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哺乳仔猪培育的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黑龙江动物繁殖

提示: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该阶段的任务是:使仔猪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整齐度好、健康活泼、断奶体重大,为以后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消化机能不完善、消化酶系统发育差

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在结构和机能上都不够完善。初生仔猪由于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条件反射性的胃液分泌,只有当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后,才分泌少量胃液。要在3~4月龄,仔猪的胃腺机能才能完善,才有反射性胃液分泌。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这时只有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完全,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食物主要是在小肠内消化。所以,初生小猪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

1.2物质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

仔猪单位体重所需的养分较多,对质量的要求也高。一般20 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沉积的蛋白质9~14 g,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为成年猪的3倍。对钙、磷代谢也很旺盛,每千克增重约含钙7~9 g,磷4~5 g。仔猪对营养不全特别敏感。

仔猪阶段是生长强度最大的时期。10日龄体重达初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 日龄达10~13倍。

1.3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完善

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随着日龄增长而增强。仔猪体温约38.5℃,比正常体温低0.5~1℃。初生时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为30~32℃。出生后6 h的仔猪,放在5℃的环境下1.5 h,直肠温度下降4℃。即使在20~25℃的条件下,它也需要2~3 d才能恢复到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下限时,物理调节已不能维持正常体温,需要化学调节以增加产热量。

1.4缺乏先天免疫力

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这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仔猪10 日龄以后才开始自身产生抗体,但直到3~4周龄前数量还很少。

1.5对周围反应的能力差

初生仔猪易受冻受压。据统计,3日龄之内死亡的仔猪占断奶前死亡的60%左右,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挤压、饥饿、仔猪虚弱、寒冷、疾病等,其中因挤压死亡的占25%以上。

2哺乳仔猪的养育技术

母猪的乳汁是仔猪理想的食物,奶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比任何饲料都高。除了铁以外,初生仔猪完全可以从奶中获得所需养分。然而,母猪通常在泌乳的第3周达到高峰,随后奶产量逐渐缓慢下降,不能满足仔猪的需求量,必须给仔猪进行补饲。

2.1仔猪补饲

补饲的时间应在仔猪7~10日龄开始。哺乳仔猪提早认料可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为断奶后的饲养打好基础。仔猪补料可分为调教期和适应期两个阶段。(1)调教期,从开始训练到仔猪认料,一般约需要l周左右,即仔猪7~15日龄。这时仔猪的消化器官处于强烈生长发育阶段,母乳基本上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但此时仔猪开始出牙,为了磨牙,而到处啃异物。通过补料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并促进胃内盐酸的分泌,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2)适应期,从仔猪认料到能正式吃料的过程,一般需要10 d左右。这时仔猪对植物性饲料已有一定的消化能力,母奶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通过补料,一是供给仔猪部分营养物质,二是进一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同时,可减轻母猪的哺乳负担。

2.2补饲的饲料与方法

补饲的饲料必须满足适口性强、体积小、所含营养物质适合仔猪消化系统的要求。由于仔猪消化道无法容纳大体积饲料,所以补饲的料要高度浓缩。最好制成颗粒饲料,具备松脆、香甜等良好特性。给仔猪补饲有机酸,可提高消化道的酸度,激活某些消化酶,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降低仔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常用有机酸有:柠檬酸、甲酸、乳酸、延胡索酸等。用乳酸杆菌作为哺乳仔猪的添加剂,亦可提高仔猪增重和降低下痢的发病率。

抗生素有增强抗病力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其效应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仔猪生后的最初几周是抗生素效应最大时期。给仔猪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提高成活率、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对哺乳仔猪的使用量一般为每吨饲粮内加40 g,高水平的可达每吨100~250 g。

补料的方法,每个哺乳母猪圈都装设仔猪补料栏,内设饲槽和自动饮水器,强制补料时可短时间关闭限制仔猪的自由出入,平时仔猪可随意出入,日夜都能吃到饲料。

2.3补铁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仔猪缺铁时,血红蛋白便不能正常形成,会发生营养性贫血。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很少,每千克体重150 mg。每天需要约7 mg铁,母乳中含铁量很少,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1 mg铁。因此,仔猪应在出生3 d内补铁。

2.4哺乳仔猪的管理

2.4.1 剪掉獠牙和断尾仔猪出生后,要剪短8个锋利的上下门齿和犬齿(俗称獠牙),以减少对母猪乳头的损伤和争斗时对同窝仔猪的伤害。注意不要剪得太短,而且断面要剪平整。

2.4.2称重、打耳号仔猪出生擦干后应立即称量个体重或窝重。种猪场在仔猪出生后要给每头猪进行编号,通常与称重同时进行。常见的编号方法有耳刻法、刺号法和耳标法。

2.4.3 注射铁剂 补铁针剂种类很多,如英国的血多素、加拿大的富血来、广西生产的牲血素、上海的右旋糖酐铁和温洲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等。每头猪适宜的剂量为200 mg,一般在生后第1天注射100~150 mg,2周龄时再注射l次。

2.4.4脐带护理仔猪生后6 h,通常脐带会自动脱落,弱仔需要的时间会长些。如果仔猪脐带流血,要在脐带距身体2.5 cm处系上带子以便止血。另外,也可采取断脐措施,通常留下5~6 cm并系紧,涂5%的碘酒消毒。

2.4.5 固定乳头仔猪有固定奶头的习性。应在仔猪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方法是仔猪自选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特别要控制个别好抢乳头的强壮仔猪。一般可把它放在一边,待其他仔猪都已找好乳头,母猪放奶时再把它放在指定的奶头上吃奶。约经过3~4 d即可建立起吃奶的位次,完成固定乳头。

2.4.6 防寒保温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寒冷季节必须防寒保温。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22℃。集约化养猪实行常年均衡产仔,设有专门供母猪产仔和育仔用的产房。产房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21℃左右,同时在产栏一角设置仔猪保温箱,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环境。在仔猪保温箱内采用红外线灯照射仔猪,既保证仔猪所需的较高温度,又不影响母猪。红外线灯多采用250 W,悬挂在仔猪保温箱的上方。红外线灯悬挂的高度,可根据仔猪的需要调节,照射的时间可视环境温度灵活掌握。

2.4.7 防止挤压 初生仔猪被挤压致死的比例相当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防压。设置母猪限位架与倒卧板,从而限制母猪大范围的运动和躺卧方式,使母猪躺卧时不“放偏”倒下,而只能慢慢地伏卧,然后伸出四肢侧卧,这样使仔猪有个躲避的机会,以免被母猪压死。另外,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动母猪。产房要有专人看管,夜间要值班,一旦发现仔猪被压,立即哄起母猪救出仔猪。

2.4.8去势商品猪场的小公猪或种猪场不能做种用的小公猪,要在哺乳期间去势。去势时间早,应激小,容易恢复。研究表明,猪最适宜的去势时间是生后10 d。

2.4.9防病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仔猪腹泻病包括了多种肠道传染病,最常见

的有仔猪红痢、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预防仔猪腹泻病的发生,是减少仔猪死亡、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1)保持猪舍清洁卫生:产房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前批母猪仔猪转走后,地面、栏杆、网床、空间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严格消毒,消灭引起仔猪腹泻的病菌、病毒,特别是被污染的产房消毒更应严格,最好是经过取样检验后再进母猪产仔。妊娠母猪进产房时对体表要进行喷淋刷洗消毒,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乳房和外阴部,减少母体对仔猪的污染。产房的地面和网床上不能有粪便存留,随时清扫。(2)保持良好的环境:产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有害气体的含量,使仔猪生活得舒服,体质健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可防止或减少仔猪的腹泻等疾病的发生。(3)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一是对仔猪的黄痢可采用口服预防、治疗,如用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二是利用疫苗进行预防,在母猪妊娠后期注射K88、K99和K987P等菌苗,母猪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通过初乳或者乳汁供给仔猪。但必须根据大肠杆菌的类型注射相对应的菌苗才会有效。当然也可注射多价苗。

摘自《黑龙江动物繁殖》.-2009,(3).-37~39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哺乳仔猪 培育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