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防治猪疫病的认识误区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华夏养猪网

     一、对当今猪疫病流行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

猪疫病的流行现状是:旧病未去、新病又来。以猪瘟为首的传统猪疫病还未得到彻底控制,近年来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严重地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1.病毒的多重感染严重:如猪高热病主要病因是病毒的多重感染,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比例较高。2.原发性疫病种类增加。3.细菌与病毒的多重感染十分普遍。4.继发性疫病种类增加。5.继发感染十分普遍:喘气病感染后易引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继发感染;猪蓝耳病感染后易引发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副伤寒、猪巴氏杆菌病等继发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后易引发猪瘟、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等继发感染。6.环境条件的变化、应激因素及疾病的影响易引发内源性继发感染,如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

二、忽视日常饲养管理

有专家认为:现在很多猪病是“养”出来的,现在很多新规模养殖业主把规模化养猪看得很简单,其实规模化养猪比“养人”更难,他们对规模养殖出现的营养、配种及疫病等问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树立健康养殖观念,及时淘汰弱、病猪只是降低成本、防控疫病的“良方”。

三、滥用药物

符合科学要求的药物有着防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功效。规模及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应建立完善的预防用药计划。药物的防病治病只能针对细菌性疾病,原则上对病毒性疾病无效,但对病毒性疾病引发的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有着积极作用。猪群发病后首先应采取消毒、隔离、淘汰等综合防控措施,同时应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很多商品名不同的药物主要成分却一样,很可能造成同一种药物持续使用且剂量偏大,易于诱发耐药菌(虫)株产生。同时持续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容易引起药残,引发公共卫生问题。无公害动物食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无药残。同时,药物用量增加也会增大疫病防治成本。药物使用应遵循预防性、针对性、间隔性、交替性这一原则。

四、片面夸大疫苗的功效

给动物接种疫苗是动物疫病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100%不发相应疫病。应充分考虑到机体、疫病、疫苗自身特点及引起免疫失败的多种因素。如猪肺疫活苗生产用菌株是B群,某些地方流行A群菌株,接种B群菌株疫苗产生的相关保护力就较低。有些疫苗攻毒保护率并不是100%,如喘气病活疫苗胸腔注射后攻毒保护率能达79%,是当今攻毒保护率最高的喘气病疫苗,若采取肌肉注射接种攻毒保护率仅有30%,不同种类、不同制剂的疫苗不同的接种方法免疫效果也不一样。疫苗接种产生良好免疫应答的前提条件是:接种免疫机能健全的健康动物,避免潜伏感染、重复感染。在合理、规范使用疫苗的情况下,应满足疫苗接种产生良好免疫应答的条件。

五、忽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生物安全措施是保证动物免遭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一切措施。动物疫病防治状况好的猪场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疫苗接种、药物预防分别占动物疫病防治总投入的60%、25%、15%。健全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疫苗接种及药物预防起到良好作用的前提条件。

六、兽医公共卫生道德水平需共同提高

当今猪疫病的流行及发生呈复杂态势的主要原因除种猪带毒、生猪及猪肉制品贸易引起外,病死猪处理不当也是引发猪疫病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是防控一切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防治 猪疫病 的文章

相关文章