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应确立新观念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华夏养猪网

    目前,疫病控制的方法正向着通过健康监测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方向发展,但与以往相比,这一方法更加复杂化,必须建立新的观念,才能相适应。

1.树立长远规划的观念

    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有计划地分期完成各项防疫措施,使兽医防疫体系不断完善。猪场的场长、主管兽医及技术骨干应相对稳定,以保证兽医防疫工作的连续性。

2.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应改变过去传统养猪的兽医方法,由应用临床兽医学向预防兽医学转变,由被动防疫转为主动防疫,从产前、产中、产后着手,切实做好隔离饲养、全 进全出、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工作。在人、猪、饲料、环境等方面,采取可行措施,逐步控制、消灭场内已有疫源,防止新的疫病传入。

3.建立群防群治的观念

    即确立对猪群体诊断、治疗,而不是个体防治的观念。传统的兽医注重个体的预防和治疗,集约化猪场应重视群体的预防和治疗。所采取的措施要从群体出发,要有益于群体。当然也要对个体猪只的情况予以重视。应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免疫计划。对一些主要细菌性疫病,应在疫病发生之前进行药物预防,而不是发病一头治疗一头。

4.树立群体保健的观念

    即确立猪群保健,特别是怀孕、哺乳和保育期的保健预防,而不是病后治疗的观念。为了维护猪群健康,必须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即使监测结果并未超出正常范围,猪只也未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可以通过调整饲粮、环境及管理方法等,达到减少患病的危险,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的目的。应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猪群健康及经济效益指标,掌握猪群生产状态,经常巡视猪群的体况、毛色、粪便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本场的设备和条件,开展免疫监测、消毒药剂的选择及消毒效果监测、疫病净化水平监测等工作。

5.确立多病因论的观念

    即改变单纯病原学而建立多种病因论的观念。疫病的发生往往涉及多种因素,如同一来源的种猪,在有的猪场会出现严重的临床型萎缩性鼻炎,而在另一些猪场症状轻微或不发生,这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随着猪场设备的老化,因素病对猪场经济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诊治疫病,不仅应查明致病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原,还应考虑外界环境、管理条件、应激因素、营养水平、免疫状态等与疫病发生有关联的各种因素,用环境、生态及流行病学的观点分析研究,从设施、制度、管理等方面,采用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6.树立健康监测的观念

    健康监测将使畜禽的饲养方法及兽医业务范围发生变化。兽医工作的重点将是群体。健康监测将使研究方法发生改变,即不再孤立地考虑某种单一因素,而是更加重视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健康监测的重点主要是集中解决一些生殖系统疾病和多病因性疾病。健康监测还将通过调整投入和管理方式,使畜禽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使经济效益发生改观。

7.必须树立系统论的观念

    养猪生产是一个大系统,要按总体来考虑解决问题。而疾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仅是应急措施,不能根除。作为一名兽医,应有系统论观念,考虑经济效益,重视疾病的预防。应关注整个猪群的健康情况,关注猪群的生长和生产成绩。重视资料,做好记录,并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把资料转为信息,把信息转为资料。

8.树立多学科共同协作的观念

    兽医、畜牧、生态、机械设备等学科应密切配合,从场址选择、猪舍建筑、种猪引进、种源净化等方面,均应考虑兽医防疫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兽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有关兽医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饲养学、营养学、生态学、遗传学、卫生学、经营管理等有关知识,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兽医防疫体系,以保证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

    总之,兽医防疫方法正在从对个体动物的治疗转向群体治疗;从预防疾病的疫苗接种、预防性用药及治疗病畜转向健康监测及改善管理,以防止疾病发生;从对疾病的单一病因观念转向多病因认识;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以维护动物生产。很显然,通过消灭动物流行疾病,生产效益大大提高,但将来这种提高越来越小,随之而来的将是健康监测发挥作用。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场 疫病防控 新观念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