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口蹄疫的综合防制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口蹄疫属偶蹄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世界上流行历史最长、传播速度最快、发病率最高、破坏性最大、控制和扑灭工作相对困难的动物传染病。全世界每年都有本病流行,我国各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其是全世界最受关注的动物疫病,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第一位烈性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第一类传染病之首。目前正值本病流行高发季节,大部份规模化猪场早都做好了相关的防范措施,但据笔者所知,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猪场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抱着侥幸心理,工作敷衍应付;有的缺少经验,措施不够严谨,工作顾此失彼。如此种种,将随时有暴发流行本病、招至灭顶之灾的危险。现谈谈冬春季节猪口蹄疫的综合防制措施。

1、口蹄疫的巨大危害性

由于口蹄疫防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牵涉到猪场每个员工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只有动员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才能把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做得彻底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广泛宣传教育,大讲特讲口蹄疫的巨大危害,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哓。使每一个员工树立起忧患意识,把防疫工作当成自觉行动。

口蹄疫的巨大危害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扑杀病猪及同栏(群)猪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报道,1997年3月我国台湾省发生本病,至8月底,扑杀了病猪和同栏(群)猪600多万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亿美元;1999年本病再次肆虐全岛,数千个养猪场受害,扑杀生猪400多万头,经济损失达100多亿美元。前几年广东省流行的口蹄疫也曾导致一些中小猪场关门罢养,某些规模化猪场也因本病的危害而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②因发生本病,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受到严格限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9年我国台湾省发生的口蹄疫,导致每年600多万头猪16亿美元的外销市场损失。

③为扑灭和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所采取的封锁、隔离、阻断交通、停止家畜及其产品的流通、关闭家畜及其产品市场和屠宰场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④为扑杀病猪,销毁或无害化处理死猪尸体,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⑤彻底消毒被污染的栏舍及周边环境,耗资巨大。

⑥反复接种疫苗、注射血清等,开支大量资金。

⑦疫情暴发后,猪场全员住场封锁,打乱正常生活秩序,人心惶惶,正常生产计划全面受阻,损失惨重,甚至招来灭项之灾。

2、防制口蹄疫的艰巨性

防制扑灭本病相对较为困难,主要由如下几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传播速度迅猛。自然感染,一天可出现症状,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往往在2~3天内危及全场,令人措手不及,顾此失彼。

②发病率高。任何生长(产)阶段的猪都可发病,新生仔猪几平100%感染。

③传染途径复杂。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等感染,也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膜或交配、哺乳等途径感染。传染途径繁多,防不胜防。

④病毒多元性。到目前为止,已知本病毒有7个主型,即A、O、C型、南非1、2、3型、亚洲1型,而且在这7个主型中又有抗原完全各不相同的亚型几十种,给防疫工作造成极大麻烦。

⑤病毒的变异性。本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病猪体内的病毒抗原往往前期和后期各不相同,这是造成临床实践中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⑥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据资料记载,本病毒污染的干燥垃圾14天后仍有致病力;散落土壤中的病毒28天仍可存活;在发酵的粪尿中的病毒39天仍具传染性;在阴暗低温(-30℃)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动2年之久。这给清除病原、控制传播增加了难度。

3、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①多种偶蹄动物均可感染。

②幼畜感染发病率最高,常达100%。

③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源主要为病猪或带毒家畜,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和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放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和环境,造成污染;或随带毒猪屠宰后未经无害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血水而广泛传播。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本病毒对高温和光照的耐受性较差,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盛夏和秋季较少发生,寒冷阴湿的冬春季节常暴发流行。但高度集约化猪场,特别易感动物高度集中时,不分季节,一旦被感染,则往往传播迅猛,酿成大祸。

4、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24~96小时,人工感染潜伏期18~72小时。临床上常以病猪蹄冠、蹄踵、蹄叉和副蹄等处出现水泡和溃疡,运动严重障碍为主要特征。有时吻突和口腔粘膜以及母猪的乳头、乳房也会出现水泡和溃疡。

病猪蹄部发炎红肿,体温升高至40~41℃,卧地不起,不食不喝,强行驱赶则出现明显跛行,难以站立。1~2天后水泡溃烂,患处露出鲜红或暗红色的溃疡面,此时若猪群拥挤或人为强行驱赶,常造成蹄甲脱落,鲜血淋漓。病损的蹄部若及时合理处置可有效防止脱落与感染,10~15天即可愈合。本病发病致死率因患猪年龄不同而异,成年猪的死亡,多因病后护理不善,饿死、渴死或冷死所造成,一般不超过3%,仔猪可达50%~60%(未经治疗)。据资料介绍,仔猪发病后蹄部水泡不明显,但据笔者长期观察,仔猪发病后,蹄部水泡明显,肿胀跛行严重,常呈三脚跳。但据多个发病猪场观察,公猪一头也不发病。

5、口蹄疫的防制措施

虽然预防和扑灭本病有较大难度,但只要全体员工认识了它的严重危害,有了忧患意识,了解和掌握了它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采取严密的综合防制措施,认真加以防范,是完全可以避免其发生和控制其流行、减少其危害的。

(1)杜绝传染来源

口蹄疫与其它条件性疾病不一样,其病原不可能长期共生于健康猪体内侍机发病,而是从场外传入导致暴发成灾的,因此如何千方百计杜绝外来病原的入侵是防止口蹄疫发生的头等大事,所有的防疫措施都应围绕杜绝病原入侵这一主线运作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切实封场,强化封闭式管理。为了杜绝病原入侵,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于每年9月底或10月初至翌年4月底本病高发期间实施封场,强化封闭式管理。此时应成立防制口蹄疫领导小组,统一部署预防口蹄疫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在对全场员工(包括住场家属)进行广泛动员、大力宣讲口蹄疫严重危害性的同时,宣布封场,严格控制猪场人流、车流和物流。封场期间,原则上,场内员工一律不得外出,场外人员禁止入场。必要的业务往来人员和饲料运输车辆司机(包括外出归未员工),必须按照入场的消毒措施严格消毒后始可放行。防疫领导小组还必须根据本病特点,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应急预案,以便一旦暴发本病时从容应对。

②强化猪场大门口消毒池和更衣消毒室的规范化管理。真正与世隔绝的猪场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员工生活物资的补给、饲料兽药的采购运输等正常往来是不可避免的,猪场大门口规定设立消毒池,正是通过对人流、车流、物流的严格消毒,达到杜绝病原入侵的目的。但仍有部份中小猪场大门口的消毒池没有专人管理,没消毒药水,或虽有消毒药水却久久不予更换,没有发挥应有的消毒效能,形同虚设。这不但构成了长年病原入侵的极大隐患,更是目前可能导致口蹄疫病原入侵、暴发成灾的最大危险,必须尽快改进与补救。消毒池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更换药水,把对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车辆和物资的消毒工作做得认真到位。

一线员工外出,又直接回到生产区作业,对于病原传入更有直接关系,更具危险性。实践证明,不少猪场口蹄疫的暴发正是自己员工从场外“带”回病原所造成的。所以应在大门口增设本场员工专用沐浴更衣消毒间,一线员工因事外出时(特别是封场期间外出),先将一套干净衣物(包括内外衣裤及帽子鞋袜等)置于消毒间内,回场时,更衣沐浴消毒后,换上原先准备好的干净衣物入场,换下的衣物留在消毒间内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8~12小时后取回(新招入场员工也按此办理,并经2天自然净化后上岗)。笔者在多个大型养猪企业推行此法,猪场从未发生过重大疫情。这种方法对于疫病高发季节或封场期间因急事外出员工以及本地员工较多、控制外出不便时,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应急补救措施。

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药水两次,加强运料车辆轮胎消毒;进入生产区作业人员切实更衣、净手、靴底消毒后入场。各幢猪舍出入口消毒池的药水隔日更换一次,确保药水新鲜有效。

③净化生活区域和生产环境。大门口内外是人流、车流和物流频繁出入的通道,也是病原污染严重的地方,应每天喷洒消毒一次,最好每周厚撒一层生石灰粉(自大门口向里向外各延伸100米);公共食堂是员工集散的重要场所,食堂里外要加强卫生管理,每天早晚消毒一次,最好是实行隔窗领饭,避免员工进入食堂;其他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宿舍、办公室、电视室、桌球室等)亦应搞好卫生,加强消毒(打扫干净后,用蘸有消毒药水的拖把擦抹地板),其周边及其主要通道、生活生产区域的主要通道等,都应每周厚撒一层生石灰粉。

生产场区目前应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各幢猪舍每天的清粪扫栏和每周的两次消毒制度,雷打不动;饲料加工车间每天要认真打扫清理工作面,做好防潮湿、防霉变、防污染。

出猪台外来车辆频繁,是病原严重污染的地方,应予重点防范。饲养人员一律不得涉足出猪台,赶猪装猪工作应由非生产一线人员负责。每次出猪后必彻底消毒,出猪台向外向里各100米厚撒一层生石灰粉,每周重复一次。

④暂停引种,防止引入病原。

(2)消除传染媒介

传染媒介是传染病传染锁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①严禁串栏串舍。②严禁工具混用。③加强对饲料运输车辆的消毒。④避免不同猪舍间猪群的猪猪接触。⑤防止猫犬进场。⑥驱虫灭鼠。

(3)降低猪群对本病的易感性

①加强饲养管理:栏舍要清洁卫生,干燥暖和,减少应激,消除发病诱因;饲料要新鲜优质,配方要合理,日粮要充足;实行人性化管理,使猪睡好吃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把猪养肥养壮,增强猪只体质,提高群体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

②适时药物预防:按照策略预防用药计划适时混饲混饮相关抗菌药物和保健制剂,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③切实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控制口蹄疫发生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这也已为广大养猪人士所共识,加上注射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免疫,所以免疫注射的自觉性较好,注射密度也较高,猪群理应得到免疫抗体的有效保护。但由于绝大部份猪场口蹄疫的疫苗普注工作,早于2007年九月份或更早就已经开始了,至今时隔多月,疫苗抗体水平已大大下降。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会在此时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及时对某个群体补针或全场普注,而使猪群保持较高的疫苗抗体水平。但相当一部份中小猪场,因采用“一刀切”的免疫方式,普注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不再补针普注,以致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或抗体滴度参差不齐,无法抵御强毒攻击,病原一旦入侵,就会暴发流行,这往往就是口蹄疫仍能在某些猪场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疫苗抗体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补针或普注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确保口蹄疫疫苗抗体水平均匀一致和保持较高滴度,建议:本疫苗每隔3个月普注一次;同时,对全群普注后的新生群体必须按免疫程序及时补针。

6、暴发口蹄疫疫情的应急措施

(1)紧急扑杀第一头病例和同栏(群)猪只

实践证明,这是防止病原扩散、确保猪群安全的最果断、最明智、最有效的办法,即当发现疑似口蹄疫病例时,立即报告口蹄疫领导小组,组织兽医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或送检确珍。一旦确诊后,立刻采取果断措施,封锁病猪舍,采用非放血方式扑杀病猪和同栏猪只,在严格的兽医卫生监督下,用密封塑袋或密闭车辆运至安全地段进行无害处理。被病猪污染的栏舍,立即以高效消毒药水反复、彻底、严格消毒。相邻或同舍各栏的地板、墙壁和空间也以同样药水带猪消毒,每日4次。

(2)封锁与消毒

划定疫点、疫区、威胁区和安全区,进行严密封锁与消毒。

病猪栏划为疫点,其周围区域各栏舍划为疫区,疫区周围划为威胁区,威胁区外围为安全区。划定后,实施严格封锁,所有猪只和人员一律不得向本区外转移活动,所有饲养人员一律在各自的猪舍内作业食宿(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一律由场方采购配送,以便解除封锁时统一消毒处理)。

全场所有猪舍四周,须用布帘密封,严防风源性传播。并每日以高效无刺激的消毒药水带猪消毒,疫区4次/日,威胁区3次/日,安全区2次/日。消毒工作力求彻底到位,全场同步进行(各区之间,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消毒时间应同步),消毒药水宜每周更换一次。

(3)强化免疫接种

疫情一旦发生,全场猪群应实施一次高效疫苗紧急接种,隔2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对于贵重种猪和仔猪,有条件时,最好实行高免血清预防与治疗。免疫注射时务必做到一猪一针头。免疫注射工作需尽早、同步进行。

(4)妥善护理病猪

对于口蹄疫病猪,原则上采取紧急扑杀,不予治疗。但有时疫情来势凶猛,疫苗反复接种无效,病猪较多时,有的猪场在严格的兽医卫生监督和尽可能控制本病不向外传播的前提下,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对减少病猪死亡、加速康复有一定作用(但原则上不允许)。

①原栏封锁护理,切勿驱赶转移。广东中山市某规摸化猪场发生本病后,某些管理人员强行将病猪集中,驱赶转移,结果病猪的蹄甲严重脱落,赶猪通道变成了一条血路。这不但人为扩散了病原,而且给病猪护理和康复造成了严重后果。原栏封锁护理,切勿驱赶转移,这是在处理口蹄疫疫情时要特别注意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②蹄部局部处理:涂布或喷洒抗菌、消炎和收敛药物,可有效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③保温:冬季和早春气候严寒,病猪卧在冰冷的地板上,常因饥寒交迫导致死亡。在地板上铺垫木屑,保持舍内干燥暖和,能有效地防止冷死。

④灌水喂湿料:病猪死亡,多半是由于蹄部剧痛,卧地不起,难以饮水与采食,造成渴死饿死。给危重病猪灌水和在其嘴边投放湿料,任其采食,可大大减少死亡。灌水时,应于饮水中添加0.3%的“保易多”,对促进病猪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⑤抗菌素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应用抗菌素,有必要时予以补液和灵活应用镇痛镇静退烧药物。

⑥高免血清治疗:哺乳仔猪、保育猪每头皮下注射3~5毫升,效果确切。也可应用于贵重品种。有条件时,可以用本场耐过本病的老母猪制备自家免疫血清,经济实用。

据介绍,河南省黑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活干肽、超利高、疫速克等配合治疗本病具有确切效果。活干肽、超利高(0.2毫升/千克体重),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或活干肽、疫速克(0.2毫升/千克体重),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用该公司生产的促免5号(75千克/100克)拌料,全群饲喂,连用5~7天,可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5)群策群力,共同抗击疫情危害

由于全员住场封锁,猪场绝大部份人员都被锁定在猪舍里与猪“三同”,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全被打乱,心理压力颇大,防制疫情领导小组,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协调,在切实做好药物疫苗组织供应、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还要加强生活后勤保障,做好人心抚慰,安定员工情绪,依靠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共同抗击疫情危害。

(6)解除封锁

当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死亡后第21天,不再出现新的病例时,即可解除封锁。解封时,全场实施一次全面彻底大消毒(包括栏舍、工具、蓬布及员工在封场期间使用的床上用品等)和环境大清理。解封之后,还应进行一次全面总结,为今后防止口蹄疫的发生及控制其流行积累经验。

总之,口蹄疫防制和其他传染病的防制工作一样,必须针对打断其传染链上下功夫。但根据本病特点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本病的防制重点应放在杜绝病原入侵方面上来,即千方百计把病原拒于猪场之外。没有病原入侵,万事大吉;而病原一旦冲破入侵屏障进入猪场,暴发疫情,一切措施都将显得被动与无奈。要使病原入侵屏障完整无缺,不但需要技术人员的技术方案准确到位,更需要技术方案不折不扣的被贯彻与落实。只要任何环节打了折扣、出了纰漏,都将会出现“百人成之不足,一人败之有余”的惨痛局面。因此,在防控工作中,指定一些责任心强的人专门负责检查督促,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与落实,至关重要。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克服工作后期的麻痹大意和松劲思想,严严实实一抓到底,才能取得防制口蹄疫的最后胜利。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口蹄疫 综合防制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