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场获利的关键——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猪场动力网

整理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提供合格断奶仔猪数。它是衡量一个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 影响母猪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1 先天遗传因素

母猪子宫内空间小,会限制胚胎的发育,造成胚胎和胎儿死亡数增加;母猪内分泌失调,卵巢机能减退、萎缩或硬化、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卵巢机能障碍。公猪隐睾或睾丸发育不全,性欲缺乏,交配困难,精液品质不良等先天因素。

2饲养管理不当

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料中长期缺乏微量元素,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性机能正常发育。妊娠母猪饲喂有毒、变质、发霉的饲料易造成流产或死胎、发情紊乱。妊娠期用药不当或免疫注射时期不当,也会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或死胎。运动不足,消毒不严,交配不

适时,环境温度太低或过高,圈养密度太高或太低,通风和卫生状况不良等饲养管理因素对母猪生产力有很大影响。

3疾病因素

传染性的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病、乙型脑炎、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圆环病毒病等和普通疾病对母猪生产力有很大的影响。

二 提高母猪年生产率的措施

1种猪的选择

1.1 种公猪的选择

种公猪是猪场的核心,不仅关系到猪群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母猪妊娠率的高低。因此,所选公猪要体质紧凑,皮薄毛稀有光泽,身腰稍短而深广,后躯充实,四肢强健粗大,睾丸发育良好,整齐对称,结实而不坚硬,雄性特征明显,最好从正规的种猪场引进。如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和生产性能,最终达到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初生重、成活率的目的。

1.1.2种母猪的选择

选择种母猪要求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选,品种特征要明显、四肢结实、体形匀称、性情温驯、乳头多、奶头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和无效乳头、背腰平直、后躯冠宽大丰满、外阴发育大小正常、发情明显、好观察易的母猪留作种用。禁止选择来自公猪较多仔猪群中的母猪

作为后备母猪。具备选作种用条件的母猪,一般还要经过3个阶段的选留:第1阶段是在小母猪60日龄时,选择生长发育快,奶头排列整齐,并有7对以上奶头的小母猪进行选留。第2阶段是母猪成熟要配种时(7~8月龄)进行选留,要选择生长发育快、体长、四肢粗壮、腹部下垂、膘薄的后备母猪留作种用。第3阶段是在母猪产1胎后,选择产仔多、母性良好、泌乳能力强的母猪留作种用。

2科学饲养管理

2.1膘情

母猪膘情对母猪的发情、受胎率、产仔数、活产仔数等繁殖性能有密切关系,母猪过胖往往导致发情异常、排卵数少、受胎率低、产仔数少,母猪过瘦则导致不发情,严重影响生产。因此,配种母猪保持7~8成膘有利于母猪的发情、排卵和受孕。

2.2短期优饲促排卵

配种前较瘦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果用短期优饲,在日粮中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和优质青绿饲料,使空怀母猪尽快达到配种的体况,促进发情排卵,为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奠定基础。

2.3加强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食欲。让种公猪经常合理的运动,可增强体质,增强其精子的活力,提高配种性能,延长利用年限。对配种前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适当运动可促进其发情,提高产仔数。

3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3. 1 初配年龄母猪配种年龄过小,受胎率低,产仔数少,且所产仔猪初生重低,成活率低,影响母猪的后期生长发育。若母猪的配种年龄过大,直接增加饲养成本。因此,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应根据品种,饲养管理水平等而定。规模化猪场主要饲养二元杂交母猪,初配年龄不应早于10月龄(体重在120~130kg左右)。若已达到配种年龄,但体重尚未达到要求时,则以体重为主,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在母猪第三次发情时配种,效果较好。杜洛克公猪10月龄(体重ll0kg)时初配较适宜。

3.2配种时间和次数适时配种对于获得较高的窝产

仔数至关重要,过早或过晚配种都会损失部分卵子,从

而降低产仔数。待母猪发情征状明显,允许公猪爬跨或人工测试站立不动或见到公猪不走动之后配种是最佳配种时间。规模化猪场对经产母猪1个情期一般配种2~3次,每次时间间隔8~12h为宜;后备母猪发情持续期长,排卵较晚,持续时间3~5d,一般要求配种3次。适宜的配种时问是,如果当天开始发情,可在第二天上午进行第1次配种,以后每隔8~12h复配1次,共配3次。

3. 3 配种方法

常用的配种方法有本交和人工授精两种。但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取混合配种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混合配种可通过公猪自然试情来掌握最佳配种时问,配种效果得以保障。

3.4建立母猪档案

在生产中记录好该母猪的品种、发情周期、受配率、胎次、产仔数、死胎和流产、泌乳和哺乳能力、仔猪的健康情况等,对达不到品种要求的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繁殖力有恢复正常可能的要继续保留,不能恢复正常要及时淘汰,同时要淘汰7胎以上的母猪,让猪

群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

3.5保持合理母猪群

母猪有一定的利用年限,一般母猪2~6胎繁殖性能最高,7胎后繁殖性能逐渐减小。因此,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规模化猪场要按自己的设备、流动资金来确定自己的繁殖母猪和公猪头数,每年按母猪因疾病死亡、生产力下降、繁殖障碍等原因造成的淘汰来选留和补充后备母猪。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25%~30%,3~6胎母猪占65%,7胎以上占5%~10%,才能保持猪群的高产势态。

3.6早期断奶

制约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每胎产仔数和年产窝数,哺乳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母猪的年生产力,而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年产窝数的重要方法,搞好仔猪的早期断奶已成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措施。早期断奶日龄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过实践摸索,农村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30日龄断乳,既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又可以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最大限度提高母猪利用率。

4能繁母猪的饲养要点 采取“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方式,分阶段饲养。

4.1 妊娠期的饲养要点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减少胚胎死亡,防止流产和死胎,保证妊娠母猪乳房发育和适宜的增重,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应根据妊娠母猪在各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及其各阶段的生理特征供给相应的营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妊娠母猪正常繁育,而且可以降低母猪的难

产和仔猪的死亡,获得产仔数多、初生重大、均匀度一致的仔猪,从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4.1.1 妊娠前期(配种~75d)的饲养要点 该阶段胚胎开始着床,胚胎不需要高水平的营养,宜控制母猪的采食量,采食量过大,造成母猪机体活跃,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降低孕酮水平,造成部分胚胎死亡,即使成活的胚胎因吸收过多的母休营养,生长速度快,初生体积过

大,出生时易造成难道导致仔猪死亡。因此,该阶段宜根据妊娠母猪体况而定量,适当喂易消化易吸收的优质饲料,多喂青绿饲料。

4.1.2妊娠中期(75~95d)的饲养要点 该阶段是乳腺发育高峰期和膘情调整阶段,宜限制能量过高的饲料,适当提高饲料粗纤维预防母猪便秘,适当添加维生素、维量元素,改善生殖激素水平,促进乳腺发育。

4.1.3 妊娠后期(95~ll0d)的饲养要点 该阶段是胎儿快速生长时期,宣喂高能量、高蛋白、易吸收的优质饲料,且要适当增加母猪的采食量,来满足胎儿的生长需要和为哺乳期作准备。

4.2 哺乳期的饲养要点

该阶段主要是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获得较大的断奶体重,维持母猪本身一定的膘情。应根据带仔猪多少和母猪的膘情来增减喂量,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母猪断奶后及时发情配种,不影响到下一胎的产仔数。

5加强仔猪护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5.1 吃好初乳,过好初生关,提高成活率

5.1.1 吃初乳,固乳头,提高抗病力 因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出生后24h内仔猪小肠粘膜具有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仔猪又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性,根据这一特性,将体弱、体重较小的仔猪放在靠前2对乳头吃乳,体强、个体大的仔猪放在靠后2对乳头吃乳,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到初乳,全活全壮。

5.1.2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由于皮下脂肪薄,被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活动力差。保温是防止仔猪受冻、腹泻和提高成活率的关键。仔猪出生1~2日龄活动力差,应加强护理,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5.1.3预防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可导致仔猪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母猪生产力,经多年实践探索,生产中采取①母猪分娩前20日前后注射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②刚出生的仔猪用注射器滴喂阿莫西林和阿莫仙混合液来预防,取得明显的效果。5 .1.4补充铁、硒仔猪出生3d内补铁150mg,0.1%亚硒酸钠VElrril,10日龄再补铁200mg。保证仔猪快迅生长的需要,防止缺铁性贫血、腹泻导致仔猪死亡。

5.2早诱食,过好断奶关,提高断奶窝重传统满双月断奶,对仔猪和母猪没有太大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通常采取早期断奶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早期断奶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还不成熟,早期补料可以刺激消化系统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为哺乳仔猪的断奶与完全采食打下基础。因此,仔猪7日龄左右,饲养员可将香甜、易于消化的乳猪料撒在补料

问,每天数次将仔猪关进补料间,仔猪初步舔食后,就会产生采食兴趣,几天后就可以形成采食习惯。3周后,母猪泌乳减少,仔猪也可以依靠采食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30日龄断奶创造好了条件,满双月时,可以获得理想的个体重和断奶窝重。

6强化免疫,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近年来,许多规模化养猪场都不同程度受到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高致病性蓝耳病)等母猪繁殖障碍疫病的困扰,致使母猪受胎率降低,流产,产死胎,产弱仔,胎产活仔数减少乃至繁殖母猪死亡。为了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规模化猪场对某些传染病每年应进行至少1次母源抗体监测,了解和掌握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科学合理地制订好免疫程序,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改善养殖环境,强化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免疫,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7小结

随着农村规模化猪场的不断发展,提高母猪生产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农村规模化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和母猪生产力的重视程度还显得不够,出现了仔猪的出生重和断奶母猪的产仔率和仔猪的成活率低等现象,广大养殖户应加强对母猪生长繁育各个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根据猪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加强引用和试验如超数排卵等新技术,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不断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来推动整个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母猪 年生产力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