳病、伪狂犬、猪流感、圆环病毒等。即使面对这些传染病做不到净化和清除,也要使其与猪群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这就有赖于在养猪工作中,一定要分清孰轻孰重,科学地解读和剖析,做到有的放矢,不要单一和片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对猪群应积极采取和推广康乐养猪法,还给它们一份自由、一份健康。只有通过提高和增强其自身的机体抵抗能力,建立很好猪群的非特异性抗体,才有助于其特异性抗体的构建,才能使猪群不再受类似“高热综合症”的侵袭使猪瘟这些“老大难”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3 解读疫苗 科学免疫 强化免疫管理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苗(C株)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疫苗株。疫苗的免疫效果主要是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而检验疫苗的免疫效果主要是在免疫后各个阶段用强毒进行攻毒后而保证猪只不发病。使猪群处于完全或大部分的保护状态。但多数猪场通过疫苗免疫后却谱遍存在猪瘟的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给猪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疫苗使用剂量

我国规定的每头猪免疫剂量为150RID,而欧洲药典规定的是400RID,我国台湾规定的是450RID。从这方面看我国的免疫剂量偏低,规定比现实表现明显滞后,而各个生产厂家所推荐的免疫剂量又都是各自为政,自立学说,让养猪人和猪场一头雾水,而且又都在搞花样翻新,新种类层出不穷。实际上如果猪场能够采取正确的防控方法和免疫程序,使用合理的疫苗,用任何一个种类都能够有效控制猪瘟的发生和流行。

 

3.2 当前疫苗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多个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中,大部分疫苗都被检测出了BV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如果使用这种被污染的疫苗,来免疫猪只,很容易使免疫猪只出现严重的临床感染症状。如胎猪在子宫内就受到感染,将会导致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等。

 

3.3 免疫程序不合理

现在多数猪场使用的免疫程序基本都是生搬硬套,常规的免疫程序是在仔猪20日龄时母子同时免疫,60日龄给仔猪进行二免。笔者曾经到过很多猪场,并与其管理人员谈到此事,他们也都认为这么做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会因母源抗体的干扰和已经被野毒感染,导致免疫失败。而如果按正确科学的方法去制定新的免疫程序,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都不愿意去做。这就使本来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让自己的猪场在这种模糊的意识和行为下自酿了一杯苦酒。笔者在这里建议和呼吁,在给猪场制定免疫程序时,一定要通过实验室检验,了解自家猪群免疫水平和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从而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剂量和个性化免疫程序 。使猪群获得最佳的保护。

 

3.4 疫苗保管和运输环节令人堪忧

多数猪场为了正确的保管疫苗,大都购置了保存设备,但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大部分的猪场都建立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有时要受到运输冷链和停电问题的影响,但同时却又未能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补偿。这是现在大多数猪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都以善小而不为,却以恶小而为之。导致了猪场大问题的出现,另外一个严重的环节就是疫苗从生产厂家、中间环节到猪场的这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猪场自身不能控制的。无论是企业的黑心,还是销售人员的不负责任都会使猪场为此支付高额的费用,所以在选择疫苗时,首先要选择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更要对销售人员的行为细心观察,和检视,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

 

3.5 强化免疫行为

猪群进行免疫时,首先要对疫苗进行外观及真空的检查,对发现有问题的疫苗坚决弃用。疫苗从冰柜取出后一定要和所用稀释液温度接近,否则会给疫苗造成“稀释打击”,使疫苗的质量严重受损。疫苗开封稀释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坚决杜绝打飞针,的现象出现。针头长度要适合被免疫猪的要求,免疫期间禁止使用抗病毒类药物或可以造成免疫抑制的药物,猪群应处于健康和无应激的状态。给母猪免疫时要做到一猪一针一管,即使仔猪免疫也要做到一窝一针一管。有菌器械,和无菌器械要严格分开使用,操作时至少应有两人以上,同时要做好注射前猪只和人员的消毒工作,防止人为传播。

 

3.6 做好免疫记录

接种疫苗时,防止漏免和错免,对按程序不能实施免疫的猪群(发病猪只)要及时做好补救措施并按时补免。

 

4 净化是猪瘟防控的根本措施

就国内养猪业现状而言,猪瘟的存在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仍是巨大的,虽然我们对猪瘟的防控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猪瘟仍然猖獗泛滥。在猪群中此起彼伏,特别是近几年非典型、温和型、迟发型猪瘟在众多猪群中占了主流,除其自身的特点外,与其它病毒、细菌等混合感染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也使猪瘟防控工作更加扑朔迷离。但究其根源带毒母猪是罪魁祸首,它是导致猪瘟频发的始作俑者。所以对猪瘟采取净化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采取净化,才能更有效的控制猪瘟的发生和流行。

笔者所从事工作的猪场早在2006年就采取定期的对全场繁殖猪群采取扁桃体检测,现在已经实施了五次检测。从2009年开始每一年进行一次检测,对检测到的带毒猪坚决淘汰决不姑息,(淘汰猪应是抗原呈阳性,而不是以抗体为阳性为判定标准)。从2006年第一次检测到抗原阳性率为22.4%,到2009年1月份抗原阳性检出率下降为8.7%,分娩率由74.6%上升到89.8%,窝均产活子数由原来的8.7头上升到11.6头。从以上生产成绩看,猪瘟净化工作势在必行,也是控制猪瘟发生和流行的根本。虽然在净化初期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却能还给猪群一份安宁。同时也会给猪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我们从事养猪事业的工作者们都应积极致力于猪瘟的净化工作。

国外利用中国猪瘟兔化弱毒(C株)疫苗使其猪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净化。而我国虽然拥有世界最好的猪瘟疫苗,但猪瘟却普遍存在和发生。所以我们要科学解读疫苗、综合防控,并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不要再这个怪圈里徘徊,应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真谛。

 

5 综合防控才是硬道理

在我国现今养猪业中,所谓的综合征,如归纳起来一箩筐。通过现代化养猪业的打压,病毒和细菌也要做到适者生存,所以当今的猪病,是层出不穷,混合性的感染也让许多老病变成顽疾,使养猪业倍受折磨和打击。而我国的养猪业所面临的是养殖品种全球一体化,而养殖水平和技术却相对落后,导致国内养猪业大多数是“有规模,无效益”猪场的PSY(每头母猪年提供仔猪头数)水平和国外相差甚远。如加拿大、美国已经把PSY提高到30头。而国内大多数的猪场只把药物治疗放在了首位,忽视了比其更重要的环节。更有甚者使其成为必须做的流程,片面追求猪群一时的安定。

据相关资料报道,猪场的耐药性表现非常普遍,我们是否问过自己,当有一天猪场无抗生素可用时怎么办?笔者认为养猪首要的重点是放在营养和管理上,而不是单一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应通过营养免疫构建良好的非特异性抗体,切实抓好综合管理使猪健康快乐生存。猪场应切记,药物的使用多是在防疫不能奏效后的一种补救办法,因为在猪病中,传染病就占70%左右,直到目前为止,对大多数传染病都有无效的治疗药物,特别是病毒类传染病。而很多的兽药厂家,出于自身利益和考虑不切实际地夸大使用功效,使很多猪场误把某种药物当做“灵丹妙药”用来医治百病。这也是目前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又因国内养猪业的大环境所致,只有360度全面看待问题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得到比较圆满的结局。笔者多年从事猪场工作,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揣摩出一套综合性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后,颇感满意,决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以此给养猪同仁们一个启示和借鉴。图1所示。

图I皮球效应

 

 

 

由于当前的猪病众多,有很多是全球共患的疾病,也是人类尚无法根除和净化的。目前能做到的就是“与其共存,与其共舞”,使其与猪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如图I所示,要通过营养、环境、管理、防疫、保健治疗、生物安全、动物福利等诸多环节来提高猪群的健康,如果我们只侧重某一个环节而忽视了全面,其结果会导致皮球转动和移位。只有通过全面、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将皮球牢牢的控制住并将其压入水中。实际上用一根利器将皮球刺破,让代表问题的皮球永远沉入水中是最好的结局。可惜的是像类似圆环病毒、蓝耳病、猪瘟、伪狂犬这些疾病等于给皮球穿上了坚硬的盔甲,我们暂时还寻求不到刺破它的利器。最好的办法也只能是与其和平相处,使猪群的感染压力最小化,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使养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浅谈猪瘟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