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提高种猪繁殖性能的饲喂要点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场动力网

一个猪场生产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是否饲养着一群高性能的繁殖种猪。如何提高种猪群的生产繁殖率,拥有一群高繁性能的种猪,就是我们在生产经营中的核心目标,所以加强种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我们的管理技术水平,就显的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要按照母猪各个时期的不同需求来进行饲喂和管理。

1空怀期(断奶—-配种),实施短期优饲法

断奶后继续饲喂哺乳母猪料且不要限量。通常情况下,母猪断奶后不能尽早发情,主要原因是泌乳期损失了过多的体重和体况。所以断奶后提高空怀母猪的营养水平可缩短初产母猪和体况较差母猪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显著提高断奶后10天内发情的比例。而且增加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的排卵数。在实践工作中,此法对体况肥胖的空怀母猪,则没有明显的效果。

2妊娠前期(1~30天),采用限饲保胎的饲喂方法

妊娠前期是胚胎存活和着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最大的胚胎存活率及分娩时的产仔数。研究表明妊娠前期营养水平过高,会降低胚胎的存活率。如果在这一时期,饲喂母猪高营养(主要是高能量)的饲料,会使母猪胚胎存活率下降,其中1~3天的胚死亡率最高,对窝产仔数非常不利,主要是因为能量摄入过高,导致机体代谢旺盛,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孕激素的分泌,导致血浆孕酮的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胚胎的存活率;而低水平饲喂会提高血浆孕酮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胚胎的存活率。所以在妊娠前期的饲喂水平应控制在1.8~2.2kg/天。

3 妊娠中期(30~75天)

这个时期在整个妊娠期来说是相对安全的一个阶段。胚胎的着床期已经度过,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相对较慢,需要的营养也较少,况且在此期间母猪采食的加倍,对胎儿的数量、体重、胎盘的重量的影响不大,甚至没有任何影响,但会显著的增加母猪本身的体重,容易肥胖。所以要适当控制和维持好母猪的体重和体况,避免出现过肥过瘦的母猪,母猪的膘情应控制在七八成左右,饲喂量应根据母猪的膘情适当增减,具体喂量为2~2.5kg/天。

4 妊娠后期(75天分娩)增加营养期

(1)妊娠后期应保证胎儿的快速生长,乳腺组织的正常发育以保证泌乳期有充足的奶水。因此随着妊娠过程的延续,要相应增加对母猪的营养供给,这将显著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成活率。但在实践生产中发现过多的增加后期怀孕母猪的采食量,则会导致哺乳期饲料采食减少,泌乳量下降,从而较早的动用体脂储备。尤其是初产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喂量应略高于妊娠中期的即可,不应和成年母猪一样增加;一般后备母猪的体况没有完全成熟,况且相对经产母猪来说,产道也较窄小,如果妊娠后期饲喂水平高,造成胎儿发育过大,就容易发生初产母猪难产的现象。助产后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母猪的过早淘汰,因此,妊娠后期母猪的饲喂水平为:初产2.5kg左右/天,成年母猪3~3.5kg/天。

(2)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妊娠后期的免疫接种工作,如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等,减少对母猪应激,防止流产。

5 产前、产后过渡期的饲喂

临产几天,可适当减少饲喂量,增加一些青绿饲料,补充维生素,防止便秘。产仔当天不喂,但要提供充足的饮水,如果母猪表现饥饿可给0.5kg饲料,产后第1天给1~1.5kg饲料,以后逐渐增加。产后一周内不可让母猪吃的太多,因其这一期间母猪体弱胃虚容易发生消化停滞,产生厌食。乳中脂肪含量高也可导致仔猪发生消化道疾病(脂性腹泻)。

6 泌乳期的饲喂

产后1周,让母猪任意采食,带仔少的可考虑限饲,防止母猪过肥。此期间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浮汁品质以使窝增重最大,使母猪泌乳期失重最少。尽可能的缩短断奶-发情间隔,并提高下一繁殖周期的排卵数。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母猪泌乳期的失重,关键环节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推荐:每头哺仔分摊的母猪耗料为0.45kg/天)。影响泌乳期采食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夏季的高温和妊娠后期的过度采食使体沉积脂肪过多有关,所以①妊娠后期应适当增料不宜喂饱;②夏季应适当增加饲喂次数,降低舍内温度,想方设方让泌乳母猪多吃饲料。

整个饲养期要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给猪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应激;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等。使我们的种猪群始终处于一个健康、高产、稳定的状态。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种猪 繁殖性能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