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营养调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对环境的污染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华夏养猪网

    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需要,而且还为当地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猪粪尿等排泄物,粪尿中最易破坏生态环境的是氮和磷。猪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氮、磷等营养成分。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由于猪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不高,饲料中50%~70%的氮以粪氮和尿氮的方式排出体外。未经处理的猪粪便,一部分氮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氮含量,严重时构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其余大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流入江河,从而造成更广泛的污染。另外,猪排出的粪尿常混在一起,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的含氮物质迅速降解,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气、硫化氢、乙硫醇、三基甲胺等有害气体,这些恶臭物质都能影响人畜的生理机能,刺激嗅觉神经与三又神经,对呼吸中枢发生作用,影响人畜呼吸功能;氨气具有强烈的挥发刺激性气味,还能够使猪生产性能下降。

磷是影响水质和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的主要物质。谷物饲料中的植酸磷,在生猪体内利用率不高,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磷污染。排入江河后,过量的磷刺激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生长发育,使溶解氧耗尽,植物根系腐烂,鱼虾死亡;这些物质在水底层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气、硫醇等恶臭物质,使水域成为死水,造成江河的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造成危害。

从猪的营养学角度来说,氮和磷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因为能量、蛋白质和磷是典型的玉米--豆粕型猪日粮的最昂贵成分。因此,如何提高养猪生产中氮磷的利用率,减少粪尿中氮磷的排泄及污染,对于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利用营养调控减少猪体中氮、磷的排泄量

    准确预测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

营养物质供给过量是导致排出比例增加的直接原因。实际生产中,动物饲粮常常含有某些过量的养分,作为一种安全系数,以弥补因饲料成分变异或不能准确确定所用原料养分利用率而对饲养效果的影响。准确预测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采用多阶段饲养,就能正确配制饲粮,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出量。测定生猪营养需要量时,所选生猪要有代表性,基础日粮、营养水平及环境条件尽量与生产性能相符合,需要量应以可利用氨基酸和磷表示。饲料原料中氨基酸和磷的含量变异较大,因而不仅要测出各种氨基酸和磷的含量,还应测定各种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和磷的全消化道消化率,才能准确地反映饲料原料营养价值。

    利用理想蛋白质技术配制饲料,减少氮的排出量

饲料配制仅考虑粗蛋白水平是不够的,理想蛋白质技术是完全按照猪维持生长需要提供等量的各种氨基酸,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它不仅可以完全反映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组织氨基酸组成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反映猪种、性别、猪龄、成熟程度、环境及其他因素对体组织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因此在养猪生产中采用理想蛋白质模式的最大优越性就是所配制的日粮既能使猪进食的氮最大量沉积,又可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饲料的转化率最大,营养元素排出量最少。据研究证实,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符合猪营养需要的平衡日粮,可将传统日粮的粗蛋白水平降低3%,而日粮中粗蛋白水平每降低l%,氮的排泄量平均可减少8%,氨的排放量降低10%,但猪的各项生产性能不减。

    以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为基础代替粗蛋白配制氨基酸平衡的日粮。这种方法是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2%~4%),从而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这样既节省了蛋白质资源又减轻了环境污染。据有关研究报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2.3%,添加合成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可使氮的排泄量降低25%。育肥猪日粮中补充0.35%赖氨酸、0.16%苏氨酸和0.07%色氨酸,可降低蛋白质4%,而不影响生产性能,并且可减少氮排出量29.3%。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使猪饲粮蛋白质水平由l8%降到l0%,可使新鲜粪尿中氨与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与42%。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降低粪尿中磷的排出量

猪植物性饲料中约75%的磷是植酸磷,其吸收利用率很低,大部分从粪尿中排出。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释放出动物能够利用的磷,从而使原经粪便排泄的磷被消化吸收利用,粪便中磷的排泄量减少30%~50%。使用植酸酶可提高猪对磷的消化吸收,从而在植物性饲料中可减少或者完全不添加无机磷,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氮、磷排泄量

    提高饲料利用率是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排泄的最直接方法。当饲料利用率提高0.1(即料重比从3.0降低到2.9),氮、磷的排泄量下降3.3%,生猪粪便中含有的未被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既是一种污染也是一种浪费。提高养分利用率,可达到双赢的效果。

    原料的合理选择

    饲料原料是加工饲料的基础,选择原料首先要保证原料的90%来源于已认定的绿色产品及其副产品。其次,要注意选购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的原料。据测定,选择高消化率的饲料至少可以减少粪尿中5%氮的排出量。据报道,磷酸一钙比磷酸三钙更容易被生长猪消化利用。再次要注意选择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饲料,以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在生猪体内累积和排出后污染环境。

    改进饲料的加工工艺

    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使用细微粉碎、高温蒸汽制粒或膨化技术,提高淀粉糊化度,增加消化率。高温蒸汽制粒可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大豆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对饲料起到熟化和灭菌作用,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消化率。通过高温蒸汽制粒使日粮干物质及氮的排泄量下降23%和22%。细微粉碎后的饲料粒度降低,表面积增大,有更多的机会同消化酶反应,可提高消化率。据研究报道,猪饲料颗粒在700~800 μ m之间,饲料的转化率最高,且猪胃肠道不发生溃疡和饲料不出现结块问题。膨化可使大分子的淀粉和蛋白质等切成小分子的物质,而新物质更有利于消化吸收。用膨化全脂大豆和高梁饲喂育肥猪时,饲料转化效率提高9%,同时改善了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和氮消化率;制成颗粒料不仅可以改善饲料利用效率,还可减少饲喂粉料时抛洒而被粪尿污染后造成的浪费。

    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刺激内源酶的分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在猪的日粮(去壳大麦-豆粕)中添加含D-葡聚糖酶的制剂,可显著提高日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的利用率。据冯定远等(2007)报道,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β- 葡聚糖酶,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了48.9%,粗蛋白消化率提高了16.5%,干物质消化率提高了11.3%,使粪便量和氮排出量减少20%。

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酸化剂可以降低胃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提高胃中酶的活性,促进日粮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与矿物质形成生物效价很高的化合物。目前,酸制剂广泛应用于仔猪饲料,以改善仔猪的蛋白消化率,防止仔猪拉稀,提高其生长性能。酸化剂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氮沉积。

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益生素又叫活菌制剂,是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有益活体微生物制剂。益生素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作用机理是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抑制不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肠道内粪便及血液中NH3。有研究报道,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浓缩乳酸杆菌,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7%和8.8%,干物质和氮的排出量分别降低了l2.6%和4.2%。另外,有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如:艾叶、大蒜等,不仅能促进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它们为取代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微量元素等饲料添加剂提供了新途径。

    利用环保新产品,降低氮、磷排泄量

    美国某公司用荒漠植物丝兰提取物制造的除臭灵,能减少动物胃肠道或排泄物的氨气水平,降低畜舍内氨气的浓度,达到除臭效果。这种提取物有2个活性成分:一个与氨结合,另一个与硫化氢、吲哚等有毒有害气体结合,而起到控制恶臭的作用。台湾产保力胺和韩国巴尔麦氏等添加剂,可通过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减少氮的排泄,从而达到促进增重和降低臭味的作用。沸石是一种矿物质,具有吸咐氨气的作用,另外还可补充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在Mcgill大学的一个有关气味的研究中发现,日粮中添加5%沸石,可使猪粪释放的氨减少21%。

据有关研究报道,添加维生素D的同分异构体可通过提高小肠中植酸酶的含量来降低粪尿中磷含量;使用氨基酸鳌合物,可提高磷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分阶段饲养,减少氮、磷排泄

    分阶段饲养,就是用不同养分组成的日粮来饲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以使日粮养分更接近猪的营养需要,从而避免传统饲养方式造成的养分浪费和污染。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根据猪年龄或不同生理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能减少氮磷的排放量。氨基酸需要量随动物年龄和生理状态而异,为了使氮的损失降到最低,必须经常调整氨基酸的供给量,阶段饲喂可达到这一目的。对生长育肥猪进行多阶段饲养,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结果使排泄物中的N和P减少了12%。分阶段饲养对种母猪降低氮排出也是有益的,妊娠母猪日粮氮的需要量远低于泌乳母猪。有研究报道,在母猪妊娠期与泌乳期采用分阶段饲养,可以降低氮的排泄量20%,且不影响繁殖性能。因此,应按猪的不同发育阶段来制定蛋白质和磷的需要量。

    公母分群饲养,减少氮、磷排泄

不同性别的猪营养需要是不同的,将公猪、阉公猪、母猪分开饲养,可以针对它们不同的营养需要进行日粮配制。这样不仅能降低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泄,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

    结语

    在饲料资源日趋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要想有效控制和减少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做到治本,彻底改变传统的只重视饲料投入生产出动物产品而忽视粪尿排出的观点。采用营养调控措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等营养成分的排泄及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是另一方面猪不可能完全利用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磷,虽然我们通过有效的营养调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猪粪尿中氮磷的排泄及污染,但要从根本上防止氮、磷对水体、土壤的污染,猪排出的粪尿还必须经过各种无害化处理,充分发挥粪便的其他用途。总之,为了减少猪的氮磷排泄和污染,我们应该采取一整套的对策和措施,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方兼顾,统筹发展,以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养猪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