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全局营养背景下预防二胎综合征的营养管理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场动力网

在母猪生产中,有一种现象,即“二胎综合征”。表现为第一胎断奶失重大(母猪变的太瘦);断奶7天内不发情率高(有些猪场超过50%);再次配种困难及分娩率降低;二胎产仔数降低(一般比第一胎减少18%以上);淘汰速度快(报告显示一胎淘汰率超过15%)。

研究表明,后备及一胎母猪,面临着三大问题:胃肠道发育不足;营养储备不足;一胎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足。如果对后备母猪及一胎母猪不适时进行营养补充和精细化管理,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足而出现“二胎综合征”。

目前母猪的营养管理出现严重误区,即“用全价饲料养猪不会缺乏营养。”继而出现“不同胎次一个样;不同季节一个样;不同温度一个样,吃多吃少一个样”的惰性营养管理。

熟知并非真知,我们应该对常识进行反思和批判。指导猪场或饲料供应商配制饲料的参考资料是“饲养标准”。这些可供参考的饲养标准中的数据,是通过饲养试验得到的,这些试验是在温湿度适宜和无隐性疾病的理想环境下以最大生产性能为目标的最低营养需要量。以饲养标准为标准配制的日粮称为全价饲料。作为猪场营养师,一定要清楚关于“饲养标准”的定义中的三个关键词:“理想环境”、“健康猪群”、“最低营养需要量”。但是,现实中的猪场是一种什么情况呢?第一,现实中的猪场,很难达到理想环境;第二,现实中的猪场,很难有健康的猪群;第三,现实中的猪场,很难有与饲养标准“匹配”的猪种。猪的遗传力研究进展往往快于饲养标准的更新速度,用以往的饲养标准来指导现在的猪的品种,往往不利于发挥现品种的最大遗传潜力;第四,饲养标准没有考虑前一阶段的营养对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没有考虑母猪营养对仔猪健康的影响,没有考虑猪群在动态环境下的实时营养需求。

鉴于此,本人提出“全局营养”观点。认为,现实猪群的营养管理,应该根据猪群在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生产条件和不同应激水平下及时调整营养供给水平和供给模式,避免营养不足和不平衡对猪群生产性能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就全局营养背景下,预防二胎综合征的营养管理措施做一介绍和简要分析。

1. 全局营养背景下的后备母猪营养管理

后备母猪是猪场管理的核心,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点:第一,做好疾病的驯化和净化,做好基础免疫;第二,增加生殖营养和钙磷储备,构建完善的生殖功能结构和骨架结构;第三,做好诱请管理。在后备母猪的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必须要注意以下方面。

1.1后备母猪75kg前的营养管理

后备母猪的培育应从早期开始,以便为其以后的繁殖做好准备。后备母猪75kg前,维持正常的生长规律,不宜过快生长,利于维持较长的利用年限。禁用高铜、抗生素促生长剂,禁用激素类促生长剂。所以,在一些用中猪料培育75kg前的母猪尤其要注意,因为中猪料大多数添加了高铜促生长剂,抗生素含量也较高,建议自己配制此阶段的母猪饲料。

1.2后备母猪75kg至配种前2周的营养管理

后备母猪75kg后使用后备母猪专用饲料,适当限饲,并补充生殖营养和促进肠道发育的肠道营养,具体应用时可以在此阶段的母猪饲料中添加仔多多300g/t+肠生源500g/t。此阶段不要用大猪料。因为后备母猪对生殖营养需求比育肥猪高30~40%,某些营养素甚至高一倍,而且肥猪料含高铜,缺乏胆碱。后备母猪专用料可以一直喂到一胎攻胎前甚至分娩前,有利于骨骼的进一步发育。

75kg到配种前2周,要避免过度限饲。建议100kg时测定背膘,要达到12~14mm,以便及时调整采食量,满足配种时背膘达到18~22mm。或者,150日龄时达到100kg体重。

1.3配种前2周的营养管理

配种前2周,进行短期优饲,可以促进排卵,增加产仔数。催情补饲提高排卵数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的增加,而不是蛋白质摄入的增加。代谢能摄入量增加25兆焦耳,可使限饲的青年母猪获得理想的排卵数。因为在初情期至配种这段时间大部分母猪都受到一定程限饲,而这种限饲会抑制排卵。催情补饲的作用就是降低限饲的这种负面影响,从而保证了限饲在控制体重方面的正面作用。具体操作是自由采食,可以饲喂单独配制的高淀粉来源的高能适度蛋白含量的饲料,以节省蛋白原料的成本,也可以喂哺乳料,并增加粗纤维/肠生源。

1.4后备阶段不可忽视的其他繁殖管理

重视后备母猪诱情管理。很多猪场后备母猪表现出的“不发情”,有超过30%是“假不发情”。因为,母猪只对公猪“感兴趣”,对人并不“感兴趣”。所以,从150日龄开始,后备母猪与性欲旺盛、口水多的壮年公猪身体直接接触非常重要。要求每天2次,每次15min。欧美人力成本高,但这个管理程序做得非常认真。此时也要注意母猪的审美疲劳,避免将母猪与公猪关在一起或处于母猪经常看得到的地方。

初次配种要达标。对外三元品种,配种标准要达到:体重140kg以上,背膘18mm以上22mm以内,年龄230日龄以上。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发情一次以上也可配种。体重轻,背膘薄的母猪会导致:发情延迟、返情率高; 窝产仔数少,寒冷季节流产机会增加;泌乳量低,利用年限缩短。

2.全局营养背景下,配种后至攻胎前的限饲期营养管理

第一胎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量比二胎以后的要高10-15%。如CP:14 %,Lys:0.7% ,钙 0.9%,总磷 0.8% ,有效磷0.45%。但针对一胎母猪限饲期,还应做到以下重点三方面工作:第一,怀孕最初30天的安胎;第二,必须整个限饲期关注胃肠道发育,维持胃肠道正常容积;第三,应关注限饲期生殖营养的补充。

2.1重视一胎母猪限饲期生殖营养的补充

在限饲期尤其是限饲期中的安胎期,补充生殖营养非常重要。怀孕95天前的限饲很有必要,但主要是对能量的限饲。因为此期能量过高不利于孕酮分泌和导致肥胖。而对生殖相关的生殖营养不仅不能“限”,而且要额外的补充。因为生殖营养如叶酸、微囊化β-胡萝卜素、维生素B 、维生素A、有机Se、Zn等能促进子宫内组织营养素的分泌,形成丰富的“子宫乳”。而“子宫乳”是还没有着床的早期胚胎的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如果“子宫乳”分泌不足或质量不好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死亡到不足4个胚胎时则会停止妊娠,而出现“隐性流产”。生产中的“26天左右的不明原因的返情”,大多是因为生殖营养不足导致隐性流产而出现的。所以,怀孕早期的营养策略,应该是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做到“少而优”。具体做法是:在整个限饲期母猪饲料添加仔多多300~500g/t。

2.2重视一胎母猪肠道营养的补充

一胎母猪胃肠道发育不足,是导致“二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屠宰场对猪的胃肠道检查发现,饲喂青饲料较多的农村散养户猪只,胃肠壁较厚实,而饲喂全价饲料的猪只胃肠壁较薄嫩,肠腔体积也较小。从现有的规模猪场饲喂模式来看,怀孕95天前的限饲期,绝大多数猪场只是简单的减少饲喂量,这是营养管理的一大误区。这种误区导致的结果是:母猪便秘(很多猪场,配种前母猪好好的,配种后就便秘了);胃肠道发育不足(肠壁薄,肠壁纤毛数量少);胃肠道容积不够。实际上,怀孕95天前的限饲是非常必要的,保证母猪在此阶段3分膘情,不限饲是养不好母猪的。肥胖的母猪会导致分娩障碍、泌乳障碍、哺乳期采食量下降。但这里讲的限饲只是对能量的限饲而并非体积。要适当对胃肠道以适当的“锻炼”,使之肠壁更厚实,容积变大。具体的做法是补充青绿饲料或者纤维素饲料,最好是可溶性纤维素及肠道相关营养,比如在此阶段的饲料中添加肠生源500g/t。

2.3重视配种后0~30天“六不三优”的安胎管理

管理思路应该是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把精子送到合适的地点,以及如何提高早胚存活率。影响因素:应激(拍打、免疫、惊吓、群养);温度(受精卵未着床前没有保护膜,只要体温一升高,受精卵便无法着床);能量(低能量饲料提高孕酮浓度, 受精卵顺利着床);有毒物质;生殖营养(与子宫乳相关)。关于安胎管理,本人提出了“六不三优”,即“不拍,不吓,不毒,不热,不免,不饱,配种员优,配种时机优,生殖营养优”的管理思路,尚未整理成文,有兴趣的猪场管理者可以查看本人相关讲课视频。

3.一胎母猪在小围产期更需要生殖健康护理

本人认为要强调的是,初产母猪往往容易出现黄体溶解不彻底、羊水不足等而出现子宫收缩无力、延迟产仔、产后恶露不净等。建议在产前3天饲喂围产康100ml;产前1天注射氯前列烯醇2ml(0.1mg/ml)。有利于缩短产程,白天产仔(一般注射后28h左右产仔),净化子宫和子宫复旧,有利于断奶后再次发情。

4.全局营养背景下一胎母猪泌乳期的营养管理

保证一胎哺乳母猪日进食营养总量就等于保护了母猪的系统繁殖能力。第一个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对延长母猪的种用年限十分关键。猪要求不断的向瘦肉型方向发展,但当瘦肉率提高以后,头2胎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初产采食压力非常大。因此一胎哺乳母猪必须关注营养的储备和避免营养过度消耗问题。

猪的营养主要包含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等等。而蛋白质和能量在后备母猪营养补充中,需特别注意。

第一,蛋白质问题:正常情况采食只有5kg/d左右,而现代母猪要求高产状态下哺乳母猪每日赖氨酸摄食量要达到60g左右,而我们猪场使用的哺乳料赖氨酸含量通常为0.9%,按5kg/d×0.9%=45g。缺少15g赖氨酸。此时,母猪只有大量消耗肌肉组织来满足产奶的需要,在初产母猪这种大量的消耗几乎是终身性的伤害,会造成母猪一生生产能力下降。

第二,能量问题:初产哺乳母猪要想保证最低的生产需要,每天要进食代谢能不少于66.94兆焦耳。如果饲料不添加油脂,代谢能很难超过12.55兆焦耳/kg日粮,这样,12.55×5=62.75兆焦耳。每天少采食4.18兆焦耳能量,所以很多初产母猪产后10天就表现产奶量下降,特别是配种时体况小的母猪表现得更为严重。很多猪场想通过妊娠期来补充P2背膘消耗的做法(在妊娠期大量提高饲喂量),又会影响哺乳期采食量,结果是恶性循环。

第三,生殖营养问题:抗生素滥用导致生殖营养合成吸收障碍;便秘导致生殖营养合成吸收障碍;高温季节生殖营养需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添加导致生殖营养氧化破坏;重金属使用导致生殖营养破坏;脱霉剂长期大量使用导致生殖营养被白白“脱去”。存在以上情况的猪场,如果哺乳期不额外补充关键性生殖营养,会导致营养性发情延迟甚至不发情。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第一胎母猪优饲期使用母猪三宝,与对照组相比,掉膘损失减少了9.3kg(哺乳期掉膘:试验组10.3kg,对照组19.6kg)

表1 优饲期使用母猪三宝后对后备母猪相关指标的影响

备注: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母猪三宝(每吨母猪饲料添加仔多多500g+健力源500g+肠生源1000g)

徐子伟等研究发现,母猪妊娠后期至哺乳期添加抗病营养,母猪背膘损失降低25.9%~39.2%。为了减少哺乳期掉膘、为了满足生殖营养需求、为了满足日进食营养总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第一,哺乳期饲粮配方调整:添加母猪三宝(每吨母猪饲料添加仔多多500g+健力源500g+肠生源1000g);赖氨酸1.2%;通过添加油脂使代谢能不低于13.38兆焦耳/千克;调整的标准是:每头母猪每天能否采食到60g赖氨酸和66.94兆焦耳以上的代谢能。

第二,举全场之力,提高一胎母猪采食量,满足日采食量5kg/d以上。

第三,科学饲喂管理。分娩后第1天,只喂维持的料量:约占体重1%,逐天增加,使之在分娩后5d达到自由采食,日喂3~4次。分娩5天后的采食量标准:维持需要1.5kg,加上每哺乳一头仔猪增加0.5kg。

5.全局营养背景下一胎母猪配种准备期的营养管理

断奶至配种这段时间称为配种准备期,实际工作中,哺乳期就应该为下一繁殖过程做准备。产房管理人员应该在配种准备期为母猪顺利配种“准备”什么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第一,体储的准备。一胎母猪“负担”很重。除了哺育后代所需营养,一胎母猪还处于长身体阶段,据报道,一胎母猪自身增重50kg,二胎母猪自身增重25kg,到第三胎体重才趋于稳定。所以,一胎母猪断奶掉膘过大,对再次发情影响很大,生产中我们要控制断奶掉膘在10kg以内,并且,断奶后不要刻意减料,让其自由采食,尤其满足其以淀粉来源的能量采食,有利于启动胰岛素来源的自然发情,因此针对于哺乳期添加较高脂肪的哺乳料应该减少脂肪的添加而补充糖类来源的能量。第二,生殖营养准备。研究发现:空怀期发情的营养需要与哺乳期泌乳的营养需要有差异。母猪发情排卵需要的营养因素是:大量的生殖营养、能量和优质蛋白,能量来源为淀粉和糖类。生殖相关的营养需求也有差异,如满足VE>150mg/kg,VC>500mg/kg,β-胡萝卜素>300mg/kg,蛋氨酸>0.34%,胆碱>925mg/kg更有利于发情排卵需要。而哺乳母猪料要求高能高蛋白,能量来源可以是脂肪,生殖营养如VE仅需要>60mg/kg即可,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仅使用哺乳母猪料或其他阶段的饲料饲喂配种准备期的母猪就可能导致不发情或返情、产猪数少。正确的做法是在整个优饲期(大围产期)添加母猪三宝,可以使哺乳料中生殖营养匹配发情排卵需要。第三,诱请的准备。一胎母猪断奶后大栏饲养有利于打乱泌乳的激素机制,启动发情的激素机制,利于发情,但要避免大栏饲养时位次低的母猪因为采食量不足而出现不发情,建议“大栏半限位饲养”。一胎断奶母猪诱请更为重要,每天次数应该在2次以上,每次10分钟左右,有身体的直接接触。

综上所述,出现“二胎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一胎母猪采食量不足导致断奶掉膘过大及生殖营养缺乏。而根源在于从后备母猪培育、配种、限饲期、哺乳期等营养、管理不到位所致,是“全价饲料不会缺乏营养”固化思维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只有按照“全局营养”思维,在母猪关键阶段均衡补充关键营养并强化管理,满足一胎哺乳母猪日采食营养总量,才能真正有效避免“二胎综合征”的发生。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营养 二胎综合症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